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16005)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郝秀红许立忠郑大周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环面
  • 4篇机电集成
  • 4篇机电集成超环...
  • 4篇超环面
  • 4篇超环面传动
  • 4篇传动
  • 2篇强非线性
  • 2篇稳定性分析
  • 2篇非线性
  • 1篇多尺度法
  • 1篇摄动法
  • 1篇啮合
  • 1篇稳定性
  • 1篇内共振
  • 1篇惯量

机构

  • 4篇燕山大学
  • 1篇东方汽轮机有...

作者

  • 4篇许立忠
  • 4篇郝秀红
  • 1篇郑大周

传媒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内共振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为集机、电和控制于一体的新型广义复合机电耦合系统,工作中非线性电磁啮合力可能导致明显的内共振现象,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考虑系统中行星轮与蜗杆、定子间电磁啮合非线性,建立了系统强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组,针对不存在与存在内共振两种情形,用多尺度法求出了系统时域响应的一次近似解析解,作出了系统振幅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系统时域响应曲线;针对不存在与存在内共振两种情形,研究了系统各部件动态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共振使得系统能量在系统内不同零件间交互传递,导致各零件振动振幅增大,影响系统动态性能,设计时应该避免内共振的产生。
郝秀红许立忠
关键词: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强非线性内共振多尺度法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啮合参数激励下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针对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在传动过程中因啮合齿数变化产生的系统内部激励,给出了系统行星轮与蜗杆、定子间刚度随时间变化的刚度函数。将系统位移分为静位移和动位移,用分段函数及小参数表示系统刚度矩阵,导出了系统正则化微分方程。利用通解的连续性及正规解条件,讨论了系统在啮合参数激励下的稳定性,并用算例进行了证明和分析。
郝秀红许立忠
关键词: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稳定性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强非线性振动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考虑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中行星轮与蜗杆、定子间电磁啮合非线性,建立了系统带平方项的强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组;采用多尺度法求出了系统非线性振动时域响应的二次近似解析解,作出了系统自由振动时域响应近似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曲线;研究了系统外加激励频率接近派生系统固有频率及其2倍、1/2倍时系统的主共振、亚谐波和超谐波共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法所得系统近似解析解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系统存在较多的共振频域区间,传动系统工作中外加激励应当尽量避免这些频率范围。
郝秀红许立忠郑大周
关键词: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强非线性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随惯量波动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是一种集机、电、控制于一体的新型广义复合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转子转动惯量的非线性波动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超环面传动系统中,空间均匀布置的多个行星轮由于存在制造和安装误差,造成其回转中心的周期性波动,引起转子转动惯量的变化。针对转子惯量的周期性波动,首先用泰勒级数展开及变量替换将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化为典型的马蒂厄方程的形式。然后利用林滋泰德—庞加莱摄动法,计算出了特定参数激励频率下系统的稳定性曲线,给出了系统稳定图,并讨论了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分析了转子惯量波动的激励频率及振幅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以算例说明了本文中理论的实际应用。
郝秀红许立忠
关键词: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摄动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