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Z10155)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海王伟杰张东杨银学杜勇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塞来昔布对大鼠大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二甲肼(DMH)诱导的sD大鼠大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20只),造模组(30只),干预组(30只)及干预对照组(20只)。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与造模组DMH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1次;造模组:利用大鼠大腿内侧(双后肢交替使用)皮下注射DMH(每周20mg/kg);干预组:DMH皮下注射量同造模组,同时给予塞来昔布(20mg/kg)灌胃,隔天1次;干预对照组:给予与干预组等体积的塞来昔布灌胃,隔天1次,持续25周。各组于第15、20、25周分别处死大鼠2只,行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剩余大鼠第30周全部处死。结果实验30周后,空白对照组和干预对照组大鼠大肠未见肿瘤形成,造模组大鼠成瘤率为89.47%,干预组大鼠成瘤率为5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大鼠成癌率为68.42%,干预组大鼠成癌率为34.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单个大鼠大肠产生的肿瘤数和单个肿瘤直径分别为(2.64±0.86)个和(4.06±1.14)mm;干预组单个大鼠大肠产生的肿瘤数和单个肿瘤直径分别为(1.85±0.80)个和(3.08±0.8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DMH诱导的SD大鼠大肠癌生长有抑制作用。
- 王伟杰李海杜勇张东杨银学
- 关键词:二甲肼大肠癌塞来昔布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围绕FAP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绘制每个家系的患病分布图,进行系谱分析;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6个家系,总结其临床特征,对高危亲属进行随访监测。结果 6个家系共83人,受检成员61人;确诊患病20例,发病率32.8%(20/61)。男女比例为13:7,发病平均年龄32.7岁。癌变7例,男:女为4:3,癌变率35%(7/20),癌变平均年龄42.4岁;7例癌变病人随访期死亡3例,死亡率15%(3/20)。发病20例患者中行全结肠切除术+直肠部分切除术+回肠直肠吻合术3例;全结肠切除术+直肠部分切除术+回肠直肠吻合术+回肠贮袋4例,全结肠切除术+直肠部分切除术+回肠直肠吻合术+回肠造瘘术1例,经肛门直肠息肉切除止血术1例,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4例,未作任何治疗7例。行手术治疗患者随访2年,死亡3例,均因肝转移所致。结论通过家系调查,对高危亲属的追踪管理、肠镜监测,可以发现早期病例,行预防性手术效果满意。
- 李海施磊王伟杰杨宝师新荣张东杨银学
-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系谱
-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APC)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只)和模型组(皮下注射二甲肼,40只),两组均在注射25周后停药,继续喂养5周,于饲养后第10、16、20、25周末,分别处死2只大鼠,其余大鼠于饲养后第30周末处死。HE染色基础上,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查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AP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于第16、20、30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326.4±18.3)g与(322.1±12.8)g;(330.7±12.1)g与(315.0±12.2)g;(341.7±10.2)g与(310.0±8.4)g)(P均<0.05);模型组大鼠共获取大肠腺瘤组织27个,大肠癌组织39个;对照组除2只大鼠大肠粘膜局部增厚外,未见肿瘤病灶;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中的APC相比,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35%与90%;10%与90%)(P均<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PC蛋白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表现为分子量约300KD的特异性蛋白条带,而在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没有该特异性条带的表达。结论 APC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强表达,而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表明APC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性,可能是大肠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 马晓强王伟杰李海
- 关键词: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