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897)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雷铁池刘小明徐世正佘小光陈俊佑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巴色素异构酶突变对体外培养黑素小体成熟和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多巴色素异构酶(Dct)突变对黑素细胞黑素小体成熟和活性氧基(ROS)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和Fontana—Masson嗜银染色观察小鼠Dct突变slaty黑素细胞和野生型melan—a黑素细胞胞内黑素小体发育及嗜银着色的优黑素颗粒分布;用分光光度计法和蛋白印迹技术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和Dct蛋白表达水平;用二氯荧光素标记法测定两种黑素细胞在3J/cm^2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前后胞内ROS水平的变化。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slaty黑素细胞胞内缺乏成熟的Ⅳ期黑素小体,Fontana—Masson嗜银染色也证实slaty黑素细胞胞质几乎完全缺乏嗜银染阳性的优黑素颗粒。与melan—a黑素细胞相比,slaty黑素细胞的离心团块颜色变浅,但slaty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与melan—a细胞接近。UVA照射前slaty和melan-a细胞胞内的ROS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8.9±0.7和8.9±2.5,但照射后slaty细胞胞内的ROS相对荧光强度急剧增加,与melan—a黑素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0.3比13.6±3.0,P=0.024)。结论Dct突变导致黑素细胞低色素化表型,影响黑素小体的发育成熟和降低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在UVA诱导氧化应激存在时更为明显。
- 万静刘小明雷铁池徐世正
-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突变黑素小体
- 电子自旋共振捕捉技术测定与黑素结合的羟基氯喹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与黑素结合的羟基氯喹(HCQ)对Fenton反应瞬时产生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以阐述抗疟药物的抗炎和抗皮肤光敏感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Fenton反应瞬时产生[·O H],将不同浓度的H4CQ和细菌衍生黑素结合后加入Fenton反应体系,用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捕捉[·OH],用电子自旋共振(ESR)仪记录DMPO-OH特征波谱,通过测量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减少量算出该样品对[·OH]的清除率。结果:细菌衍生黑素在20~100mg/L浓度范围对自由基的清除呈剂量依赖性,在100mg/L浓度时对[·OH]的清除率达92.5%;HCQ对[·OH]的清除呈非剂量依赖性,50μmol/L HCQ呈现出最大的清除率(43.72%);10μmol/LHCQ与黑素结合后对[·OH]清除能力与单纯HCQ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提高与黑素结合的HCQ浓度并不能增加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结论:一定浓度的HCQ与黑素结合可增加皮肤细胞对活性氧基的瞬时清除能力。
- 陈俊佑刘小明史赢雷铁池
- 关键词:黑素羟氯喹抗氧化剂电子自旋共振
- UVA诱导抗Ro/SSA血清注射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敲除小鼠表皮细胞凋亡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抗Ro/SSA血清腹腔注射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敲除小鼠(Dct^-/-)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对慢性UVA照射诱导表皮细胞凋亡的易感性。方法将高滴度人抗Ro/SSA血清间断腹腔注射于Dct^-/-小鼠与野生型C57小鼠,随后给予小鼠慢性UVA照射。每次照射剂量为10J/cm^2,共6次,累计剂量为60J/cm^2。取尾部照射区域皮肤,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经HE染色和TUNEL标记在光镜下分别计数每个视野100个表皮细胞中日晒伤细胞(SBC)数和凋亡细胞数。结果经慢性UVA照射后,抗Ro/SSA血清注射Dct^-/-小鼠SBC数为(14±1.0)/100个表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为(62±2.7)/100个表皮细胞。血清注射C57野生型小鼠SBC数为(7±0.6)/100个表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为(30±1.6)/100个表皮细胞,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注射血清的Dct^-/-小鼠SBC数为(6±0.9)/100个表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为(42±2.5)/100个表皮细胞,与注射血清的Dct^-/-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一定浓度的抗Ro/SSA抗体存在时,表皮黑素细胞Dct基因缺陷能增强慢性UVA诱导的表皮细胞凋亡,可能关系到红斑狼疮患者抗Ro/SSA抗体介导皮肤光敏感性发生。
- 王首帆戴杏雷铁池徐世正
- 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生成、黑素小体转移及其对氧化应激抵抗研究
- 背景通过对酪氨酸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调节,黑素小体转移以及黑素细胞对氧化应激抵抗机制的系列研究,旨在探索色素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新方法。结果:色素生成调节剂作用机制研究:传统的皮肤色素生成抑制剂(或称作皮肤增白剂)是以氢...
