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SRF201105)

作品数:6 被引量:128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勤居辉杨建莹姜帅徐建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冬小麦
  • 3篇小麦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作物
  • 2篇黄淮
  • 2篇黄淮海
  • 2篇CO2浓度
  • 1篇蒸腾
  • 1篇蒸腾作用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影响
  • 1篇水肥
  • 1篇水肥条件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水供应
  • 1篇突变
  • 1篇突变特征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勤
  • 4篇居辉
  • 3篇杨建莹
  • 3篇姜帅
  • 2篇居煇
  • 2篇梅旭荣
  • 2篇严昌荣
  • 2篇徐建文
  • 2篇韩雪
  • 1篇王贺然
  • 1篇冯永祥
  • 1篇郝兴宇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50年黄淮海平原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利用黄淮海平原40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近50a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ann-Kendall突变特征统计检验方法,分析黄淮海平原地区年平均最高、平均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黄淮海平原地区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在时间变化上表现为非对称性升高,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倾向率0.174℃/10a(P<0.01),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倾向率0.399℃/10a(P<0.01),年平均最低气温发生突变年份最早(1989年),其次是平均气温(1991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发生突变年份最晚(1993年);(2)年平均最高、平均和最低气温均为2月显著升高的站点最多,冬季最高和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站点最多,冬季增温较明显,平均最高、平均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区域分布不尽相同,但均表现为北部增温幅度高于南部;(3)全区域年平均最高、年平均和最低气温由低到高发生突变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差异,最早发生分别为1981年河北秦皇岛、河南郑州和1974年山东朝阳,最迟发生分别是2002年山东济南、朝阳、河南开封以及江苏盱眙地区,2003年河北廊坊、山东惠民、河南开封和江苏盱眙地区,2003年河北石家庄、唐山和江苏盱眙地区。
杨建莹陈志峰严昌荣居煇梅旭荣梅旭荣刘勤
关键词:气温突变特征黄淮海平原
华北冬小麦降水亏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降水亏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该文基于华北地区1971—1980年和2001—2010年气象数据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研究了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亏缺变化特点,利用构建的敏感度分析模型探讨了降水亏缺量对主要气候要素的敏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华北中部地区全生育期内干旱加重,降水亏缺面积略有增加;播种—返青期内降水亏缺程度自江苏徐州—河南许昌一线往北都有所加剧,返青—拔节期内降水亏缺程度缓解,拔节—抽穗期内降水亏缺程度加重,仅在山西中部太原地区降水略有盈余,抽穗—成熟期内降水亏缺有所缓解;冬小麦拔节—抽穗期降水亏缺量对日照时数高度正向敏感站点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地区和安徽省,其次是风速,对温度和降水的高度正向敏感站点最少。该文为制定灌溉定额,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刘勤梅旭荣严昌荣居煇杨建莹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供应冬小麦
CO_2肥效及水肥条件对作物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CO2是作物光合作用重要底物,其浓度升高对作物产量形成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全面介绍CO2浓度控制及模拟研究方法,具体阐述CO2浓度升高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氮肥和水分条件与CO2肥效的互作关系。本文分析认为,在适宜条件下,CO2浓度升高会提高作物产量,但对作物品质影响以负面为主,仅少数特征指标有正向提高。在大田生产实践中,CO2肥效作用与以往控制气室试验相比,产量提升作用减低。水、肥、土以及作物品种等是限制CO2肥效发挥的重要作用因子。在一定施用范围内,CO2肥效随N肥量增加而提高,但超过限度后,N肥对CO2的增效作用降低,N肥和CO2肥效作用存在最佳互馈机制。CO2肥效作用在低水分土壤环境中发挥程度更高,且CO2浓度升高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于缓解作物干旱胁迫具有积极作用。
姜帅居辉韩雪刘勤
关键词:作物水肥
黄淮海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7
2014年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的干旱特征,基于黄淮海平原34个气象站点的1961—2012年气象数据,使用相对湿润指数探讨分析了近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及4个季节干旱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整个分析期内(1961—2011)冬小麦生长季干旱减轻,但是在近20年干旱有了加重的趋势,且干旱加重的趋势是一种突变现象。(2)黄淮海地区1961年以来,春季、冬季以及冬小麦生长季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频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春、冬两季最为干旱,3个时段整个黄淮海中北部地区都为高频干旱区域,且4个季节及冬小麦生长季干旱程度与干旱频率的区域分布均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3)黄淮海地区的干旱特征对降水、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这3个气候要素的变化最为敏感。
徐建文居辉刘勤杨建莹
关键词:干旱冬小麦气候变化黄淮海
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生理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部门,CO2浓度升高又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CO2作为作物的光合底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明确CO2浓度升高对作物的生理影响是客观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认识粮食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高浓度CO2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包括作物光合作用对短期和长期高CO2浓度的响应;归纳了高浓度CO2对蒸腾作用的影响;总结了高浓度CO2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分析了高浓度CO2对作物呼吸的影响。分析认为,短期CO2浓度升高提高了作物光合作用,但持续性的高CO2浓度对光合的促进作用由于光合适应而有所减弱,CO2浓度升高使气孔开张度减小或关闭,气孔导度下降,作物蒸腾作用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和今后需要深入研究方向。
姜帅居辉刘勤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作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生理
CO_2浓度升高与水分互作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利用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ACE)试验平台,研究了CO2肥效作用与水分条件互作关系,以期明确水分条件对CO2肥效的影响。试验设高CO2浓度(550μmol·mol-1)和正常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1)、高水分条件(75%田间持水量)和低水分条件(55%田间持水量)的交互处理,观测冬小麦叶片光合参数、蒸腾作用、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冬小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同时又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植株生物学产量,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低水分条件下,高浓度CO2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幅高于高水分条件处理,对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以及植株产量的提高幅度也强于高水分条件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分不足对冬小麦的胁迫程度,CO2肥效作用在低水分条件下表现更明显。
姜帅居辉吕小溪郝兴宇冯永祥韩雪王贺然
关键词:CO2浓度土壤水分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