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31002)
- 作品数:22 被引量:328H指数:11
- 相关作者:郑绵平王海雷刘俊英刘喜方马志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矿业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西藏扎布耶湖晚更新世沉积物^(230)Th/^(238)U年代学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本文应用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模式,较成功地测定了藏北高原西南部扎布耶盐湖SZK01孔岩芯中含不等量碳酸盐粘土的230Th/238U年龄,建立了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000m以上湖泊120ka以来连续的同位素年龄标尺,从而为扎布耶盐湖及其周缘地区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研究奠定了时间坐标。根据230Th/238U年龄数据,SZK01孔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68cm/ka。然而不同层段的沉积速率差异较大,变化在20.8~128.8cm/ka,其快慢变化反映了该湖从短命深湖、动荡浅湖、滨湖到盐湖的环境变化,与高分辨率SZK02孔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讨论了测年模式的适应性、样品的U封闭性和应用的优越性,提出开展湖区及周边各类型水体的U、Th同位素化学行为研究和检验沉积物中多源Th对定年的影响将是今后年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马志邦马妮娜张雪飞王宇
-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 我国蒙新地区近40年来湖泊动态变化与气候耦合被引量:19
- 2014年
- 湖泊对气候变化有着敏感的反应,是气候变化的镜子。本文以RS和GIS技术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前后和2010年前后四期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了我国内蒙古和新疆所有湖泊信息,建立了蒙新地区湖泊空间数据库。一方面,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湖泊信息进行了统计和空间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蒙新地区湖泊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前后近40年湖泊的动态变化情况;另一方面,选取了蒙新地区面积大于5 km2的所有湖泊,逐个分析其在四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结果进行分区。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内蒙古东南部和新疆西部的湖泊呈现萎缩的趋势,其余地区则在扩张;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内蒙古东南部湖泊呈现萎缩的趋势,内蒙古北部和新疆全区湖泊呈现扩张的趋势;从2000年前后至2010年前后,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西部的湖泊呈现萎缩的趋势,其余地区湖泊呈现扩张的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蒙新地区4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数据,可知:近40年来,蒙新地区气温持续上升;2000年之前,内蒙古的降雨量呈增加的趋势,2000年之后骤减,而新疆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呈增加的趋势;蒙新地区蒸发量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湖泊的动态变化基本上与气候的变化趋势相吻合。最后,笔者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分析了湖泊变化的影响因素: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
- 闰立娟郑绵平
- 关键词:湖泊遥感气候
- 西藏台错古湖晚第四纪轮藻类及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西藏台错TT-1剖面厚369 cm,为一套碳酸盐粘土和粘土碳酸盐沉积,地层测年为41.4—4.5 ka,含丰富的轮藻化石,分属于11个轮藻植物群,群落所在地层的碳酸盐和钙质含量分别为80%和33%。从老到新(剖面自下而上):①41.4—26.64 ka(369—319 cm),处于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a暖期,湖区气候暖湿,湖泊水深,水体动荡,水中碳酸盐和钙质含量较低(分别为13%—21%和4.4%—6.6%),无轮藻生存。②26.64—20.48 ka(319—284cm),轮藻群落非常繁盛,尤其在25.20—22.45 ka(319—301 cm)时段,水草丛生,水体钙质和有机碳含量较前一时期高,水温较高,生产力旺盛,反映湖区气候仍较暖湿,大致在22 ka时,湖区气候暖湿度和湖水温度已趋向干冷。③20.48—14.60 ka(284—217 cm)轮藻植物群不甚繁盛,湖区气候干冷,湖水温度低,营养元素缺乏,轮藻生产力降低幅度大,全球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气候在湖区呈现。④14.60—10.40 ka(217—125 cm)轮藻植物群重新繁盛起来,但是藏卵器在各时段产量并不衡定,湖区生态环境气候多变,湖水温度时高时低。在13.62—12.35 ka前后,气候较暖湿,湖泊水温较高,营养元素和氧气较充足,轮藻较茂盛。在晚期受全球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影响,生产力减退。⑤10.43—4.5 ka(125—0 cm)湖区气候仍偏暖湿,轮藻群落较繁盛,晚期(6.20—4.5 ka)环境湿度增大,湖泊水温升高,轮藻繁盛状况更好,生产力达剖面第二位。
