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81)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6
相关作者:许文年刘大翔夏振尧陈毅吴彬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植被
  • 6篇植被混凝土
  • 6篇土壤
  • 6篇混凝土
  • 5篇边坡
  • 3篇酶活性
  • 3篇肥力
  • 2篇电站
  • 2篇冻融
  • 2篇冻融循环
  • 2篇对植
  • 2篇植物纤维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纤维
  • 2篇向家坝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凋落

机构

  • 15篇三峡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电...
  • 1篇安琪酵母股份...

作者

  • 14篇许文年
  • 7篇刘大翔
  • 6篇夏振尧
  • 3篇陈毅
  • 3篇吴彬
  • 3篇薛海龙
  • 2篇梁永哲
  • 2篇胡欢
  • 2篇周明涛
  • 2篇赵自超
  • 1篇赵冰琴
  • 1篇李铭怡
  • 1篇丁瑜
  • 1篇杨平
  • 1篇贾国梅
  • 1篇张宝林
  • 1篇杨可
  • 1篇杨悦舒
  • 1篇胡文静
  • 1篇赵娟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护坡生境基材土壤肥力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基材土壤肥力,为进一步改进生境基材性能、完善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湖北省宜昌市选择清江水布垭电站公路边坡(S样地)、高坝洲电站进厂公路边坡(G样地)和三峡大学图书馆后边坡(T样地)等3个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边坡,采用系统布点法,在坡面5~10 cm深度处取环刀样,对生境基材多年份(2007-2012年)土壤主要肥力因子进行定量测定,并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肥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S样地由13.34 g/kg增加至32.89 g/kg,G样地由14.78 g/kg增加至35.02 g/kg,T样地在5.65~22.87 g/kg缓慢、波动增长;土壤全氮含量S样地0.12~2.27 g/kg,G样地0.13~1.64 g/kg,T样地0.08~0.84 g/kg;速效氮含量S样地23.94~170.87 mg/kg,G样地31.70~237.51 mg/kg,T样地20.88~122.28 mg/kg;全磷变化范围S样地2.30~2.66 g/kg,G样地1.64~2.06 g/kg,T样地1.63~2.18 g/kg;速效磷S样地2007、2009年异常丰富,均在300 mg/kg以上,其余年度为36.23~154.29mg/kg,G、T样地变化规律与S样地类似;速效钾G样地波动范围在59.87~207.03mg/kg,S样地、T样地波动幅度较小且总体处于丰富水平。各样地综合肥力指数随着监测时间的推移,总体是逐渐减小趋于稳定,综合肥力指数S样地3.14~2.69,G样地3.25~2.73,T样地3.47~2.74。总体上各样地综合肥力水平呈现先增长后稳定的发展趋势,肥力综合等级处于中等向上水平。
丁瑜胡文静夏振尧李博姚小月许文年
关键词:边坡土壤肥力T-S模糊神经网络
外掺植物纤维对冻融作用下植被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外掺2种植物纤维对冻融作用下植被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为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相关标准(GB/T50082-2009)中的慢冻法,采用2因素3水平全面交叉试验开展研究。[结果]未掺植物纤维的植被混凝土,冻融后黏聚力显著减小,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掺入植物纤维可使经受5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植被混凝土的内摩擦角平均增加5°左右,并且随植物纤维掺量的增加,内摩擦角变化无明显规律,黏聚力则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纤维加筋对黏聚力的贡献存在临界掺量。棕纤维掺量对黏聚力的影响比黄麻纤维掺量更为敏感。[结论]外掺植物纤维可有效改善植被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棕纤维和黄麻纤维的建议掺入比为0.6%和0.6%,具备推广应用前景。
梁永哲陈毅刘大翔许文年姚小月
关键词:植被混凝土植物纤维冻融循环黏聚力内摩擦角
向家坝生态恢复边坡土壤有机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向家坝工程扰动区5种不同边坡生态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磷形态分布和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向家坝工程扰动区不同修复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磷为359.9-2 188.4 mg/kg;活性、中等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的含量最高的为植被混凝土样地,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最高的是客土喷播样地;4种有机磷组分中,中等活性有机磷所占的比重最大,4种人工恢复样地的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边坡;有机肥(物)的添加能提高活性、中等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的含量;5种样地的3种磷酸酶活性均以植被混凝土样地最高,天然次生林样地最低;植被混凝土样地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其他4种样地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强;磷酸酶的活性受有机磷含量的影响,有机磷含量越高,3种磷酸酶的活性越强,因此增加基材中有机磷肥的含量可以诱导磷酸酶的产生,提高土壤的有效磷含量。
牛鹏辉夏振尧梁永哲吴彬许文年
关键词:边坡生态恢复有机磷磷酸酶向家坝
几种聚合材料包膜尿素的研制及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尿素养分释放特性,以有机物质(淀粉A/聚乙烯醇V)为基底材料,无机非金属矿物(硅藻土G/膨润土P/沸石粉F)为改性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并包膜尿素,测定了包膜尿素的成粒率及抗压强度,采用水中溶出率法与土壤培养法探讨了包膜肥料养分的释放规律,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各粒径颗粒成粒率差异显著,3种包膜尿素中粒径3~4 mm颗粒成粒效果最好,均在60%左右,成粒效果及抗压强度均表现为AVGU>AVPU>AVFU,说明粘结性能表现为AVG>AVP>AVF。包膜肥料在水、土两介质中的养分释放率与释放期均有所不同,AVFU在水中的初期溶出率高达30%,7 d累积释放率高达75.02%,释放期仅约为11 d;AVGU与AVPU氮素释放缓释性能显著,其初期溶出率仅为12%~15%,7 d累积释放率为42.24%~58.36%,释放期约为36~44 d;而在相同培养时间内土壤中养分溶出率仅为水中的26%~57%,但释放期增长到了42~112 d。在聚乙烯醇-淀粉聚合物的基础上添加改性剂能够对膜材料的耐水性能以及缓释效果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膜材料的吸水特性很好地保证肥料养分的缓慢释放,更好地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薛海龙许文年刘大翔夏振尧
关键词:包膜尿素抗压强度养分释放
含碎石土壤酶活性对植被建植模式的响应
2017年
以含碎石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建植模式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大类14种建植模式中,除了单植草本A2模式外,其余13种建植模式的土壤容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中单植灌木模式下容重增大幅度最为明显;土壤含水率变化均明显;总孔隙度在三大类14种建植模式中出现降低现象,其中单植灌木模式下降低幅度明显且最大,草灌混植模式次之,单植草本模式没有明显变化;p H值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建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0~10 cm土层高于10~20 cm土层;不同建植模式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蔗糖酶活性差异最为显著,在B1模式(多花木兰栽植密度20%)下酶活性最高,A6模式(狗牙根栽植密度为100%)下最低,C模式(狗牙根多花木兰混植)下较为稳定;磷酸酶活性在C3模式(狗牙根栽植密度60%+多花木兰栽植密度40%)下最高;脲酶活性变化范围较小,且在整个土壤剖面中受建植模式影响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三大类建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间也存在着一定相关性。
