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DZF000422)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孙吉刘飞刘亚刚罗薇冉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鸭源
  • 1篇鸭源大肠杆菌
  • 1篇组化法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免疫组化法
  • 1篇免疫组化法检...
  • 1篇法检
  • 1篇分离株
  • 1篇杆菌
  • 1篇感染雏鸭
  • 1篇雏鸭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篇于学辉
  • 1篇冉丹丹
  • 1篇罗薇
  • 1篇刘亚刚
  • 1篇刘飞
  • 1篇孙吉

传媒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法检测鸭源大肠杆菌O_(46)分离株在人工感染鸭体内的动态分布
2014年
为研究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O46分离株感染雏鸭后在其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本实验将E.coli O46分离株经口服、肌注和皮下注射3种途经感染雏鸭,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采集雏鸭15个不同的组织器官制备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利用E.coli O46定型血清对样品中细菌抗原进行定位跟踪检测。结果显示:口服、肌注和皮下注射3种途经接种E.coli O46分离株后,15个不同的组织器官中除气管未检测到细菌抗原外,其余的组织器官均检测到细菌抗原。心脏、肺脏、脾脏、肾脏和肠道是感染的主要靶器官,并且抗原主要存在于其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阳性信号最早出现于心脏。本研究表明鸭源E.coli O46分离株能够在鸭体内广泛的侵嗜增殖并造成鸭急性发病和死亡。
冉丹丹于学辉罗薇刘飞孙吉刘亚刚
关键词:免疫组化感染雏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