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55)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华平吴勇邓凯张三夕李璇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阴阳家学说及其在楚国的传播——兼论竹帛《五行篇》的学术史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中后期的诸子学派之一,它与儒、道、墨、法、农以及《兵书略》中的'兵阴阳'、《数术略》中的'五行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竹帛《五行篇》的出土,使人们终于明白儒家思孟的'五行说'乃指仁、义、礼、智、圣五个德目,而非金、木、水、火、土'五材';但思孟'五行说'的提出,则应该是受《尚书·洪范》自然'五行说'(即'五材'说)影响的结果。由《尚书·洪范》的自然'五行说',到思孟的道德'五行说',正反映了战国阴阳家学说发展演变的历程。阴阳家学说的兴起与楚人密切相关,但楚国的学界似乎对属于儒家思孟的'五行说'怀有更大的热情,而民间则只对阴阳数术颇感兴趣。
- 高华平
- 关键词:阴阳家五行说
- 论楚竹书《周易》之特殊符号
- 2013年
- 楚竹书《周易》在每一卦首尾各有一个符号,被称为首符和尾符。关于这些符号的意义,主要的观点是濮茅左的阴阳消长说与李尚信的阴阳和合说。姜广辉则认为整理者可能将这些符号的意义复杂化了,它们可能只是为了翻检方便。本文进一步认为,这些符号并不特殊,其实就是分卷符号。当然分卷也有一定的原则,仍然要考虑某些卦的权重及相互之间的错综关系。这些特殊符号还有可能是出于占筮的目的而设计的。
- 吴勇
- 关键词:《周易》
- 出土《诗经》学文献及其与《诗经》学基本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20世纪以来,《诗经》学方面出土了大量的简帛金石文献,学者们借助这些出土文献对《诗经》学特别是《诗经》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今后的《诗经》学研究应继续使用'二重证据法',实现相关内容的突破。
- 金前文
- 关键词:出土文献《诗经》学
- 近四十年出土的道家简帛文献研究回顾及前瞻
- 2012年
- 近四十年是新出土简帛文献带动学术研究新生长点频出的四十年,而道家简帛文献出土及其研究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领域之一。本文尝试对马王堆帛书中的《老子》甲、乙本及《黄帝四经》,定州汉简《文子》,郭店楚简中的《老子》甲、乙、丙三组及其特出的道家文献《太一生水》篇,上博简《恒先》篇,以及相关道家文献研究,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由此出发对未来道家文献研究作了简要的鸟瞰式的前瞻。
- 黄敦兵
- 《睡虎地秦墓竹简》“城旦舂”考释
- 2013年
- "城旦舂"是一种刑罚,同时也可用于称呼承受这种刑罚的刑徒。由于传世文献的记载有限,历代学者在对"城旦舂"的注解和认识上一直存在诸多争议。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为这一刑名的考释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基础。论题依据整理小组释文,从刑名指称、适用范围、服刑内容、服刑管理、附加刑罚等方面对"城旦舂"加以详细考释,以求获得较为全面可靠的认识。
- 李程
- 关键词:睡虎地秦墓竹简刑名
- 从新出文献看西周初期的铭文文学观被引量:1
- 2013年
- 简本《武王践阼》等的出土进一步证明西周时期存在大量铭文,而这些铭文实际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铭文的记录、叙事、美颂等功能以及警戒、诰勉、不朽等内容都深刻影响了《尚书》《诗经》等传世文献所奠定的先秦文学。当然铭文也反映了西周巫术文化、祭祀文化和礼乐政治文明混杂的文化样态。
- 蔡树才
- 关键词:铭文
-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被引量:5
- 2015年
- 先秦时期的中国学术界实只有"百家"之名,而无"诸子"之称。故《荀子·非十二子》中所"非"的它嚣、魏牟、陈仲、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子",亦只是针对他们所代表的六种学术观点或思想行为,而并非他们所属的学派或"家"。《荀子》一书中指名道姓加以批判的,除《非十二子》篇所"非"的十二子及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外,还有《儒效》《富国》《王霸》《臣道》《修身》《荣辱》《礼论》《解蔽》《正名》《正论》《性恶》等篇对"百家"诸子的学术批评。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思想批评的特点,一是他着眼的只是诸子的学说,而非其"家"或"派";二是荀子对所有诸子学派的批判基本都能秉持"中庸"的原则,以辩证和客观的态度予以评析,力求避免学术立场的片面和偏蔽。而荀子上述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批评特点的形成,又是与当时诸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 高华平
- 关键词:荀子诸子学
- 清华简《蟋蟀》与《唐风·蟋蟀》为同题创作被引量:4
- 2016年
- 清华简《耆夜》中记载周公所作的《蟋蟀》,与今本《诗经·唐风·蟋蟀》的关系,引起学界很大的兴趣和讨论。其实它们不一定互为源流,很可能属于"同题创作"。这既涉及到先秦的"言谏"制度,也体现出早期诗歌的口头创作特征。除《蟋蟀》外,清华简《耆夜》中还有一篇《明明上帝》,它们与《豳风·七月》都被认为与周公有关,又结合相关文献的比对,可知清华简《蟋蟀》应当有着很早的来源。而《唐风》历史久远,所存同题诗篇较多,《诗经》中的《蟋蟀》当为一个具有唐地色彩的诗歌"古题",并且流传很广。今本《唐风·蟋蟀》与清华简《蟋蟀》均不见得谁是最初的"母本"。在无法坐实两者"一对一"传播路径的情况下,考虑到文本发生的历史情境,说它们是同题创作出来的两种"子本"更为妥切。
- 张三夕邓凯
- 关键词:清华简蟋蟀
- 先秦儒家八派及其与楚国的关系——结合楚地出土简帛文献的考察
- 2014年
- 《韩非子·显学》中的儒家八派:子张氏之儒应为战国中后期的一个"接近于墨家"的儒家学派;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大同小异,故被后世合称为"思孟学派";颜氏之儒应该是一个借庄子学派的宣传而出名的派别;漆雕氏之儒是个任侠作风鲜明的儒家学派;仲良氏之儒或许即是仲弓之儒;孙氏之儒是指荀子学派;乐正氏之儒则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一派。近年出土的楚地简帛文献中出现的儒家著作,主要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几乎没有其他儒家学派的作品。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学派或如子张氏之儒、漆雕氏之儒,偏重实行,少有著作传世;或如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出现时代晚于出土简帛下葬的年代。
- 高华平
- 关键词:简帛
- 《周易·蹇卦》卦名、卦爻辞及卦义的演变——兼论屈原与易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比较今本、帛书本、楚简本与《楚辞》所及《周易.蹇卦》的"经文",可以发现诸本中该卦卦名、卦爻辞及卦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应该说明了以上诸本作者在该卦命名、拟辞及卦义理解上的某种不同。屈原《离骚》所及该卦卦名及卦爻辞,既与《离骚》的主题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屈原既熟悉易学,但却不拘泥于《周易》,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境况对之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的特点。
- 高华平杨瑰瑰
- 关键词:《周易》卦名卦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