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BS2007041)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许化溪苏兆亮王胜军陈建国邵启祥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假单胞菌
  • 2篇疫苗
  • 2篇整合子
  • 2篇基因
  • 2篇MYD88
  • 2篇表位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卟啉菌
  • 1篇阴性菌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整合酶
  • 1篇整合酶基因

机构

  • 8篇江苏大学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许化溪
  • 6篇苏兆亮
  • 5篇陈建国
  • 5篇王胜军
  • 4篇邵启祥
  • 3篇黄新祥
  • 3篇李雅贞
  • 3篇柳迎昭
  • 2篇戴晓莉
  • 2篇彭素芳
  • 1篇邵世和
  • 1篇许小朋
  • 1篇王楷文
  • 1篇马洁
  • 1篇仝佳
  • 1篇王锁英
  • 1篇邱谷风
  • 1篇杨敏
  • 1篇郑东
  • 1篇杨恒

传媒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DNA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佐剂的发展迅猛,多种新型佐剂层出不穷。DNA疫苗作为第3代新型疫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DNA疫苗的佐剂也随之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本文就几种有效的增强DNA疫苗效力的策略和机制作了简要综述,并对DNA疫苗针对性佐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建国许化溪
铜绿假单胞菌多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多表位-MyD88基因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将PA外膜蛋白F(OprF)的三个中和性B细胞表位及一个外源通用T细胞表位串联,采用重叠PCR方法合成DNA,并在此序列前插入组织型纤溶酶原(tPA)的信号肽基因,将此获得的片段与MyD88基因分别克隆入pIRES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IRES-tPA-OprF:MyD88,并将该质粒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法测定特异性抗体水平。气管内接种PA,进行肺组织匀浆PA细菌计数。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tPA-OprF:MyD88,用该质粒免疫小鼠,能刺激机体产生高度特异性抗体,气管接种PA后,免疫组小鼠肺匀浆细菌计数明显低于其他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有MyD88基因的PA表位核酸疫苗,接种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较好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陈建国苏兆亮柳迎昭王胜军彭素芳李雅贞邵启祥许化溪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MYD88表位疫苗免疫原性
转染T-bet基因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泌IFN-γ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基因克隆与腺相关病毒包装技术,构建人Thl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转染入胃癌细胞系SGC-790I细胞。检测转染细胞IFN-γ的分泌功能及其对SGC-7901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结果:(1)获得含有T-be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eGFP-T—bet);(2)用rAAV-eGFP—T-bet感染SGC-7901细胞后,约30%~40%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对被感染细胞进行RT—PCR,扩增出1670bp的T-bet,并经Westernblot证实;(3)转染后的细胞测得388bp的IFN-γ目的条带和IFN-γ蛋白的表达。由此表明,人T-bet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eGFP—T-bet,可成功转染SGC-7901,并致使转染细胞分泌IFN-γ。为进一步开展T-bet基因干预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邱谷风王锁英王胜军邵启祥马洁杨敏许小朋毛朝明苏兆亮黄新祥许化溪
关键词:T-BET基因重组质粒腺相关病毒载体IFN-Γ
Ⅰ类整合子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与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分离于镇江地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确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及其在耐药基因播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B纸片法检测7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煮沸法提取71株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PCR扩增Ⅰ类整合子基因,并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盒。结果7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8.3%-77.5%不等;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38%,包括aadB、aae(6’)-Ⅱ、PSE-Ⅰ、dfrAl7和aadA5 5种基因盒,其中最常见者为dfrAl7和aadA5。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不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各不相同,整合子阳性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提示Ⅰ类整合子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
陈建国戴晓莉蒋玉凤柳迎昭虞建人苏兆亮黄新祥张驰宇王胜军邵启祥邵世和许化溪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抗药性整合子类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3类整合酶基因的筛查与Ⅰ类整合子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调查镇江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3类整合酶基因的检出情况,分析I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特征。方法对临床收集的细菌采用PCR方法、T-A克隆以及基因测序技术对3类整合酶基因以及I类整合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296株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菌中I类整合酶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3.2%。其中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1.0%、14.3%、37.3%和20.0%,而Ⅱ、Ⅲ类基因的检出率较低。对I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分析发现共检测到5种不同基因盒,分别为:dfrA17、aadA5、aadA1、aadA2、dhrfⅪ,有4种不同的基因盒排列方式。结论镇江地区临床分离的细菌I类整合子-基因盒检出率较高。
戴晓莉苏兆亮陈建国彭素芳李雅贞许化溪
关键词:整合子基因盒革兰阴性菌
MyD88-铜绿假单胞菌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真核表达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构建重组MyD88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PA)表位核酸疫苗,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PA的OprF的三个中和性B细胞表位及一个外源通用T细胞表位串联,表位之间用赖氨酸间隔,采用重叠PCR方法合成全基因,并在此序列前插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信号肽基因,将获得的片段与MyD88基因分别克隆到pIRES载体的两个多克隆位点,构建真核双表达重组质粒pIRES-tPA-OprF-MyD88。电穿孔法将pIRES-tPA-OprF-MyD88转入COS-7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其细胞上清tPA-OprF蛋白及细胞内MyD88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tPA-OprF-MyD88,经电转COS-7细胞后,在其培养的上清液及细胞内检测到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IRES-tPA-OprF-MyD88表达载体,并在转染的真核细胞中得以有效地表达,为研究PA预防性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陈建国苏兆亮柳迎昭王胜军黄新祥邵启祥许化溪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MYD88表位疫苗真核表达
牙龈卟啉菌外膜蛋白RagB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菌外膜蛋白RagB基因、原核表达并制备牙龈卟啉菌外膜蛋白RagB多克隆抗体。方法:根据牙龈卟啉菌外膜蛋白RagB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经PCR扩增其基因。扩增产物经鉴定和测序分析后,与质粒pET-32a(+)重组形成pET-32a-ragB,继而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再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的重组蛋白行常规家兔免疫,以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应用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PCR扩增获得编码区全长为1506bp可编码501个氨基酸的RagB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AJ130872)完全一致;构建了pET-32a-ragB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表达的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表明具有较高的纯度;ELISA结果显示,特异性兔抗RagB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05。结论:在成功构建牙龈卟啉菌外膜蛋白RagB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高效表达及纯化了RagB融合蛋白,并制备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牙龈卟啉菌疫苗研究、建立牙龈卟啉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郑东孔凡芝王胜军苏兆亮仝佳杨恒赵银霞王楷文许化溪
关键词:牙龈卟啉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Runx3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Runx3作为Run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通过对细胞发育、信号转导等生物学作用的调控,参与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影响着Th1/Th2的平衡、树突状细胞的迁移和B细胞功能,且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和抑瘤基因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李雅贞许化溪
关键词:RUNX3免疫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