- 刘俊英王海雷
- 关键词:生态环境晚第四纪
- 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及其矿物组合特征被引量:94
- 2010年
- 青藏高原湖泊的矿化度与其湖泊演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根据取得盐湖数量和卫片解译,本区湖泊矿化度在空间上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西北向南、东南趋向下降,大体上与现代高原年干燥度(年蒸发量/年降水量)呈同步变化。高原盐湖的pH值既与水化学类型有关,又与湖水矿化度有关,即由碳酸盐型→硫酸钠亚型→硫酸镁亚型→氧化物型,其pH值趋于下降,而湖泊的pH值与矿化度大体呈反相关。根据库尔纳可夫—瓦良什科分类法及作者对碳酸盐型的细分,对青藏高原盐湖水化学进行了全面细致划分,从而取得了清晰的规律性认识:本区盐湖水化学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点。不同的盐湖水化学类型,具有不同的专属性,碳酸盐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硼砂(三方硼砂)或硼砂—扎布耶石,以及碱—芒硝组合;硫酸钠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芒硝(无水芒硝)—石盐以及镁硼酸盐(库水硼镁石、柱硼镁石等)—钠硼解石—芒硝;硫酸镁亚型代表性成矿组合为硫酸镁盐(泻利盐、白钠镁矾)—石盐、镁硼酸盐—芒硝、芒硝—软钾镁矾—石盐以及大量石膏;氯化物型代表性成矿组合则为光卤石—水氯镁石—石盐、光卤石—石盐,个别盐湖共生南极石。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各类型盐湖矿物组合基本上具有冷相组合特征,芒硝及与其共生的冷相盐类矿物,可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物。目前已检出青藏高原盐湖水含有59种元素,其中B与Li、Cs、K、Rb有密切共生关系,其含量随湖水矿化度增长大致呈正相关;B、Li、Cs、K、Rb最高正异常落在羌南碳酸盐型带(Ⅰ2)西段—昂拉陵湖区为中心地区;并与本区中新世火山沉积岩系和地热水B、Li、Cs、Rb等高值区并行不悖。以上有力证明B、Li、Cs等特殊元素物质与深部来源有关。据近期大量地球物理和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
- 郑绵平刘喜方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中国盐湖资源与生态环境被引量:41
- 2010年
- 中国盐湖区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现代盐湖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500mm范围内。依据中国盐湖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及物质成分特点,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并简述第四纪以来各区由于古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活动性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盐湖演化特点。由于各区盐湖规模、经济价值和交通技术条件不同,开发利用程度有差异,以吉兰泰盐湖和运城盐湖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较好;以察尔汗为代表的钾盐湖开发规模最大。目前中国盐湖区环境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尤其是地处边远的中小型盐湖,采富弃贫、回收率低和单一矿种开采使大量伴生有用组分贫化等。同时,由于气候环境因素也引起盐湖环境的重大变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北盐湖区,自1987年以来,出现向暖湿转型,湖泊有扩大上升趋势;青藏高原盐湖区则大致从1992年以来,由东往西,相继出现高湖面,显现向暖湿转型;而西北盐湖区仍处于暖干阶段,湖水位下降,盐湖沙化。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建议进一步吸取国内外在盐业综合利用、整体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加强盐湖环境变化观察和监测,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大盐湖产业。
- 郑绵平
- 西藏色卡执湖区更新世晚期以来微体古生物记录的气候演变被引量:8
- 2010年
