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19)

作品数:51 被引量:410H指数:11
相关作者:曾光明陈耀宁黄瑾辉李雪梁婕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堆肥
  • 9篇降解
  • 8篇胶团强化超滤
  • 7篇污染
  • 5篇活性剂
  • 5篇表面活性
  • 5篇表面活性剂
  • 3篇灾害
  • 3篇十二烷基硫酸...
  • 3篇水灾
  • 3篇酸钠
  • 3篇农业废物
  • 3篇微生物
  • 3篇黄孢原毛平革...
  • 3篇好氧
  • 3篇好氧堆肥
  • 3篇洪水
  • 3篇洪水灾害
  • 3篇废物
  • 3篇复杂河网

机构

  • 52篇湖南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湖南省洞庭湖...
  • 1篇长沙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50篇曾光明
  • 10篇陈耀宁
  • 8篇李雪
  • 8篇黄瑾辉
  • 7篇张嘉超
  • 7篇梁婕
  • 6篇胡霜
  • 6篇方瑶瑶
  • 6篇李晓东
  • 6篇黄丹莲
  • 5篇韦安磊
  • 5篇曲云欢
  • 5篇余震
  • 5篇石林
  • 5篇冯冲凌
  • 5篇苏峰峰
  • 4篇赵美花
  • 4篇黄红丽
  • 4篇蔡青
  • 4篇罗芳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化工环保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6篇2010
  • 21篇2009
  • 5篇200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河网平原地区的防洪调度决策——基于洪水灾害时空模拟的西洞庭湖冲柳地区案例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复杂河网平原地区的防洪调度决策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灾害预测手段而一直处于过度依赖经验调度的局面。这类调度手段适应性和操作性较强,但缺乏准确性和时效性,特别是存在着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极端条件下的洪水溢出情况。提出了从洪灾风险出发,通过运用ERDAS,Damage Calculator等模型相关模块,在GIS环境下对复杂河网平原地区进行洪水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动态模拟,预测和分析区域内各种条件下的洪灾风险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洪水优化调度分洪序列,并最终制定针对性的防洪调度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以洪水灾害风险为依据,在对区域洪水进行时空动态模拟基础上形成的防洪调度方法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解复杂河网平原地区特大洪水时期的分洪限洪问题,降低洪灾损失。
石林曾光明刘卡波蔡青李晓东梁婕
关键词:洪水灾害地理信息系统(GIS)防洪调度
高铁酸钾氧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对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烧杯试验研究了高铁酸钾(K_2FeO_4)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氧化降解效能,探讨了水中本底物质对K_2FeO_4氧化降解BPA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BPA易被K_2FeO_4氧化降解,适宜的氧化时间为30min,适宜的pH值为5.0~6.0;当原水BPA质量浓度为2mg/L,K_2FeO_4/BPA物质的量比为3时,BPA基本完全降解;低BPA初始浓度下,K_2FeO_4降解BPA的效能下降;水中本底物质天然有机物、SiO_3^(2-)和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K_2FeO_4对BPA的氧化降解,而HCO_3^-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K_2FeO_4对BPA的降解。
董金华张盼月曾光明吴珍张海燕陈畅亚刘昌庚
关键词:环境工程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高铁酸钾
基于吡啶甲基萘酰亚胺的水中痕量铁检测方法研究
2009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分子探针N-(2-吡啶甲基)-1,8-萘酰亚胺(PMN),研究了其在环境水样中痕量铁离子的检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且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Fe3+浓度在1×10-7~8×10-5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自来水、井水、生活污水中痕量铁的测定,回收率在95.78%~104.02%之间.
李慧霞曾光明牛承岗秦品珠阮敏
关键词:荧光猝灭
木质素降解菌对腐殖质形成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接种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降解率、腐殖质总量、各组分含量及胡敏酸E4/E6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栗褐链霉菌对稻草的降解均有所提高,56天培养后,二者的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40.86%和31.04%,而对照组(只含有土著微生物)只有10.56%。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栗褐链霉菌显著提高了腐殖质产量,这两种不同木质素降解菌产生腐殖质的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2.10和2.13倍,但二者降解木质素形成腐殖质的途径有所不同。培养结束后,各条件下土壤中胡敏酸E4/E6均有所增加,表明胡敏酪的芒构化程度有所减弱。
黄红丽刘剑潇郁红艳黄丹莲陈芙蓉王仁佑徐祥民曾光明
关键词:黄孢原毛平革菌木质素腐殖质
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产漆酶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BKMF-1767)利用香蕉皮和玉米棒为发酵底物产胞外漆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香蕉皮与玉米棒混合比例为1∶2、诱导剂CuSO4为0.4 mmol/L时,能获得最高漆酶酶活12.68 U/g.利用固态发酵所获得的粗漆酶液,进行了降解五氯酚的试验.在没有氧化还原介体时粗漆酶液能降解PCP,粗酶液中加入5 mmol/L氧化还原介体(ABTS)能获得更高的降解率,反应6 h分别为37.8%和97%.将粗漆酶液用(NH4)2SO4盐析纯化,用提纯后漆酶降解PCP,6 h后降解率为81.8%.
