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4177)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孙柏年韦利杰解三平阎德飞肖良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上新世
  • 3篇上新统
  • 3篇古环境
  • 2篇滇西
  • 2篇化石
  • 2篇环境意义
  • 2篇角质
  • 2篇角质层
  • 2篇古环境意义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气孔
  • 1篇油丹
  • 1篇油源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1篇孙柏年
  • 9篇解三平
  • 6篇韦利杰
  • 6篇闫德飞
  • 6篇肖良
  • 4篇阎德飞
  • 2篇丛培允
  • 2篇吴靖宇
  • 1篇石亚军
  • 1篇林志成
  • 1篇戴静
  • 1篇张成君
  • 1篇聂明龙
  • 1篇李娜

传媒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新近纪植物气孔、碳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对滇西腾冲新近纪两种被子植物叶片及其现存对应种的气孔参数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综合分析表明:当时的大气CO2浓度略高于现在水平;化石种的碳同位素分馏值高于现存对应种,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现存对应种;这证明当时的气候条件比当前更为温暖湿润。受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该盆地一方面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增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另一方面受地形地貌影响,沿袭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解三平孙柏年阎德飞丛培允肖良韦利杰
关键词:上新世碳同位素组成古环境
云南腾冲新近纪Carpinus subcordata的叶表皮构造及古气候意义
新近纪时,云南西部为温暖而湿润的热带至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生长着高大落叶阔叶为主的榆树、桦木乔木林,杂以亚热带的植物,为植物化石角质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研究了桦木科鹅耳枥属一种化石植物和一种现生植物的表皮构造特...
戴静孙柏年闫德飞解三平吴靖宇
文献传递
云南腾冲上新统植物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 Merr.表皮微细构造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研究的樟科植物化石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 Merr.)采于云南腾冲上新统芒棒组,它在滇西地区为首次发现。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揭示了其表皮微细构造特征。通过与现生油丹表皮构造和叶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证实了该化石归属的正确性。现生Alseodaphne hainanensis Merr.分布范围的缩小显示滇西从上新世—现代气候逐渐变冷,上新世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化石Alseodaphne hainanensis Merr.地理分布区的扩大和地质时代的延伸,为植物的发展演化和推论古气候提供了宝贵材料。
韦利杰孙柏年解三平闫德飞肖良
关键词:表皮构造上新世
甘肃侏罗纪植物化石Ginkgo huttonii角质层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对甘肃民和盆地侏罗纪植物化石Ginkgohuttonii(Sternb.)Heer的角质层与现生银杏Ginkgobiloba的角质层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有机物特征符合石油形成中沥青的演化特点。通过有机物组分含量分析,它们相当于中国中、新生代油源岩有机质类型中的腐泥型—腐殖腐泥型。对烃组分三角图进行投点,落入II型干酪根范围内。通过有机质中的一些指标分析,发现Ginkgohuttonii的角质层处于低成熟阶段,与煤中显微组分角质体的成烃模式基本一致。另外,角质层的可溶有机质分布特征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对陆相高蜡原油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证明高等植物对蜡质有贡献。当前研究及古植物学资料表明,银杏是一种有利于煤成油的植物。
石亚军孙柏年张成君阎德飞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植物化石角质层侏罗纪成烃模式油源岩
云南腾冲上新世Nothaphoebe cavaleviei Yang表皮构造研究
云南省地域辽阔,不仅现代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复杂,而且也是新生代化石植物保存良好的地区之一。中国新近纪以来的沉积物多为未成岩或半成岩状态,保存的植物化石(主要指被子植物)以印痕化石为多,压型化石较少,往往无法分析它的角...
韦利杰孙柏年解三平闫德飞肖良
文献传递
云南腾冲发现新近纪植物分散角质层
分散角质层是指那些已脱离母体植物或在石化前遭受长距离搬运而破碎星散保存在岩石中的角质层碎片。保存有表皮构造的植物叶片角质层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重要界面,它记录了较长期环境变化的信息。可通过浸泡方法获得大量的分散角质层,进...
闫德飞孙柏年解三平熊伟肖良韦利杰
文献传递
精确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的气孔方法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CO2浓度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维护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精确重建古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尤为重要。在众多研究古大气CO2浓度的方法中,化石植物叶片气孔方法已被证明是一种比较精确和理想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气孔方法恢复古大气CO2浓度的概念、方法以及最新应用,用气孔比率法恢复了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的大气CO2浓度变化。其趋势为:从早侏罗世普林斯巴赫期—中侏罗世阿林期—巴柔期,大气CO2浓度先是下降,而后持续上升,整个时期的大气CO2浓度在1000—1500ppmv之间,这种趋势与Berner的碳平衡模型基本一致,并指出恢复的古大气CO2浓度低于碳平衡模型值可能是由于海拔引起的。最后提出了几个方面的研究前景。
解三平阎德飞韦利杰丛培允孙柏年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中侏罗世叶片气孔化石植物早侏罗世模型基
云南保山上新统黄背栎Quercus pannosa Hand.Mazz.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0
2006年
在滇西保山上新统首次发现了黄背栎(Quercuspannosa)压型化石,并分析了角质层构造。其特征主要为: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垂周壁微弯曲,脉络为网格状,无毛基;下表皮具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垂周壁微弯曲,脉络为五边形的网格状,具毛基,毛的根部由多细胞组成,毛基部的细胞特化成辐射状。利用现存最近亲缘种(NLRspecies)原理,并比较化石和现生Q.pannosa角质层特征,推断上新世Q.pannosa在羊邑生长的古环境比现生Q.pannosa生存的冷湿气候相对干旱,且化石Q.pannosa为近原地埋藏。
肖良孙柏年阎德飞解三平韦利杰
关键词:上新世古环境滇西
云南腾冲上新世西桦(Betula anoides Buch.-Ham)角质层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在滇西腾冲地区上新统芒棒组硅藻土层中首次发现了保存良好的西桦(Betula anoides Buch.-Ham)叶片压型化石,仔细分析了其分析了角质层构造,并且将它与与化石产地附近2km 的现生西桦叶片角质层做了对比研究...
林志成孙柏年闫德飞解三平吴靖宇
文献传递
新疆焉耆盆地三叠—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处于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之间,是在前中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小型盆地,目前已在侏罗系获得工业油气流,层序地层学研究对指导该区油气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焉耆盆地的三叠...
聂明龙孙柏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