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3036)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世悦徐振中王永诗姚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中生代
  • 2篇盆地
  • 2篇中生界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山间盆地
  • 1篇盆地结构
  • 1篇平衡剖面
  • 1篇剖面
  • 1篇中生代盆地
  • 1篇拗陷
  • 1篇物源方向
  • 1篇济阳拗陷
  • 1篇残留盆地
  • 1篇沉积相
  • 1篇沉降中心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篇徐振中
  • 3篇姚军
  • 3篇王永诗
  • 3篇陈世悦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第九届全国古...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济阳拗陷中生代盆地结构
目的加强济阳拗陷中生界的基础研究,剖析中生代盆地结构。方法利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计算了济阳拗陷中生界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的盆地的压缩(伸展)量、压缩(伸展)率及压缩(伸展)系数。结果坊子期断层上盘较强烈逆推导致压陷型山间盆地...
徐振中陈世悦王永诗
关键词:山间盆地平衡剖面盆地结构
文献传递
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被引量:13
2008年
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研究的薄弱增加了这一层位的油气勘探风险,限制了人们对渤海湾地区中生界的精细研究。在济阳坳陷中生界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坊子期北西向断层较强烈逆冲导致研究区发育时而分割时而相连的山间压陷盆地,沉积?沉降中心靠近北西向断层的东北侧且两者位置的差别较小;三台期北西向断层活动的停止导致研究区发育相互分割的山间坳陷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是一致的;三台晚期到蒙阴早期北西向断层复活并在蒙阴期强烈活动导致研究区发育时而分割时而相连的山间断陷盆地,沉积?沉降中心迁移到靠近北西向断层的南西侧且两者位置的差别较大;西洼期继承了蒙阴期的构造格局,但断层的活动已经有所减弱,沉积?沉降中心位置的差别逐渐缩小。
徐振中陈世悦姚军王永诗
关键词:沉降中心
济阳坳陷中生代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被引量:10
2008年
笔者利用砂岩和砾岩的百分含量,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的含量变化特征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分析济阳坳陷中生界物源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中生界的主要物源来自西北侧和东南侧,内部的局部凸起仅提供部分碎屑物质。依据物源方向、岩心观察、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区西北侧发育有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南侧发育有冲积扇-曲流河(冲积平原)-三角洲沉积体系,内部主要发育有湖泊沉积体系,具有盆大、湖浅、坡缓及浅水型三角洲发育的特点。
徐振中陈世悦姚军王永诗
关键词:中生界物源方向
残留盆地沉积相研究方法——以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对济阳坳陷中生代沉积特征的综合研究,初步提出一套改造型残留盆地沉积相研究方法,强调从野外露头、岩芯、岩屑录井、测井、人工地震和盆地结构6个方面进行沉积相综合研究,并与研究区周围地层沉积特征、岩芯沉积相识别、沉积相垂向演化、测井相、地震相和沉积体系分布研究相结合。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是平衡剖面及地震约束下的连井剖面沉积相纵横向研究。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在中生代由多个时而分割时而相连的湖盆组成,主要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及沼泽相。
徐振中陈世悦姚军王永诗
关键词:沉积相中生代残留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