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11B090400613)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蔡卓平朱红惠段舜山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海洋微藻对重金属镉胁迫的抗氧化应激适应性被引量:9
- 2012年
- 近海海域重金属镉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灾难。镉对有机体的氧化应激胁迫是引发有机体毒害效应的关键原因。海洋微藻是海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研究其抵抗镉氧化应激毒害的过程和机理对海洋生态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海洋微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耐受重金属镉毒害的生长适应性反应,抵抗镉氧化应激胁迫是海洋微藻减轻或消除镉毒害的关键所在。文章概述当前近海重金属镉的污染现状,归纳重金属镉对海洋微藻的氧化应激毒害效应,提出海洋微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应激适应性,简介几种典型的抗氧化应激酶类与非酶类物质,最后指出该领域的关键问题并进行展望。
- 蔡卓平段舜山朱红惠
- 关键词:海洋微藻镉抗氧化应激适应性
- “污水-微藻-能源”串联技术新进展被引量:18
- 2012年
- 水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微藻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功能和突出的优点,是开展污水净化和生物质能源生产的不二选择。文章在简介微藻清除水体氮磷的特点、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微藻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油脂积累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藻为中介以实现污水氮磷去除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的串联技术体系。该"污水-微藻-能源"串联技术体系从微藻自身的生理生态特色出发,将其在污水净化与生物质能源生产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污水中索要营养物质供微藻生长需要,以低成本、高效开发利用微藻生物质能源,为共同协调解决水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通过探讨"污水-微藻-能源"串联技术体系的核心理念与开发基础,指出串联技术体系必须重视优质微藻品种的选育、光合生物反应器优化、耦合系统的完善以及高附加值胞内物质后续开发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文章最后展望其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污水-微藻-能源"串联技术体系的开发应用,有望缓解当前社会面临的水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双层压力,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蔡卓平段舜山朱红惠
- 关键词:污水微藻生物质能源
- 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设置氮质量浓度和硅质量浓度双因子试验,探讨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及对藻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氮质量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不论是在低硅质量浓度,还是高硅质量浓度下,与高氮处理相比较,缺氮处理下藻细胞不能存活,低氮处理下藻细胞生长受严重抑制。试验结束时,低硅质量浓度下缺氮、低氮和高氮处理的藻细胞密度分别为0、5.0×105个/mL和7.37×106个/mL。硅质量浓度同样对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产生显著性影响,高硅质量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低硅质量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的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但试验后期,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5)。
- 蔡卓平段舜山朱红惠
- 关键词:氮硅三角褐指藻
- 三角褐指藻在多波长下藻液吸光度与细胞密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具潜在药用价值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在不同波长下,其藻液吸光度与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后期的三角褐指藻藻液进行梯度稀释,利用显微镜观测微藻细胞密度,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藻液在8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分析各波长下微藻细胞密度与吸光度的相关性。结果 6个稀释梯度下的细胞密度分别为923×104、453×104、207×104、94×104、47×104、22×104个/mL;不同波长下藻液吸光度有差别。8个波长下,细胞密度与吸光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在680、663、420和450 nm波长处相关系数r值较大,分别为0.999 0、0.998 1、0.997 2和0.996 3。结论利用吸光度法检测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是一种快速、简便、可行的方法;本试验条件下,在680、663、420和450 nm波长处测定三角褐指藻藻液的吸光度较为适宜。
- 蔡卓平段舜山朱红惠
-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波长吸光度细胞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