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J08B01)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2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秀彬谢花林王宏远杨贵庆刘继生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的思考与借鉴
- 2011年
- 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农村住区住宅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项目的第一个课题是"农村住区规划技术研究",该项研究是在农村住区类型、农村住区发展趋势、农村住区演进等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重点包括规划范围、规划原则的确定,技术难点的把握和规划成果的针对性,提出政策跟进、住宅产业化的实施对策。
- 郐艳丽
- 关键词:住区规划住宅产业化住宅设计
- 农村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满意度调研及需求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在"十一五"课题开展的我国不同地域农村住区现状调研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公益性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将村民满意度的调研问卷结果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地域进行分类,以此深入了解不同地域农村住区的村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满意程度和需求愿望,从而为我国农村住区规划和农村社区标准制定的分类指导提供参考。
- 杨贵庆杨建辉张颖薇过甦茜
-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社区住区规划村民
-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性研究被引量:43
- 2010年
-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国家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的根本需要,也是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明与健康的需要,对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扩展、资源共享和生存环境的优化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文章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于村庄人口、村庄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之间的不平衡和滞后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这种不平衡性和滞后性进行了原因剖析,并借鉴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经验,提出推进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 李志军刘海燕刘继生
- 农村住区选址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农村住区选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归纳了目前我国农村住区选址的问题与挑战,针对与农村住区选址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隶属度分析并确定评价指标。根据我国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层次,构建了由基本保障到全面发展的、从低到高的选址评价指标框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不同的类型及特性进行重组分类,分别采用GIS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结合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乡域规划予以实践应用,为空间管制规划和村庄迁并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 韩倩倩杨贵庆
- 关键词:农村住区
- 基于GIS的农村住区生态重要性空间评价及其分区管制——以兴国县长冈乡为例被引量:48
- 2011年
- 在我国加速新农村建设阶段,如何协调好村镇建设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成为当前规划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GIS技术,从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灾害防护和人类干扰等4个方面,构建了空间尺度上的生态重要性综合指数,对兴国县长冈乡生态重要性空间进行了评价,并制定了分区管制的措施,以便从宏观上预防乡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
- 谢花林李秀彬
- 关键词:农村住区GIS
- 农村住区规划技术
- 2012年
-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自“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课题,课题研究以村民需求和地域文化为标准,构建一套适应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完整的集约化住区布局关键技术,建立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级配技术与标准、农村住区基础设施空间配置技术与标准,形成生态环境景观规划体系,形成指导全国农村住区规划的导则。
- 关键词:住区规划住宅规划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规划
- 德国农村住区更新实践的规划启示被引量:3
- 2013年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农村实施了土地整理、农村住区空间环境和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等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它对改良农业结构,对原有农村采矿土地的修复和生态重建,对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用地,以及对加强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对我国当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具有重要启示:应进一步注重农村住区土地使用的合理配置,注重农村住区的整体景观品质与生态环境质量相结合,注重农村住区物质空间环境整体结构的完善与提升,注重既有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环境的再利用和功能提升,并注重农村住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适用技术支撑。
- 聂梦遥杨贵庆
- 关键词:农村住区环境更新
- 基于ESDA的京津冀地区草地变化空间分异被引量:25
- 2012年
- 论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空间单元,借助GIS软件与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利用ESDA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县域草地资源数量变化的总体与局域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80—2000年京津冀地区草地动态变化系数的Global Moran’s I为0.184 4,α=0.05时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草地变化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时段Ⅰ(1980—1995年)到时段Ⅱ(1995—2000年)的全局Moran指数有所增加,表明草地变化在空间分布上集聚的趋势在增强;③各县域Local Moran’s I的Grid图反映了京津冀地区草地变化在局域空间上的均质性,尤其是高值区域与低值区域的集聚特征十分显著;④LISA集聚4种类型中,正相关的"H-H"类型区、"L-L"类型区占主体部分,二者约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在时段Ⅱ,"H-H"关联的县域主要聚集在西北部山区,而中部的平原区域则表现出明显的"L-L"关联特征。
- 谢花林李秀彬张燕婷彭小琳
-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ESDA空间自相关
- 欠发达城市群边缘地区发展探索
- 2012年
- 边缘地区的发展对于城市群多中心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处在从集聚发展阶段向多中心发展阶段演化过程中的欠发达城市群,更应加强对边缘地区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本文在相关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课题的示范基地,以成渝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四川省资阳市为例,对快速发展的成渝城市群边缘地区城市和农业地区在发展定位、空间组织以及对农业地区的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 胡晓华林永新王宏远
- 关键词:城市群农业地区
- 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评价及优化调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在分析循环农业内涵、原则和技术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建立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1990—2008年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循环农业演化过程经历了停滞、缓慢提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对1990和2008年循环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和障碍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2008年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障碍因素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安全。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控对策。
- 李志军刘继生
- 关键词:循环农业熵权系数法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