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04)
-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5
- 相关作者:何萍李维武李尧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冯契“智慧说”的心性论和人格观看中国哲学的变革之路被引量:5
- 2014年
- 冯契"智慧说"中的心性论和人格观,是他在人性论研究中富有原创性的思想。在心性论中,冯契以广义的认识论为研究范式,反思中国哲学史上心性论的缺陷,建构起人性的自愿原则,从而更新了中国哲学的心性论;在人格观中,冯契转而以价值哲学为研究范式,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文本,总结了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中有关人格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以"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为核心的人格观。他的这一哲学探索,展示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研究范式,给予了我们思考中国哲学变革之路的许多启示。启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启示之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出发点;启示之三:文化哲学是价值哲学研究的未来前景。
- 何萍李维武
- 关键词:智慧说人性人格哲学研究范式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及其启示被引量:10
- 2014年
- 1915—1924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价值观重建时期。一些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价值观,如"科学"、"民主"、"平等"、"社会主义"等,正是通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筛选、倡导、论争、深化,而确立起来并深入人心的。中国价值观重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能够得以实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新文化运动领导者自觉而积极地倡导新价值观;(2)新文化运动注重从中国文化现代传统中筛选新价值观;(3)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思潮的激荡推动新价值观的确立;(4)新文化运动自身的转进促成新价值观的深化。回顾和总结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价值观重建,不仅对于20世纪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在21世纪重新建构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 李维武
-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价值观民主
-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被引量:2
- 2019年
- 在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中,五四运动是关键的变革运动之一,中国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与十月革命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与十月革命的先进示范直接相关,同时经过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思想的变革,中国社会开始了更加深入的反帝反封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本文则是基于全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以及五四运动对探索中国道路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 李尧史皎
-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
- 当代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及其建构被引量:4
- 2016年
-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在两种语境下展开的:一种是意识形态的语境;一种是思想史的语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在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方面经历了从强意识形态语境到弱意识形态语境的转化,目前正处在突破意识形态语境、建构思想史语境的阶段。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建构研究第二国际的思想史语境必须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分析第二国际的理论论争,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揭示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西欧特色和时代特征,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转变的内在机制;一个是在学术思想创造的层面上思考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和在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方面的理论贡献,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视角。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证明: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语境,不仅使我们能够对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使我们能够破解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争的难题。正是后一方面,展示了在思想史的层面上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深广意义。
- 何萍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四运动前,他通过创办《新青年》,提倡新思想、新文化,为中国人树立了"科学"、"民主"的新价值观;五四运动后,他走向马克思主义,既对"科学"、"民主"的价值内涵给予了拓展和深化,又对"社会主义"的新价值观予以了凸显和高扬。但这种变化之中又蕴含着前后相继的连续性:从五四运动前到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价值观一直都保持了启蒙的性质;只是五四运动后的启蒙性质,包含了对五四运动前启蒙性质的反思与扬弃,得到了一种深化。
- 李维武
- 关键词: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
- 从中西哲学比较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被引量:1
- 2014年
- 张岱年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是一部以"中国哲学问题史"的形式来阐发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的代表作,并鲜明地显现了他的学术性格:立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来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并进而于其中发现在中国思想世界引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生长点。他的这一工作主要围绕四个相关联的问题而展开:(一)中西哲学比较何以可能?(二)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呈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三)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昭显中国传统哲学的精义?(四)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揭示中国新哲学的生长点?
- 李维武
-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中西哲学比较
- 关于“主义”的历史性选择——以毛泽东在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的发言为中心
- 2014年
- 毛泽东在1921年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列举了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五种方法——社会政策、社会民主主义、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的主义)、无政府主义,分别予以评论,得出了选择"列宁的主义"的结论。以毛泽东的这一发言为中心,对他关于"主义"的选择进行具体的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结论的得出,不能简单归结为激进理想主义心态,也不能简单归结为他的务实性格和民粹主义,而是他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面对当时中国思想世界的诸多"主义",进行反复的思想探索,经历严肃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比较,与国内外的新民学会会员开展多方面讨论的结果。
- 李维武
-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政策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
- 罗莎·卢森堡对《资本论》第二卷的阅读--一种方法论的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罗莎·卢森堡在《资本积累论》中联系帝国主义经济现象,对马克思未发表的《资本论》第二卷手稿进行了文献学的阅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以货币需求为主题、以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相互依存关系为基本结构的资本积累图式。1924年,布哈林出版了《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一书,对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图式进行了系统地批评。布哈林的批评虽然没有驳倒罗莎·卢森堡,却提出了《资本论》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是用同一性的思维方式去阅读,把《资本论》各卷的问题视为同一的,还是用差异性的方法阅读,揭示《资本论》各卷次问题的不同?是用《资本论》第一卷的公式来解答《资本论》各卷的问题,还是从《资本论》第二卷或第三卷的视角切入《资本论》各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人类历史和思想史的变革中生发出来的,因而只有在思想史的语境中、在文本与现实的张力中,才能做出科学而正确的解答。
- 何萍
- 关键词:罗莎·卢森堡政治经济学资本积累理论
- 冯契哲学的双重身份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被引量:2
- 2016年
- 冯契先生是一位同时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双重身份的哲学家。由于这一身份,冯契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领域作出了卓著的理论贡献。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以一般性与个别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为方法,阐发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和形式,彰显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独特风貌;其二,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进程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揭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从而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中国历史变革和思想变革的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当然,它也必然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革而生长出新的哲学形态。冯契先生的这一成果是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对于我们重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健康持久发展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 何萍
- 关键词:智慧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史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新的探路人——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十周年
- 2014年
-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高清海先生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为主线,以批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为起点,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进而提出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具体的人"的观念和以人和人的活动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念。这种围绕着实践概念而展开的多层面、多方面的哲学研究,从逻辑行程上看,是从现实的具体的实践出发,进到对实践的思维抽象,再上升到逻辑的具体层次上再现以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的总体,揭示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内在机制;从历史的行程上看,充分地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自我革新的思想历程。在这一思想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先生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留下了自己的思想足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高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新的探路人。
- 何萍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