- 雷铁池
- 以人羊膜为支架的表皮黑素细胞培养与生物活性鉴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从吸引疱疱顶微小皮片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MC)原代培养,以人羊膜为支架培养MC,观察羊膜对MC黏附、增殖和树突发育的影响.方法 用负压吸疱法分离疱顶微小皮片,多巴染色后对取自同一个体下腹部和前臂屈侧皮片的MC进行计数.皮片经胰酶消化后自基底面轻刮表皮细胞建立原代MC培养,将培养的第2~4代MC接种至新鲜或冻存羊膜上共孵育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C形态和树突发育.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MC对羊膜的黏附.用MTT比色法测定接种在羊膜上的MC存活率.结果 前臂屈侧吸引疱疱顶皮片多巴染色阳性细胞个数为(1543.1±113.3)个/mm2,腹部皮片为(857.4±101.7)个/mm2.在4周内建立MC原代培养至少需要从2个疱顶(面积约25.1 mm2)的前臂皮片获取的表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与单纯接种细胞培养皿的MC比较,接种至新鲜或冻存羊膜上继续培养4、8、12 d的MC形态多为两极,树突细长延伸.HE染色示MC能黏附并均匀分布在羊膜的基底膜层表面.MTT法测定结果示,羊膜对MC的分裂增殖有抑制,但冻存羊膜与新鲜羊膜对MC增殖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前臂屈侧皮肤富含活性MC,是获取吸引疱疱顶微小皮片建立MC原代培养的较好部位.人羊膜支持MC黏附生长和树突发育,有望成为一种能荷载体外培养扩增MC的人源生物支架.
- 佘小光刘小明雷铁池
- 关键词:黑素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白癜风
- Regulation of DHICA-mediated antioxidation by dopachrome tautomerase: Implication for skin photoprotection against UVA radiation
- Dopachrome tautomerase (Dct) is a critical enzyme in the melanogenesis pathway that isomerizes the intermediat...
- Shan JiangXiao-Ming LiuXin DaiQiong ZhouTie-Chi LeiFriedrich BeermannKazumasa WakamatsuShi-Zheng Xu
- 关键词:EUMELANINANTIOXIDATIONPHOTOPROTECTIONSPINRADICALS
- 氧化应激增强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异位表达免疫活性分子
- 2012年
- 目的:比较观察氧化应激状态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MCs)与白癜风非皮损区MCs细胞膜表达CD40,CD80,HLA-DR和ICAM免疫分子水平的变化。方法:自5例健康成年包皮和5例稳定期白癜风下腹部非皮损区分别建立正常人表皮MCs和白癜风MCs的原代培养;将培养第2-3代细胞分别用100 mmol/L过氧化氢(H2O2)作用1 h或1.5 J/cm2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进行氧化应激处理;用二氯荧光素标记法测定两种MCs在H2O2处理和UVA照射前后胞内活性氧基(ROS)水平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0,CD80,HLA-DR和ICAM 4种免疫分子表达水平变化;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两种MCs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白癜风MCs过氧化氢酶活性较正常人表皮MC明显减低(P<0.01)。细胞内ROS水平测定发现H2O2处理和UVA照射均导致白癜风非皮损区MCs细胞内ROS水平急剧增高,与正常人MCs比较ROS的荧光强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除HLA-DR外,UVA照射可诱导白癜风非皮损区MCs高表达CD40,CD80和ICAM1,与未照射组白癜风MCs和UVA照射组正常人MCs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白癜风非皮损区MCs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减低。UVA照射能上调白癜风MCs胞膜异位表达CD40,CD80和ICAM1免疫分子,提示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白癜风MCs可兼有增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样功能。
- 罗龙飞刘小明雷铁池
- 关键词:黑素细胞氧化应激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