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XSH009)

作品数:49 被引量:227H指数:9
相关作者:彭福荣余继平周晏李良品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师范学院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艺术
  • 7篇文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乌江流域
  • 11篇文化
  • 8篇土家族
  • 8篇民族
  • 4篇艺术
  • 4篇艺术研究
  • 4篇意蕴
  • 4篇少数民族
  • 4篇建筑
  • 4篇传承
  • 3篇土家族摆手舞
  • 3篇装饰
  • 3篇装饰艺术
  • 3篇文化意蕴
  • 3篇戏剧
  • 3篇伦理
  • 3篇民俗
  • 3篇建筑装饰
  • 3篇建筑装饰艺术
  • 3篇非物质文化

机构

  • 40篇长江师范学院
  • 1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市民族宗...

作者

  • 20篇彭福荣
  • 8篇余继平
  • 5篇周晏
  • 4篇李良品
  • 3篇曾超
  • 3篇李伟
  • 2篇周先容
  • 2篇熊正贤
  • 2篇冉建红
  • 2篇刘彦
  • 2篇张世友
  • 1篇张世友
  • 1篇余云华
  • 1篇易小燕
  • 1篇马传松
  • 1篇黎燕敏
  • 1篇袁革
  • 1篇李伟
  • 1篇易小燕
  • 1篇张媛媛

传媒

  • 4篇重庆社会科学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装饰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四川戏剧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黑龙江民族丛...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天中学刊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前沿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国名城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戏楼艺术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戏楼是祖辈热爱并视为生命乐趣和精神支柱的一种历史与文化见证的标志,它是祖辈留下的一批宝贵的和谐文化形态和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从乌江流域古戏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分类及其文化功能和戏楼雕刻艺术特征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在当前社会经济及城乡统筹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古戏楼建筑进行挖掘、保护和研究,从中提取文化符号,为现代建筑所化用,让乌江流域古戏楼艺术因子存活在有着本土文化精神和民族气派的新建筑之中。
余继平
关键词:乌江流域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试论民俗变迁的条件——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黄水居委会青杠坪组民俗考察为中心
2010年
通过考察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黄水居委会青杠坪组,发现当地土家族的饮食、居住、服饰、婚恋、信仰和丧葬等习俗发生了极大改变;结合个案,笔者认为民俗变迁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的,受思想观念的大力推动,通过人口流动的途径被政治力量强化而最终完成。
彭福荣
关键词:民俗
试论乌江流域竹枝词的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乌江流域竹枝词是自然山水和风土人情的鲜活载体,广泛地再现了人们社会生活。其认识价值在于反映民俗风情和时事变迁等,艺术价值在于关注现实的视角、通俗自然的语言、诗乐舞一体的形式,社会价值在于为当代人类可持续提供生存方式的参考和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信息。
彭福荣张媛媛
关键词:乌江流域竹枝词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困境和对策——以贵州开阳、福泉阳戏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在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面临着文化生态巨变、持续传承危机、保护效果有待评估的困境。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坚持"以民为本"的保护路径,在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中科学地推进。
彭福荣
关键词:乡村戏剧遗产
重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现状及对策被引量:4
2010年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兼容并蓄的特点,但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缺、旧、失等方面。针对这种现状,应建构民族传统文化"五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系统: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民间艺人发挥主体作用,各类学校发挥教育推广作用,专家学者发挥科学指导作用,各类商家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只有五方相互间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重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李良品任华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人诗歌价值探论
2009年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人诗歌展示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雄奇秀美的山川风光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具有突出的认识价值;体现出鲜明的自然美和强烈的人性美,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饱含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家庭使命感,具有强烈的教化价值。
彭福荣
关键词:乌江流域文人诗歌
乌江丹砂开发史考被引量:10
2006年
乌江流域是我国丹砂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很早的时候起,当地人民如濮人、巴人、楚人、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就对之进行了积极的开采和开发,从而,使丹砂的开采成为乌江流域最为古老的产业之一,涌现出了巴清一类的著名采丹实业家。乌江流域的先民们对丹砂的开采,成果显著,并以此为栽体,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乌江丹砂文化。
曾超
关键词:丹砂
试论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女性家庭观念被引量:6
2009年
土家族哭嫁习俗历史悠久,哭嫁歌是土家族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文化的奇葩。土家族哭嫁歌内涵丰富,形象地展现了土家族女性的家庭观念。财产意识主要体现在娘家财产处置及夫家财产创造,家庭人际关系主要通过老慈少孝、夫妻和睦及平辈团结等来表现,婚姻态度则主要体现在婚姻的自然与怨怒等方面。研究土家族哭嫁歌的家庭观念在构建土家族和谐家庭与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彭福荣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家庭观
试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碑刻文献的和谐思想被引量:4
2009年
乌江流域地域广阔,杂居着近五十个民族。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碑刻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大义为重的家国和谐观、和平共处的民族和谐观、古今一体的历史和谐观、合一共存的天人和谐观和一脉共存的灵肉和谐观。
彭福荣
关键词: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碑刻
黄庭坚与绿荫轩摩崖石刻
2008年
因黄庭坚绿荫轩题记而得名的绿荫轩摩崖石刻借乌江江岸山石之绝,融多种内容于一体,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黄庭坚谪黔时期思想变化及黔州历史、乌江水文的珍贵历史资料。
周晏
关键词:黄庭坚摩崖石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