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3Z3-E0371)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荣新洲华荣杨荣华张涛杜洁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烧伤
  • 2篇抗生素
  • 2篇阿米卡星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核
  • 1篇多形核细胞
  • 1篇严重烧伤
  • 1篇严重烧伤患者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异体
  • 1篇异体皮
  • 1篇异体皮移植
  • 1篇原体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感染
  • 1篇烧伤后
  • 1篇烧伤患者
  • 1篇受体

机构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荣新洲
  • 3篇华荣
  • 3篇杨荣华
  • 2篇张涛
  • 1篇苏元明
  • 1篇倪旭英
  • 1篇黄晓桦
  • 1篇刘志强
  • 1篇杜洁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严重烧伤后阿米卡星在痂下水肿液药代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单剂使用后在痂下水肿液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10例严重烧伤早期患者在60min内单剂匀速静脉滴注阿米卡星400mg,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痂下水肿液,利用TDx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浓度,使用3P97软件计算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显示,静脉滴注400mg阿米卡星后,痂下水肿液药物浓度-时间数据以二房室模型拟合最佳,阿米卡星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4.35±1.66)h,t1/2β=(80.04±9.52)h,Vc=(13.17±1.32)L,AUC=(1802.49±285.68)μg·h·ml-1,CLs=(0.2272±0.0383)L·h-1。结论阿米卡星在严重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的总体清除率明显减少,半衰期明显延长,为正常健康者血清半衰期的(28.20 ̄44.78)倍,单剂使用后其有效抗菌浓度可维持24h以上,说明早期短程用药即能长时间潴留在第三间隙,在创面基底和创周形成有效的抗生素屏障,有利于防治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
杨荣华荣新洲张涛华荣
关键词:烧伤阿米卡星痂下水肿液药代动力学
Toll样受体4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天然免疫受体,其分布十分广泛,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多形核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表面,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可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eular patterns,PAMP)进行识别、结合,并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进而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在天然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最终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
华荣荣新洲
关键词:TOLL样受体4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模式识别受体多形核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受体
抗生素在烧伤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杨荣华荣新洲
关键词:合理使用抗生素严重烧伤患者烧伤感染主要死亡原因抗生素使用二重感染
烧伤异体皮移植长时间存活的观察与鉴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索能促进微粒皮生长和延缓异体皮排斥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4年来采用大张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的 18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 ,重点观察异体皮排斥过程及时间 ;对 18例病人的移植皮均进行形态检查 ,其中 6例作基因型鉴定 ,观察自体及异体皮的相互关系。结果 :异体皮的存活质量和时间明显提高 ,异体皮排斥时间在 1个月以上 ,最长达 10 2d以上。排斥反应主要以异体皮脱屑和干性坏死方式进行。自体微粒皮生长良好。结论 :注重异体皮的处理和保存方法及手术技巧 ,异体皮可以长时间存活 ,排斥反应轻微 。
黄晓桦荣新洲杜洁刘志强苏元明倪旭英
关键词:烧伤异体皮移植皮肤移植免疫抑制剂
大面积烧伤早期应用阿米卡星后水疱液中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调查阿米卡星在烧伤早期患者水疱液中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时机。方法20名严重烧伤早期患者,根据烧伤后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A组(烧伤后3~4h用药,n=5),B组(烧伤后10h用药,n=5),C组(烧伤后20h用药,n=5),D组(烧伤后30h用药,n=5),每名患者在30min内单剂匀速静脉滴注阿米卡星400mg,并于给药后0.25~7h分别抽取水疱液。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每份标本浓度。结果严重烧伤患者静脉滴注阿米卡星后其渗入水疱液中的浓度有一个先升高再下降的过程,其中15min后即可测得一定浓度,1~2h达到高峰;伤后10h内静脉滴注者,15min后其水疱液中的浓度可达4.96±1.60μg/ml;A、B两组0.25~4h各时相的药物浓度数值明显高于C、D组(P<0.05)。D组中常规用量的阿米卡星在水疱液中的浓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抑菌水平。结论烧伤早期阿米卡星,创面渗出液、水疱液中的药物浓度就越高,伤后10h以内用药在理论上可获得更好的抗感染效果。
华荣荣新洲张涛杨荣华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阿米卡星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