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1-C-19)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天渊吴翠荣黄咏梅李彦青李慧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甘薯
  • 3篇性状
  • 3篇种质
  • 2篇氮磷钾
  • 2篇形态性状
  • 2篇选育
  • 2篇玉米
  • 2篇栽培
  • 2篇套作
  • 2篇种质资源
  • 2篇磷钾
  • 2篇甘薯品种
  • 2篇甘薯种
  • 2篇甘薯种质资源
  • 1篇氮磷钾肥
  • 1篇氮磷钾肥料
  • 1篇淀粉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施肥

机构

  • 8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1篇李慧峰
  • 11篇李彦青
  • 11篇黄咏梅
  • 11篇吴翠荣
  • 11篇陈天渊
  • 7篇滑金锋
  • 6篇卢森权
  • 1篇陈雄庭
  • 1篇覃嘉明
  • 1篇范继征
  • 1篇张玉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种子
  • 2篇广西农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1年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广西试点报告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甘薯新品种(特别是高淀粉型新品种),为提高广西甘薯良种覆盖率、推动甘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品种支撑.[方法]2010~2011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广西试点对9个甘薯新品种进行试验,测定甘薯鲜重、干重、品质等.[结果]9个参试品种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3个,依次为泉薯10号、金薯2号和福薯21,其中泉薯10号产量名列第一(41006.3 kg/ha),比对照增产60.4%;干薯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6个,依次是金薯2号、泉薯10号、桂粉3号、莆薯16号、广薯205、龙薯14,其中金薯2号产量最高(9797.8 kg/ha),比对照增产45.3%.莆薯16号的干物率最高,为34.85%;桂粉3号的熟食味最好,评分为87.5分.[结论]高淀粉品种桂粉3号、广薯205、龙薯14及其他类型品种泉薯10号、金薯2号和福薯21等综合表现较好,适于在广西全区或部分地区种植.
吴翠荣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李慧峰卢森权覃嘉明
关键词:甘薯国家区试抗病性
基于形态性状的甘薯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选取15%的总体取样比例,采用2种分组方法、3种组内取样量比例和2种组内个体选择方法,分析了476份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的18个农艺性状数据,构建出13个甘薯初级核心种质样本。为确定这些样本的代表性,分别与总体进行了5个指标的比较,包括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极差符合率。结果表明,按资源类型分组优于按来源地分组;组内取样量以对数法代表性最好,简单比例法的代表性其次,平方根法最差;在个体选择中,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优于随机法。因此,按资源类型分组,再按对数比例法确定组内取样量,通过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选择个体是甘薯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策略。
李慧峰陈天渊黄咏梅吴翠荣李彦青卢森权陈雄庭
关键词:甘薯核心种质
密度及氮磷钾对高产粮用和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加快高产粮用和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推广应用,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采用4因子(1/2实施)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桂粉2号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32685.60 kg/hm2,以上优化方案为密度53835.00~55515.00株/hm2、纯氮用量116.85~125.10 kg/hm2、P2O5用量59.85~64.35 kg/hm2、K2O用量156.60~173.40 kg/hm2。不同的密度肥料组合与甘薯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依据建立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明确了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为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天渊李慧峰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卢森权马琳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施肥量
甜糯玉米与甘薯套作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甜糯玉米/甘薯套作的最佳模式,以探索最适宜广西本地的甘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单作甘薯产量均高于套作的甘薯产量,桂薯131提高套作玉米产量5.06%。广87品种无论套作还是单作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品种。
张玉吴翠荣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李慧峰滑金锋
关键词:甘薯玉米套作
甘薯田不同除草剂防效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选用96%金都尔乳油、90%禾耐斯乳油、33%施田补乳油和25%宝成水分散粒剂4种不同除草剂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以及对甘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杂草防除效果最优,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了87%以上,且藤蔓鲜重和鲜薯产量均比空白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54.02%和29.32%,干物率和商品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杂草防效及对甘薯地上部藤蔓、鲜薯产量、干物率和商品率的影响综合考虑,使用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在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李慧峰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滑金锋陈天渊
关键词:甘薯除草剂防效
甘薯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对广西保存的476份国内外不同甘薯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7个形态性状在不同甘薯种质材料间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0.14%,平均多样性指数达到了0.6012;来源于广西的甘薯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其平均多样性指数比整个群体平均值高88.24%;从国内三大薯区和国外甘薯种质资源群体划分来看,国外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应更好地保护和加以利用;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2.41%,它们代表了全部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可为甘薯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李慧峰陈天渊黄咏梅吴翠荣李彦青滑金锋范继征
关键词:甘薯种质资源形态性状
甘薯‘桂粉3号’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对甘薯‘桂粉3号’开展"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甘薯农艺性状以及鲜薯产量的影响,探索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大中薯鲜重影响较大,对分枝数、干物率和淀粉率影响较小。在各施肥处理中,处理6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52.44%,处理8的产投比最高,为127.48。在试验地力条件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N 101.21 kg/hm^2、P(P2O5)67.22kg/hm^2、K(K2O)213.09 kg/hm^2,可获35 104 kg/hm^2的鲜薯产量。
李慧峰陈天渊黄咏梅滑金锋吴翠荣李彦青
关键词:甘薯氮磷钾肥料效应农艺性状
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形态标记聚类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从形态标记水平了解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消除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为甘薯种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择33项性状指标作为形态鉴定参数,对收集的136个地方甘薯种质资源进行性状测量及鉴定,利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36份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可被分为4类:第Ⅰ类包括7份材料,第Ⅱ类包括2份材料,第Ⅲ类包括60份材料,第Ⅳ类包括67份材料,其中包括24对同物异名和3对同名异物的材料。【结论】广西地方甘薯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选择与甘薯特征特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标记作为鉴定参数对甘薯种质资源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和筛选是可行的。
李慧峰黄咏梅吴翠荣李彦青陈天渊卢森权
关键词:甘薯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浅谈罗城红薯产业发展瓶颈与破解途径被引量:1
2014年
红薯为重要可再生能源作物,为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分析广西罗城县淀粉红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影响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解决措施。
吴翠荣黄础平何仁刚
关键词:红薯产业
广西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研究初报
2013年
研究适合广西主栽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条件。以广西主栽甘薯品种长蔓基因型桂粉2号(高淀粉)和短蔓基因型桂薯131(食用紫薯)为材料,用茎尖离体诱导培养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消毒时间及复合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茎尖存活率、分化率、成苗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粉2号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茎尖存活率为76.0%;桂薯131的最佳消毒时间为4 min,茎尖存活率为74.8%。桂粉2号的最佳培养基为固体MS+6-BA 2.0 mg/L+NAA 0.1 mg/L,其茎尖分化率为85.29%,成苗率为64.71%,移栽成活率为90.91%;桂薯131的适宜培养基为固体MS+6-BA 1.5 mg/L+NAA 0.1mg/L,其茎尖分化率为80.95%,成苗率为80.95%,移栽成活率100.00%。筛选出的培养基可用于桂粉2号及桂薯131规模化甘薯无毒苗生产。
吴翠荣李彦青黄咏梅李慧峰陈天渊卢森权
关键词:甘薯激素培养基茎尖培养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