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01310)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01310)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宏群吴少斌曹长雷韩宗先岳碧松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延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重庆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夏季沙浴地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2010年7-8月,在重庆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设点对红腹锦鸡沙浴地进行研究,共测定了7条样线上的64个对照样方和45个沙浴地利用样方.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夏季沙浴选择大于20°的阳坡和半阳坡、上坡位、山嵴和山坡面.对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表明,海拔、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直径、灌丛盖度、灌丛高度、灌丛数量、草本高度、草本盖度、隐蔽级、林缘距离和干扰源距离等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草本高度、隐蔽级、林缘距离、灌丛密度、乔木直径和灌丛高度具有重要作用,由这6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0.8%,说明了红腹锦鸡沙浴地选择与隐蔽条件和地点转换有关.
- 李宏群韩宗先吴少斌曹长雷冉景盛陈春岳碧松
- 关键词:红腹锦鸡
- 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地理分布
- 2011年
- 为弄清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地理分布,采用G-F指数法,对近年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目前已知蝗虫有3总科9科57属111种,秦巴山区的蝗虫分布占总种数的72.97%,渭河平原占40.54%,陕北高原占47.74%。秦巴山区单科种较多,而陕北蝗虫单科种较少,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多样性指数与蝗虫的种类分布相反。
- 李宏群韩宗先吴少斌曹长雷刘红芳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蝗虫G-F指数
-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冬季褐马鸡沙浴地选择
- 2011年
- 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冬季沙浴地选择进行研究。在选定的8条样带上测定54个利用样方以及96个对照样方。结果表明:褐马鸡沙浴地偏好利用下坡位、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以及山坡面和山脊,对中坡位是随机选择,避免选择中上坡位、阴坡和山沟。对林型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褐马鸡冬季通常选择水源距离、林边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较小的低海拔地方作为其沙浴地,且其沙浴地以乔木数量低及其盖度、高度和直径较小、灌丛数量和高度较小但盖度大、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以及可视度高为主要特征。褐马鸡也选择岩洞作为沙浴地,占总沙浴地的35.19%。对19个岩洞和35个非岩洞沙浴地进行比较,表明岩洞沙浴地具有人为干扰距离大、坡度大、可视度低、乔木数量和盖度较大而直径小、灌丛数量和盖度大、草本高度较高的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人为干扰距离、坡位、林边距离、海拔、可视度、灌丛盖度和乔木数量具有重要作用,由这7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冬季沙浴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3.60%。
- 李宏群廉振民陈存根
- 关键词:褐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