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30137)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岩姜珺毛欣杰吕帆廉恒丽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塑形术
  • 2篇像差
  • 2篇角膜
  • 2篇角膜塑形
  • 2篇角膜塑形术
  • 1篇直径
  • 1篇塑形
  • 1篇瞳孔
  • 1篇瞳孔直径
  • 1篇配戴
  • 1篇偏心
  • 1篇角膜前表面
  • 1篇角膜塑形镜
  • 1篇角膜像差
  • 1篇高阶像差
  • 1篇Q值

机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陈岩
  • 1篇吕帆
  • 1篇毛欣杰
  • 1篇姜珺
  • 1篇陈茹茹
  • 1篇廉恒丽

传媒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偏心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光学压平区偏中心状态及不同瞳孔直径下人眼高阶像差的动态变化,探索偏心性质和程度对视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30例年龄为(23.6-2.3)岁的中低度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等效球镜度为-0.75—.4.00D,平均(-2.61±0.83)D。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角膜地形图,检测波前像差(在自然瞳孔下检查,分别提取3mm和6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高阶像差结果),并通过分析戴镜后的角膜地形图形态,测量出角膜塑形镜压平区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偏心量(包括偏心距离和角度),只取右眼数据进行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平均偏心距离分别为(0.53±0.26)mm、(0.54±0.32)mm和(0.60±0.35)mm,偏心的方向主要集中于颞上方,偏心距离和角度在戴后3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后各时间点,偏心距离与戴前等效球镜度、初始散光量均不相关。在3mm与6mm瞳孔直径下,总高阶像差、总三阶像差、总四阶像差、总彗差(包括垂直彗差和水平彗差)、总三叶草和球差均方根值在戴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均比戴前有明显增加,但各项像差在戴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戴后的各个时间点,6mm瞳孔直径的像差结果都较3mm时大。戴后不同瞳孑L直径下,垂直或水平偏心距离与相应方向彗差在戴后各时间点均呈正相关;而总偏心距离与总高阶像差、总三阶像差、总四阶像差、总彗差、总三叶草和球差在戴后各时间点均不相关。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偏心客观存在,程度较小并在1周后稳定;术后偏心会造成人眼高阶像差显著增加。
陈岩姜珺毛欣杰吕帆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偏心瞳孔直径高阶像差
角膜像差与角膜前表面Q值对角膜塑形术近视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讨角膜像差与角膜前表面Q值改变对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的8~16岁青少年儿童中低度近视患者85例(85眼),分别进行配戴前及配戴1年后的眼轴和角膜像差、角膜前表面Q值测量。眼轴由IOLMaster测得,角膜像差和Q值由角膜地形图仪测得,角膜像差取6 mm瞳孔直径下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3例受检者完成1年的随访检查。初始眼轴长度和配戴1年后眼轴长度分别为(25.17±0.88)mm和(25.42±0.8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87,P〈0.01)。眼轴年增长幅度低于均值组和高于均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初始戴镜年龄、角膜前表面Q值差值、初始角膜球差、初始水平角膜彗差、初始近视程度。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增长幅度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初始近视程度(β=3.709,P〈0.01)、初始角膜球差(β=-12.881,P〈0.01)、角膜前表面Q值差值(β=-4.349,P〈0.01)。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初始戴镜年龄(β=0.441,P〈0.05)和初始角膜球差(β=8.762,P〈0.05)。结论 年龄和角膜球差影响近视进展。随访1年,角膜塑形镜对中度近视的眼轴控制效果优于低度近视,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Q值及角膜球差影响近视控制效果。
陈茹茹陈岩廉恒丽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像差Q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