薛海龙许文年刘大翔
关键词:酶活性
活化菌剂施用量对基材肥力及狗牙根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促进贫瘠土地区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工程的持续性,利用大渡河流域双江口水电站工区种植土制备植被混凝土,研究了活化菌剂施用量对植被混凝土肥力、植物生物量与养分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菌剂的施用使基材p H值降低,对植物生长有正面影响;活化菌剂施用量的增加,不同程度提高了基材单个肥力因子水平,有效降低了综合肥力指数;植物生物量与养分农学效率则随活化菌剂施用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当施用量为基材质量的6%—9%时达到峰值。综合考虑基材肥力与植物生长状况,推荐植被混凝土中活化菌剂施用量为6%—9%。
杜祥运刘大翔许文年夏振尧姚小月孙雷
关键词:植被混凝土施用量肥力植物生物量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O_(2) fluxes in a Cynodon-dominated riparia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TGR),China被引量:1
2018年
Aims Riparian eco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verall ecosystem function,includ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at both landscape and global scales.Yet 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CO_(2) in riparian areas where flooding is a unique disturbance to carbon cycling.Methods At multiple locations across riparian zones(RZ)with different water submergences in Xiangxi Bay(XXB),we studie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O_(2) exchange between this Cynodon-dominated community and the atmosphere for 2 years by using static chambers.Important Findings We found that the seasonal changes in CO_(2) fluxes were apparent and dependent on the biophysical environment.In the beginning of spring,low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in lightly flooded zones(LFZ)resulted in a positive 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indicating a net CO_(2) source.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more species and vegetation abundance appeared,and the increased GPP turned the LFZ from a net CO_(2) source into a sink.This transi-tion seemed predominantly controlled by the physiological growth of vegetation.The mean NEEs,REs and the light-use efficiency(α)of the vegetation at HFZ and MFZ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t LFZ and UFZ.Yet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of NEE and RE at MFZ and HFZ were lower than those at LFZ and UFZ.Submergence promoted the emission and uptake of CO_(2) to the atmosphere.Elongated submergence reduc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lower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RZ,further lower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CO_(2) exchange.
Wenli ZhangJiquan ChenJu LiuFangqing ChenQuanfa ZhangZutao OuyangChangliang ShaoYi FanWennian Xu
关键词:RIPARIANSUBMERGENCE
植被混凝土基材微生物活性对不同水泥含量的响应被引量:6
2014年
以常用护坡草本生长下的植被混凝土基材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做为因子,对样地土壤生物活性指数(SBAI)做了综合计算,研究了不同水泥含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的添加会降低基材生物活性,低水泥浓度样地土壤生物活性指数相对较高;相同水泥含量梯度下,对照样地比狗牙根样地、紫花苜蓿样地的土壤生物活性指数低。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生物的活性水平。
吴彬夏振尧赵娟杨悦舒李铭怡许文年
关键词:水泥含量
不同林龄柑橘园碳氮磷分配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选取了邻近的3种林龄(10、20和30年)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凋落物和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碳氮磷化学生态计量特征,了解三峡库区柑橘园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碳氮磷含量均表现为凋落物<土壤。林龄对凋落物碳氮含量、凋落物C/N、土壤C/N和土壤C/P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凋落物磷、土壤碳氮磷、凋落物C/P和N/P以及土壤N/P影响显著。随着柑橘林龄的增大,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土壤N/P逐渐提高,而凋落物磷随着柑橘林龄的增大呈现出先提高,20年达到最大值,其后又降低的趋势,凋落物C/P和N/P呈现降低的趋势。
杨好运贾国梅杜祥运张宝林许文年
关键词:凋落物RETICULATA
植物纤维加筋对植被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修复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工区受损陆地边坡,通过对植被混凝土掺入不同质量配比的棕纤维和黄麻纤维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相对质量损失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质量损失率随着掺入纤维质量比的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棕纤维和黄麻纤维的质量配比分别为0.6%和0.9%时,损失均最小;同时对植被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质量损失率的计算结果分别对两种纤维做敏感性分析,表明棕纤维的敏感性高于黄麻纤维。
陈毅梁永哲刘大翔许文年
关键词:植物纤维冻融循环植被混凝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