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9-E08)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康庆华宋喜霞程莉莉黄文功吴广文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亚麻
  • 2篇多胚
  • 1篇选育
  • 1篇品系
  • 1篇品种选育
  • 1篇种质
  • 1篇种质筛选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外源
  • 1篇外源DNA导...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萌发
  • 1篇枯萎
  • 1篇枯萎病
  • 1篇枯萎病菌
  • 1篇尖孢镰刀菌
  • 1篇后代
  • 1篇DH

机构

  • 5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4篇宋喜霞
  • 4篇康庆华
  • 3篇于莹
  • 3篇袁红梅
  • 3篇吴建忠
  • 3篇关凤芝
  • 3篇刘岩
  • 3篇赵东升
  • 3篇姜卫东
  • 3篇吴广文
  • 3篇黄文功
  • 3篇程莉莉
  • 2篇孙中义
  • 2篇姚玉波
  • 2篇马廷芬
  • 1篇赵德宝

传媒

  • 5篇中国麻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胚亚麻DH种质筛选与评价
2014年
本文采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7个多胚亚麻加倍单倍体(DH)品系的原茎产量、纤维产量、种子产量、全麻率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其多胚性、株高、工艺长度等性状,对所育成的这7个多胚DH品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筛选。为选育高产、高纤、多胚双单倍体亚麻新品种提供参考。
康庆华马廷芬关凤芝吴广文孙中义赵德宝黄文功赵东升吴建忠袁红梅于莹姜卫东宋喜霞刘岩程莉莉姚玉波
关键词:亚麻
亚麻外源DNA导入的技术与实践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尽快选育亚麻新品种,我所从20世纪90年代对亚麻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从DNA提取、子房内部结构、外源DNA导入时间、方法、后代的变异、品种选育的应用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选育出了黑亚14、16、17等3个亚麻品种及一批优良品系。利用该技术进行亚麻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康庆华
关键词:亚麻外源DNA导入品种选育
亚麻枯萎病菌生长和产毒最适培养条件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由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lini(Bolley)]引起的亚麻枯萎病是我国亚麻主产区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本文对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性病菌的生长和产毒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6种不同培养液中均能生长和产毒,其中MS无机盐+蔗糖培养液最利于菌丝生长,Armstrong镰刀菌培养液最利于孢子生长,Richard培养液最适合产毒。病菌最适生长培养条件为25℃、24小时连续黑暗、PH值为7、25—30天;病菌产毒最适培养条件为30℃、24小时连续光照、PH值为7、培养30天。
宋喜霞
关键词:产毒
亚麻尖孢镰刀菌粗毒素滤液对亚麻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不同地区采集的尖孢镰刀粗毒素滤液对亚麻种子萌发的抑制率不同;利用尖孢镰刀菌粗毒素滤液对不同品种的亚麻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粗毒素滤液对亚麻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明显降低,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21.2%-42.4%,且处理后的亚麻种子很难成苗,对其受害幼苗进行尖孢镰刀菌分离结果表明,从根茎2-3cm处均可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宋喜霞关凤芝吴广文黄文功康庆华赵东升姜卫东刘岩吴建忠程莉莉于莹袁红梅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亚麻种子萌发
多胚亚麻利用获得的品系评价及其多胚性分析
2014年
为选育高产、高纤、多胚特征亚麻新品种,本试验对7个利用多胚亚麻获得的品系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全麻率、多胚性等4个指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出1-6Ha-3为参试品系中的最佳多胚亚麻品系;H06116为高纤多胚亚麻品系;H08014、H08015为高产多胚亚麻品系。
马廷芬康庆华姚玉波吴建忠袁红梅于莹黄文功赵东升姜卫东宋喜霞刘岩程莉莉关凤芝吴广文孙中义
关键词:亚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