- 研究了西藏色卡执盐湖一个670cm厚的钻孔SZK剖面中微体古生物包含的古环境信息,探讨湖区近22ka以来环境气候的演变。SZK孔剖面含有丰富的介形类,但分异度较低,计有4属8种。据其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8个组合。根据这些组合及生态特征,结合U系和14C测年,发现色卡执湖区在近22ka以来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气候和环境变动:①22060~15070aB.P.,湖水浅、水温低、气候较冷湿;②15070~12425aB.P.,湖面扩大抬升,水温回升,气候转暖湿;③12425~10010aB.P.,湖面下降,水温低,气候寒冷,其中10600~10010aB.P.期间,气候突然变冷,为全球新仙女木寒冷事件在本区的反应;④10010~7550aB.P.,湖盆水量增加,气候冷湿;⑤7550~6730aB.P.,湖水温度继续回升,气候转暖湿;⑥6730~5760aB.P.,湖面下降,气候趋于干冷;⑦5760~4750aB.P.,湖盆发育晚期、气候干冷。
- 刘俊英王海雷袁鹤然
- 关键词:微体古生物
- 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地区第四纪介形虫及环境变迁的探讨被引量:13
- 2007年
- 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地区发育一套第四纪地层,自下而上有:惊仙组(惊仙冰碛层)、羌塘组、纳赤台沟组、三岔河组、小南川组和热水组。在羌塘组和三岔河组发现丰富的介形虫化石,可明显地划分两个介形虫组合,即:①Ilyocypris-Candona-Leucocythere-Li mnocytherellina组合和②Li mnocythere-Prionocypris-Eucypris-Ilyocypris组合。第1组合的化石包含8属25种,分布于羌塘组,以其中段化石最为丰富,该组合显示了西藏色林湖-班戈湖夏穷错组、青海阿乙亥组、陕西-河南三门组和华北地区泥河湾组早更新世的特征,故含第1组合及所含地层---羌塘组的时代无疑应归属为早更新世,但不排斥其上段上部有延至中更新世的可能。第2组合由9属12种组成,其中有9个现生种,该组合发现于三岔河组上部,显示了青海中-上更新统二郎尖组,西藏色林湖-班戈湖地区上更新统同旧藏布组的特征,故含第2组合及其地层---三河岔组应归属晚更新世,但其中-下部有属中更新世的可能。根据介形虫化石古生态特征和生态组合的变化及沉积特征,羌塘组为河湖相沉积,下段为冲积扇的粗碎屑沉积,中段为湖相细碎屑沉积,上段为扇三角洲粗碎屑沉积。三岔河组的中-下部为辫状河流相的沉积,上部为湖相沉积。青藏高原在整体上升的同时,于早-晚更新世高原的边缘地区受到河流的切割,而在断陷盆地则仍接受沉积。
- 庞其清刘俊英郑绵平赵希涛
- 关键词:第四纪介形虫环境变迁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湖泊地质环境与成盐成藏作用被引量:33
- 2013年
- 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是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湖泊沉积既是地质环境记录器,又是盐类和油气战略资源。但是,以往在高原内部还缺乏连续完整的高分辨率的长达1~2km的湖芯。本项目在柴达木东、西部获取1~2km5支系统的岩芯,取得丰富的高原沉积盆地新纪录。将本轮工作的年代学结果与最新的国际标准相对比,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较精确的磁性地层年代框架。通过柴达木钻孔剖面冷、暖相盐类矿物环境指标研究,从2MaBP开始断续出现冷相矿物至今,柴达木盆地西部共出现31个冷系列,这与国外冰期研究结果相近。通过对钻孔沉积速率和粒度的研究,尝试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几个阶段进行划分。对盆地盐沉积的综合研究,首次发现在盆地中部存在古大气环流的明显界限和成盐突变带。在该线以北,反映冷湿期盐沉积的西风优势区,在该区西侧2Ma出现冷相盐沉积,向东侧渐变至0.72Ma出现冷相盐沉积;而在该分界线以南,0.048Ma才突然出现盐沉积。提出在高山深盆背景下多级盐盆迁聚成钾观点,进一步完善陆相成钾理论。本轮工作还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富钾卤水的新型矿层。
- 郑绵平张雪飞侯献华王海雷李洪普施林峰
- 关键词:冷事件青藏高原隆升
- 西藏阿里地区盐湖浮游生物生态调查被引量:18
- 2007年
- 2006年8-10月对西藏阿里地区21个湖泊的浮游生物作了初步调查,采得44个浮游生物样品和22个水化学样品。经鉴定分析得浮游植物105种(变种),分属5门49属,其中硅藻门19属63种(变种),占总种数的60%;浮游动物14种,分属3门11属,其中亚洲后镖水蚤(Metadiaptomus asiaticus Uljanirs)为西藏首次记录。有螺旋藻、盐藻、西藏拟溞、卤虫等经济种分布的湖泊数分别为8、3、5、12个。浮游生物物种多度随盐度升高而降低,统计分析表明,在0.31-300.71g/L盐度范围内,浮游生物物种多度与盐度存在不显著负相关关系(r2=-0.05,p〉0.05)。文章讨论了西藏拟溞与桡足类之间存在的季节性种群更替现象,以及硅藻在这一现象中可能存在的重要作用。最后对盐湖生物资源特别是西藏拟溞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
- 袁显春郑绵平赵文王海雷
- 关键词:生物调查浮游生物
- 不纯碳酸盐U-Th等时线定年及同位素分馏对年龄的影响
- 应用U系L/R等时线模式测定了用天然碎屑沉积物与已知年龄的纯CaCO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不纯碳酸盐样品的年龄。实验分两个序列进行:其一研究碎屑沉积物化学前处理过程中U、Th同位素的萃取行为及其分馏效应。另一序列用不同浓度...
- 马志邦郑绵平吴中海马尼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