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67)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郭桥孔漫春王克喜焦肃东曾昭式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研究论纲
- 2016年
-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学问,发轫于先秦,秦汉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名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关于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是古代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探讨和总结。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建立在对"名学""辩学""名辩学"等相关概念的重新思考基础之上。围绕着这种思考,出现了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探索路径。通过探讨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以期对本领域研究有所启示。
- 郭桥孔漫春
- 关键词:名辩学逻辑史
- 绝学相期待发越 躬身因明苦耕耘——与沈剑英先生关于因明研究的笔谈
- 2018年
- 玄奘把印度新因明传入中国,标志着汉传因明迎来新的阶段,唐代成为汉传因明研究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近现代是汉传因明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僧俗共同研习因明,因明的影响范围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沈剑英和其他众多学者一起,把中国的因明研究引向深入。沈著《因明学研究》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介绍因明的专著。拓宽因明研究的范围也是沈剑英先生着力之所在。熊十力、沈剑英等关于阅读因明典籍的论述,成为研习因明的津梁。
- 郭桥
- 关键词:汉传因明
- 立破之间——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说理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辩学发展史上一个典型论题。《公孙龙子》一书中的《白马论》保存有关于该论题的详细论证。这些论证,既包括立足于"名"的层面进行分析,也包括在"辞""说""辩"层面予以讨论。汉代学者司马谈关于名家思维具有"专决于名"之特点的断定,至少就公孙龙的白马论而言存在以偏概全之嫌。公孙龙在《白马论》中对"白马非马"的论证,具有诉诸对话、名墨兼通、重视而不囿于"名"之分析的特点。立足于《白马论》的文本世界对"白马非马"的说理展开分析,这一研究在整体上接续了近代以来"由内视内""据中释中"的传统文化研究路径。这一研究的开展,事先不预设任何理论,不选取《名实论》《指物论》或者《坚白论》等。《公孙龙子》中《白马论》之外的其他篇目作为特定观测点,而是紧紧围绕《白马论》一文中有关对话的展开予以考察。进而,这一研究取向和近代以来学术界盛行的"据西释中"之传统典籍研究模式相比,可谓更加容易"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 郭桥
- 关键词:白马非马公孙龙说理方法
- 大学逻辑教育中的中国名辩学被引量:1
- 2015年
-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名、辞、说、辩的理论总结,大致对应于西方的逻辑、印度的因明。我国当代大学逻辑教育的主体内容是西方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名辩学的有关内容成为讲述西方逻辑的辅助工具。中国名辩的教学应该成为新时期大学逻辑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内容的讲授,有利于受教育者在思维方法层面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悟中西文化在认知世界、阐述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 郭桥
- 关键词:逻辑教育西方逻辑名辩学教学重建
- 论言语交互行为中的逻辑直觉与情感直觉被引量:1
- 2015年
- 言语交互行为是人类主体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言语交互行为具有交流、竞争、审美的不同层级,逻辑直觉和情感直觉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逻辑直觉在交流层级的言语生成中呈现松散型弱控制,在言语博弈的竞争层级呈现紧密型强控制。情感直觉则在审美层级与逻辑直觉共同对言语信息进行二度加工,加强言语效用发挥,提升言语交互行为层级。
- 焦肃东
- 关键词:言语行为逻辑直觉情感
- 梁启超关于名辩、逻辑与因明的比较
- 2016年
- 中国古代无逻辑论的主张并非始自今日,但近年来这一主张却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当今秉持中国古代无逻辑论者,既有承继以往学术界类似观点的一面,又有基于对近代以来的比较逻辑研究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结论的特点。梁启超是对中国名辩、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首次进行系统比较的学者,他第一次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古代有逻辑"。在新的学术背景下,重新翻检梁启超的相关研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有逻辑"这一命题的原始含义,化解当今中国古代无逻辑论者对20世纪众多学者关于三大逻辑比较研究之成果所提出的挑战,均具有借鉴价值。同时,这种新的回顾,对于如何推进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如何使中国名辩、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的比较呈现新的气象,亦无疑会指出一种路向。
- 孔漫春郭桥
- 关键词:西方逻辑
- 修辞和逻辑被引量:1
- 2017年
- 狭义的逻辑主要涉及推论关系,宽泛意义上的逻辑包括关于好推理的原则的研究及其陈述。狭义修辞涉及说服性谈话,尤其是论证。宽泛意义上的修辞是"使事情重要"的艺术。从柏拉图关于辩证法的话语中所抽取出的很多原则,属于宽泛意义上的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着宽泛意义上的以及狭义上的逻辑和修辞。佩雷尔曼致力于发展一种新修辞学,该修辞学适用于哲学以及公共话语。无论逻辑学家还是修辞学家,均不能逃脱自己论述的逻辑或者伦理责任。逻辑、修辞和辩证法构成了论证的三个不同视野。汀戴尔主张在论证的三大构成中,修辞是最为根本的。
- 汉斯·V.汉森郭桥刘潺潺
- 关键词:逻辑辩证法修辞学非形式逻辑
- 逻辑与文化——中国逻辑研究中文化范式的提出及其演变被引量:1
- 2015年
- 文化范式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研究思路和框架。这种研究思路和框架,发端于近代时期的学者张东荪,崔清田教授明确提出并着力强调,鞠实儿教授则把广义论证的观念引入其中,并对逻辑与文化的关系做出了合理性论证。
- 郭桥
- 关键词:中国逻辑文化说理
- 广义论证视域下的中国逻辑史开放研究——以《战国策》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以广义论证作为视角,以《战国策》典籍作为文本,对《战国策》一书中体现出来的论证逻辑思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评估《战国策》所体现出来的论证提出粗浅的看法:《战国策》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广义论证思想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和思想的典范;《战国策》具有自身独特的论证方法和架构;对《战国策》体现出来的论证评估不能简单使用西方的非形式逻辑的评估方法,应该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提出新的评估方式或方法。
- 王克喜
- 关键词:《战国策》中国逻辑史
- 诡辩抑或误解?——“白马非马”及其合理性论证被引量:2
- 2015年
- "白马非马"是诞生于先秦名辩思潮中的一个典型命题,自古及今,评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就对公孙龙"白马说"的批评而言,批评者往往把"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置于特定的论域,即并非《公孙龙子·白马论》所设定的论域来进行讨论。这样,相应的批评也就难免稻草人谬误。探寻"白马说"的原意,回归到《公孙龙子·白马论》所呈现的文本世界,当是理解公孙龙"白马非马"及其论证的恰当选择。
- 郭桥孔漫春
- 关键词:公孙龙白马非马白马论名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