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37)

作品数:13 被引量:332H指数:10
相关作者:方福前俞剑詹新宇邢炜姜秀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劳动力
  • 2篇中国经济
  • 2篇居民消费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居民
  • 1篇电商
  • 1篇电子商务
  • 1篇电子商务市场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油价
  • 1篇折旧率
  • 1篇知识资本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中国城乡居民
  • 1篇中国经济波动
  • 1篇人口
  • 1篇人口结构
  • 1篇人力资本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方福前
  • 2篇俞剑
  • 2篇詹新宇
  • 1篇祝灵敏
  • 1篇杨天宇
  • 1篇杨灿明
  • 1篇郑文平
  • 1篇姜秀芳
  • 1篇邢炜
  • 1篇武文琪
  • 1篇俞剑

传媒

  • 3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金融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理论探索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2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演变被引量:8
2015年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因素驱动向多种因素驱动的转变。需求方因素驱动的理论基石是恩格尔定律,它强调消费者偏好和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会引起结构变迁和经济波动。供给方因素驱动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变迁,它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第二次转变是从封闭经济模型向开放经济模型的转变。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西方经济学家们开始尝试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考察多个国家间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最后,本文从工资扭曲、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异质性等方面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俞剑方福前
关键词:经济增长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86
2015年
运用2004—2012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乡面板数据,关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当采用城乡居民家庭工业品与农业品消费的相对支出比例增加来刻画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产品结构优化这一传导途径下会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增长,但会降低农业增长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无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增长,这一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导致农业经济增速放缓"的观点是片面的。当采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品与工业品消费的相对支出比例来刻画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只能通过投资结构变动而不能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两条传导途径来影响我国农业和制造业的增长。
俞剑方福前
关键词:经济增长
大改革视野下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构被引量:19
2014年
我国的宏观调控一直建立在"可控性"的信念基础上。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二重的:第一重目标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第二重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后一重目标要服从并服务于前一重目标。"可控性"的信念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不相容,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政策工具和相关经济参数的控制能力在不断衰减。宏观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往往造成调控目标冲突、多变、调控滞后和调控结果失衡,从而导致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和经济不稳定。重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调控理念、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调控架构的重构。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和增加就业,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
方福前
关键词:宏观调控
油价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被引量:14
2016年
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和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考察了投资对油价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宏观研究发现,油价不确定性冲击不仅能够解释约12%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而且还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短期抑制效应。在微观层面,本文采用基于异质性折旧率计算得到的企业投资,发现油价不确定性冲击在短期内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也有抑制效应,但是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随着企业折旧率异质性的程度提高将变得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特别是在"十五计划"实施以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投资密度比非国有企业高出约2.1%。这种政策导向性的存在,使得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投资对油价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并不显著。
俞剑郑文平程冬
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被引量:27
2015年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部门效率差异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特征事实。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是导致中国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减弱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则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起到了遏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政府可以实施放松服务业进入规制和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等政策,提高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杨天宇姜秀芳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市场扭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回答的两个问题被引量:14
2016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回答的两个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重要?二是如何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目前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供给侧,产能过剩和超额库存大面积持续存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存在"滞胀"的潜在风险,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供给。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如何调动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这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完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方福前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激励机制
居民消费与电商市场规模的U型关系研究被引量:85
2015年
近年来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却鲜有文献研究电子商务市场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文献研究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基于搜寻理论的微观基础构建了具有价格粘性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我国200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通过提高消费的边际效用和产品的竞争程度两条机制,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消费;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对传统市场的替代,其成长期才是新市场创造的过程。因此,居民人均消费、总消费与电子商务市场销售规模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
方福前邢炜
关键词:电子商务市场居民消费总消费
土地财政的再分配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8
2015年
理论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复合型的,既存在逆向再分配效应,也存在正向再分配效应。基于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型的影响显著表现为U型关系:在开始阶段,主要表现为正向再分配效应,即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越过拐点之后,则主要表现为逆向再分配效应,转向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地区的数据实证揭示,土地财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分位数回归发现,以上U型关系在各分位点整体上依然成立,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其拐点值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即使是同样的土地财政规模,对处于不同分位点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言,其再分配效应的方向也可能是不同的。
杨灿明詹新宇
关键词:土地财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统GMM估计分位数回归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被引量:17
2014年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劳动力供需趋紧和成本上升将成为长期趋势。在典型事实的基础之上,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内,引入劳动力成本约束,并对家庭预算约束条件和厂商生产函数进行扩展。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冲击和通过"收入-消费效应"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对投资波动有显著影响,而需求冲击对消费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国当前以数量控制为主的货币政策对这两种冲击都有一定的熨平作用,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它加剧了通货膨胀率本身的波动。
詹新宇方福前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货币政策经济波动
中国国有与非国有部门职业间工资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本文利用近十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对工资决定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国有与非国有部门间与部门内的蓝领和白领职业工资差异,以及跨年度的表现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中国白领职业劳动者的工资优势中约70%以上来自人力资本优势,约30%来自报酬率差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割较为明显,同时,人力资本因素和报酬率因素对工资差异的贡献在工资分布区间不均匀。在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更多地由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补偿性工资差异决定:而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更多地受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工资结构显示出集中性,在其工资分布的低端,白领劳动力工资的制度性溢价明显,而在其工资分布的高端,一系列规范政策的出台使得白领劳动力工资较市场化决定水平而言被持续压制。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分割的管制和对职业平等的宣传,同时强化国有部门人力资本报酬机制,以实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和高效率。
方福前武文琪
关键词:工资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