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X032)
- 作品数:30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柴文华李迪于跃刘桃秀谷真研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任继愈的朱子学研究
- 2014年
- 任继愈对朱子学有专门的研究。他认为朱熹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儒教体系,具有把孔子和儒家经典神圣化、主张政教合一、提倡宗教道德修养和禁欲主义等特征。他探讨了朱熹的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等方面的学说,肯定了朱熹和儒教的历史合理性,同时指出了朱熹和儒教阻碍科技发展、束缚人们思想等消极性。任继愈朱子学的诠释框架和评价尺度是马克思主义的,他对朱熹和儒教的批评是对"五四"批判精神的继承。立足当代,我们应该以更为宽广的视域看待朱子学;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以任继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家所坚持的辩证分析方法,对朱子学做出实事求是的多维分析。
- 柴文华杨辉
- 关键词:朱子学儒教
- 论方东美对中国佛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作为中国现当代的著名哲学家和文化民族主义者,方东美是站在欣赏、认同的立场阐释中国佛学的。方东美把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尤其是华严宗哲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和论说范围,对它们的基本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解读和分析。研究方东美的中国佛学观,有助于我们把握港台哲学家研究中国佛学的特点,也有助于深化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
- 柴文华于跃
- 关键词:方东美中国佛学华严宗
- 任继愈的朱子学研究
- 2013年
- 任继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他多年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主编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等影响广泛的著作,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儒、释、道三教,并对朱熹等哲学家有专门的研究,著有《朱熹与宗教》、《论白鹿洞书院学规》、《论朱熹的〈四书集注〉——儒家经学的一大变革》、《〈朱熹思想研究〉序》等,对朱熹的学说观点、历史影响等做了广泛探讨,对于我们今天的朱子学和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 柴文华
- 关键词:哲学哲学史哲学家
- 论张岱年早期的中国哲学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 2016年
- 张岱年建国前撰著的《中国哲学大纲》开创了问题史、范畴史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并在界定哲学、中国哲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方法、研究方法、优长、缺失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研究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的中国哲学观和方法论,不论对于把握张岱年整个中国哲学观和方法论的动态发展还是整个中国哲学史学科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柴文华刘桃秀
- 关键词:中国哲学观方法论
- 略论20世纪上半叶胡适和冯友兰墨学观的契合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墨学为先秦显学,至秦汉以后几近中绝。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却出现了一股研究墨学的热潮,如胡适、冯友兰等人都有大量的墨学研究论著发表。如所周知,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代表,冯友兰则是第一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二人的文化立场可谓“大异而小同”,但就他们对墨家学派的态度和看法而言,却是“大同而小异”。那么,为什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会出现墨学热?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为什么对墨学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这是一些饶有兴味的话题,它们对于我们深入把握胡适和冯友兰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上述现象也表明,在20世纪上半叶西学盛行的历史背景下,即使分属不同文化立场的代表人物,也有着与时代精神密切相连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那就是他们对西学的共同认肯,对民主、科学和现代化的拥护。
- 柴文华
- 关键词:冯友兰上半叶墨学现代自由主义
- 论劳思光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劳思光认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中有哲学,但只有柏拉图和新实在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冯友兰是以整个西方哲学框架为理论设准来书写中国哲学史的。劳思光认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的特性不了解,因此没有中国哲学,不是成功的中国哲学史,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特点的把握是基本准确的,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 柴文华
- 关键词:冯友兰劳思光中国哲学史
- 缪凤林对《四书》人生观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缪凤林是"学衡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四书》人生观的研究建立在反思西方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缺失的基础上。他通过系统梳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人生观思想,认为《四书》所启示的人生观是"健全之完成主义",即"先求个己之完成,因以完成个己者,完成人人,完成物界"。这种"健全之完成主义"以个人主义为起点,以人道主义为归宿,可以补救两派思想的弊端。缪凤林还探讨了《四书》中的自反和自得问题,认为自反即自我反省、自我省察,是实现由个人到物界完成的重要路径,而自得指不屈从环境、不惧怕挫折、为实现道义百折不挠,是实现由个人到物界完成的重要境界。研究缪凤林有关《四书》人生观的思想不仅有助于了解他的学术贡献,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认识。
- 谷真研
- 关键词:《四书》人生观
- 现代视域与传统原典的结合——中国哲学史书写的一个较佳选择被引量:4
- 2013年
- 无论从哲学的普遍性还是哲学的特殊性出发,中国都有哲学,这就产生了一个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问题。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上半叶才有了自觉形态的不同书写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哲学史书写的唯一参照,人们接受了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中国哲学史变成了两个对子斗争的历史。1980年代以后,开发螺旋结构颇为时髦。中国哲学史的书写当下还是"乱花迷眼",但"海阔天空各自飞"的多元化态势不可逆转。在多维度的书写方式中,现代视域与传统原典的结合应该是较佳选择。在这方面,杜维明对儒学的研究和表达可能会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从一定意义上说,视域决定了原典的意义,以现代视域研究传统原典符合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
- 柴文华
- 关键词:现代视域中国哲学史
- 严复中国传统文化观的转折——以中国传统道德观为重心被引量:4
- 2014年
- 中国传统文化观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存在着一种“启蒙自我循环”的现象,即从呼唤现代性到批判现代性,从批判传统文化到回归传统文化,如梁启超、章太炎等都很典型。严复也是这样,“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限,以前为严复的前期,而以后则为严复的后期。”¨0前期的严复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后期的严复具有鲜明的回归传统的倾向,正是“启蒙自我循环”现象的突出代表。严复以中国传统道德观为重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前后期有着明显的转折,总体上表现为以批判为主转向以弘扬为主。其转折的原因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世界大战的刺激、早期思想的导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 柴文华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观传统道德观启蒙思想家
- 传统儒家的“真善合一”思想——兼论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特点
- 2015年
- "真善合一"是指真与善、理性与道德、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这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特点之一,具体表现为"仁智统一""以理为仁""知行结合"。"仁智统一"是合情与合理、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以理为仁"是指理性的道德化和道德的理性化,它从更直接的角度展示出传统儒家思想中真善一体的特色。传统儒家的知行观具有认识论和伦理学双重意义,它所反映的恰恰是真与善的结合、理与德的渗透,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行观认识论与伦理学相统一的鲜明特色。传统儒家的知行观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长,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柴文华刘子谦
- 关键词:传统儒家知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