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22)
- 作品数:62 被引量:214H指数:8
- 相关作者:胡宝清钟业勋蔡庆丽周游游张中秋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教育部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土地精明利用评价与应用——以广西上林县为例被引量:14
- 2014年
- 土地精明利用是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在小城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新的战略选择下,以"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旅游名县"——上林县所辖11个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了包括经济集约、资源节约、城乡统筹、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在内的小城镇土地精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模型测度了土地精明利用水平,以期为土地精明利用路径选择及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仅县城所在地大丰镇的土地利用为精明利用等级,粮食主产区巷贤镇和乔贤镇为基本精明利用等级,绝大部分乡镇为不精明利用等级。土地精明利用等级与经济发展水平、用地方式、生态环境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 韦俊敏胡宝清张中秋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变异系数法
- 灰色系统理论在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2016年
- 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5—2012年南宁市的生态足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南宁市生态足迹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对生态足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从0.735 8hm2上升至1.285 9hm2,化石能源消费与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的关联度最大,2013—2020年间人均生态足迹将从1.779 172hm2上升至2.535 383hm2,生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降低化石能源消费等可降低南宁市人均生态赤字。
- 宇鹏高超胡宝清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灰色关联法灰色预测
- 城市绿色天际线用地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用地管制是实现绿色天际线环境功能的基本途经。本文综合运用Fragstats、Fractalyse、Argis等空间分析与统计的技术工具,从景观生态格局、用地生态适宜性、天际线分形三方面开展用地景观生态评...
- 戴德艺饶映雪胡宝清
-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景观生态评价
- 文献传递
- 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及其耦合协调时空分异——以广西为例被引量:14
- 2021年
- 为分析广西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及其相互间的耦合情况,以系统论为核心指导,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土地利用规划分区两个维度,推演土地利用多功能机理并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广西及其各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各功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7年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由0.270 9上升到0.781 2,各功能均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综合水平的排名为文化性功能>经济性功能>社会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性功能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演变过程,在14个地级市中,以桂林、柳州和南宁为最优。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总体呈向好发展态势,各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性、经济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功能的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区内土地利用各功能间尚未形成稳定、高效的协调发展机制。为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广西应以桂林、柳州和南宁为核心节点,以点带面,走以文化性功能为引领、以生态性功能提升为关键、统筹社会性和经济性功能的协调发展之路。
- 张中秋劳燕玲何彩珍韦金洪胡宝清
- 关键词: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熵值法
- 基本地貌形态数学模型的改进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邻域、边界等拓扑学概念为基础,引入环状邻域和分离型邻域等概念,根据任意点对地貌特征点的高差所满足的不同条件,分别推导了山、洼地、鞍部、盆地、高原、岛屿等基本地貌形态的数学模型。
- 钟业勋胡宝清朱重光
- 关键词:拓扑学数学模型
- 基于能源与工料消耗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与碳足迹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所耗主要能源与工料的碳排放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碳足迹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XM1-XM5能源与工料消耗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 512.278、4 515.352、4 424.498、4 430.621和5 310.939 t,实施一个整治项目平均排放4 238.74 t碳。(2)XM1-XM5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6.288、8.924、8.557、7.391和4.016 t/hm2,实施1 hm2的土地整治项目,平均排放7.035 t碳,通过优化项目实施规模能够控制其碳排放强度。(3)XM1-XM5的新增耕地碳排放量分别为202.93、904.88、1 721.59、1 691.08和247.60 t/hm2,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1 hm2耕地,平均排放953.62 t碳。(4)XM1-XM5的能源与工料消耗碳足迹分别是77.921、128.967、146.830、127.148和198.546 hm2,均小于各自的实施规模,不存在碳足迹赤字现象,实施一个土地整治项目,其能源与工料消耗的碳足迹平均为135.883 hm2。
- 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
-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碳足迹
- 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漏失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岩溶地区具有地表与地下二元结构,导致岩溶区水土流失出现地表水土流失与地下水土漏失并存的特殊现象,地下水土漏失往往被忽视。针对岩溶地区水土漏失的特殊性,从客观科学的视角对水土漏失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水土漏失概念、岩溶地区特殊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水土漏失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及机理进行了诠释,重点剖析峰丛洼地水土漏失的危害,通过综述水土漏失的防治措施,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最后,结合当前水土漏失研究基础,从研究方法、定量化研究、机制与机理以及阻控技术4个方面对水土漏失研究进行了展望。
- 周永华罗为群蒋忠诚梁建宏黄静苏俊磊黄静
- 基于DEA-CCR模型的钦州陆海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
- 2018年
- 基于DEA-CCR模型构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钦州陆海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钦州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总体趋势是逐年增加,且趋于平稳,钦州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在市内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占有率较大,历年平均所占比重为39.83%;钦州各个年份综合效率值都为1,陆海统筹基础设施经济综合效率明显,钦州陆海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覃丽双胡宝清
- 北部湾经济区汛期不同历时降水变化特征
- 2017年
- 选取北部湾经济区12测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指标,分析汛期(4~9月)各历时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汛期各历时降水的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各历时降水发生率随降水历时增加大致呈指数形式递减,贡献率则先增加后减小;从引发洪涝灾害的角度分析,2~4 d致灾程度最高;各历时降水发生率与贡献率空间差异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1~2 d、≥10 d差异较大,3~9 d差异较小;各历时降水发生率与贡献率变化趋势表现基本一致,即1 d、≥5d表现为下降,2~4 d表现为上升。
- 刘占明陈子燊
- 关键词:汛期
- 基于MPS系统的滨海中小城市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研究——以广西钦州市辖区为例
- 2017年
- 目前对土地整治项目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单个效应上,很少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经济-土地整治-生态"联动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而"动力-压力-状态(Motive-Pressure-State,MPS)"框架能很好地揭示这一系统工程的链式关系。本文构建基于MPS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GIS、Fragstats和障碍度模型,对广西钦州市辖区已竣工的6个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期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MPS系统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效应计算和评估方法可行;(2)钦州市辖区已竣工的6个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以中低等级为主,准则层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整治压力系统及生态景观状态系统。指标层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产能提高值、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额及生态服务价值等。
- 韦俊敏胡宝清
- 关键词:土地整治MP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