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2092)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杰高丽娇周冰峰董捷安建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小峰熊蜂蜂毒磷脂酶A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主要成分,也是蜂毒的主要过敏原,在熊蜂个体和群体防御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了探究熊蜂A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为材料进行了蜂毒PLA2基因的克隆、鉴定了与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2 272 bp,GenBank登录号为KF214771,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区(CDS)长为543 bp,共编码180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相似分析显示,成熟的小峰熊蜂PLA2(含有136个氨基酸)与其他蜂类PLA2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均包含10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1个保守的Ca^(2+)结合位点和1个酶活性中心。基于PLA2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熊蜂属Bombus与蜜蜂属Apis在不同分支上,属单系群,且蜜蜂属分化较早。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LA2基因在小峰熊蜂各日龄均有表达,且随日龄增长,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日龄时出现峰值,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半定量PCR结果表明,PLA2基因在毒腺、卵巢、中肠中表达量较高,在足、触角、食道腺中表达量较低,在脂肪体、肌肉、神经、气管、复眼、脑中未表达。本研究探明了小峰熊蜂PLA2的基因结构及其表达特性,丰富了熊蜂PLA2的生物学基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熊蜂PLA2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开发蜂毒生物制剂等鉴定了基础。
- 高丽娇黄家兴吴杰
- 关键词:磷脂酶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 蜜蜂蜂毒主要成分与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13年
- 蜜蜂蜂毒(honeybee venom)作为重要的蜂产品之一,其中的很多蛋白在抗炎、抗癌、抗菌、抗辐射和杀虫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蜂毒活性成分分析、作用机理、重要基因克隆和毒蛋白功能等方面进行广泛地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蜜蜂蜂毒主要成分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粒肽和镇静肽等毒蛋白的基因结构、生化特性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蜂毒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高丽娇吴杰
- 关键词:蜜蜂蜂毒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蜂毒肽
- 火红熊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种特异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火红熊蜂Bombus pyrosoma是中国特有的熊蜂资源,在华北地区分布十分丰富,是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重要传粉者。为了探究火红熊蜂的遗传结构及其进化关系,首次开展了该种熊蜂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种特异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分离法从火红熊蜂基因组中筛选微卫星标记,并选取黑熊蜂亚属Melanobombus其他7种熊蜂进行了这些标记的种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探针与磁珠杂交产生的微卫星标记阳性克隆率存在很大差异,TC探针的微卫星阳性克隆率最高为82%;TG探针次之,为28%;AT和GC探针分离未获得微卫星标记克隆。根据获得的阳性克隆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筛选验证,共获得31对熊蜂微卫星序列特异性引物。微卫星标记分析发现,完美型(perfect)18个,占58.1%;非完美型(imperfect)10个,占32.3%;混合完美型(compoundperfect)1个,占3.2%;混合非完美型(compound imperfect)2个,占6.4%。不同探针的微卫星核心序列重复数不同,TC探针和TG探针的微卫星核心序列最高重复数分别为28和15个,最低重复数分别为7和11个。利用所获得的31对微卫星引物对黑熊蜂亚属其他7种熊蜂进行检测,有26对引物可以扩增所测试的7种熊蜂,其他5对引物只能扩增部分熊蜂种类,其中BPM5是火红熊蜂种特异性引物。本研究从火红熊蜂基因组中筛选的微卫星标记,不仅可用于火红熊蜂的遗传结构、分子进化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可进一步用于黑熊蜂亚属其他种群的遗传特性分析。
- 安建东黄家兴董捷周冰峰
- 关键词:熊蜂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磁珠富集引物设计种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