彭丹谢更新曾光明陈耀宁陈芙蓉胡霜余震
关键词: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漆酶降解五氯酚
含铜堆肥施用对红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堆肥原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堆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旱地红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实验,探讨不同程度Cu污染堆肥施用到红壤后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对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揭示堆肥中的Cu在红壤各土层中的形态分布,以及铜的迁移与渗滤液的pH、电导率、可溶性有机质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8 h时逐渐有Cu随渗滤液流出,在11 h时Cu浓度达到0.015 mg/kg左右.随着Cu在土柱中的迁移,渗滤液pH呈下降趋势,且堆肥中铜的浓度越高,渗滤液pH值下降越大.Cu污染堆肥处理比对照处理的渗滤液中DOM最大浓度渗出时间提前2 h.在模拟降雨完成后,Tessier法测定土柱中的Cu形态在表层、次表层、深层土壤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表明:铜在各层中主要以相对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向有机结合态转化,高铜污染堆肥处理的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比低铜污染堆肥处理的高,且随着土柱的深度而增加.
陈桂秋陈云曾光明王亮张文娟沈国励
关键词:CU堆肥PH电导率
平板混合培养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研究进展
2012年
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已广泛应用于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转化与降解领域.不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在混合培养时的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合培养的效果.目前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依托平板混合培养展开,所用到的平板主要有基础培养基平板和改进培养基平板两种.其中基础培养基平板法主要根据菌落形态、菌丝体颜色、胞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和典型胞外酶活性等进行研究,而改进培养基平板则是将基础培养基平板中的碳源更换为天然木质纤维素类物质进行对比研究.本文综述了采用平板混合培养不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菌株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陈耀宁赵明杰曾光明余震张嘉超虞泳胡春晓
关键词:平板
高铁酸钾预氧化—三氯化铁混凝去除水中As^(3+)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 K_2FeO_4预氧化—FeCl_3混凝联合去除水中的 As^(3+),考察了适宜的 K_2FeO_4预氧化时间、Fe^(3+)和 Fe^(6+)加入量,分析了预氧化 pH、混凝 pH、碳酸盐和腐殖酸浓度对该工艺去除 As^(3+)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_2FeO_4预氧化的适宜时间为2 min;加入质量浓度为2.4 mg/L 的 Fe^(6+)和14.0 mg/L 的 Fe^(3+)能使处理后水样中的 As^(3+)浓度符合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As^(3+)质量浓度小于0.01 mg/L);预氧化 pH 在4~9范围内,对K_2FeO_4预氧化—FeCl_3混凝去除 As^(3+)的效果影响不大;FeCl_3混凝阶段适宜的 pH 为6.0~8.5。碳酸盐对 K_2FeO_4预氧化—FeCl_3混凝去除 As^(3+)的效果基本没有影响;腐殖酸的存在使 As^(3+)的去除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张海燕张盼月曾光明董金华吴珍李娟
关键词:预氧化混凝除砷腐殖酸
pH值对霞湾港沉积物重金属Zn、Cu释放的影响被引量:38
2010年
以霞湾港(铜霞路段)的底泥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金属连续浸提法对重金属Zn、Cu在沉积物中的5种形态进行浸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在不同pH值与时间的条件下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Zn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形态存在,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态存在,可交换离子态的重金属含量都很低。重金属Zn、Cu从沉积物中的释放,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在酸性区内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迅速降低。释放能力和释放速率均为Zn>Cu,它们释放的过程基本相似,释放速率都比较小,向环境中的释放是个长期过程。
李鹏曾光明蒋敏徐卫华张长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PH值释放量
混沌粒子群算法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常用的最优化方法解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问题运算过程较复杂,容易陷入局部极值,且优化解精度不高的情况,尝试利用混沌方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沌粒子群算法(chao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PSO)求解此类问题。CPSO算法具有原理简单,且能快速获得最优解的特点。在实例应用中与遗传算法和MATLAB优化函数的优化结果做了比较,CPSO算法的性能以及得到的解明显优于后两种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杨瑞连曾光明李晓东
关键词:混沌粒子群算法水污染控制系统遗传算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