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ARS-50-G2)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相关作者:姜宏波刘海金李虎王美玉陈四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雄鱼
  • 1篇牙鲆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群体
  • 1篇亲本
  • 1篇亲子鉴定
  • 1篇子代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贡献率
  • 1篇半滑舌鳎
  • 1篇雌雄

机构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刘海金
  • 2篇姜宏波
  • 1篇陈四清
  • 1篇王桂兴
  • 1篇王美玉
  • 1篇司飞
  • 1篇王玉芬
  • 1篇李虎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牙鲆亲本对子代贡献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18对高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13尾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亲鱼的188尾后代进行亲子鉴定,计算其非亲排除率、鉴定准确率以及亲本对子代的贡献率。使用4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亲子鉴定,排除率≥0.999 9,准确率为92.02%;用6个标记的排除率≥0.999 999,准确率为96.81%;用8个标记的排除率≥0.999 999 999,准确率为97.87%;用10个标记的准确率为99.47%;用12~18个标记的准确率为100%。亲子鉴定准确率随非亲排除率和微卫星标记数目的增多而升高。检验所有子代全部是实验亲本的后代,即13个亲本对子代均有贡献,但不同亲本的贡献率不同,最高为47.34%,最低为0.53%。实验表明,基于多标记的非亲排除率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牙鲆亲子鉴定,其鉴定准确率可以达到100%;不同亲本对子代贡献率不同,差异很大,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睿毅王桂兴刘海金王玉芬司飞姜宏波
关键词:牙鲆微卫星标记亲子鉴定贡献率
半滑舌鳎养殖群体的性比与雌雄形态差异比较被引量:19
2012年
为研究半滑舌鳎养殖群体幼鱼阶段的性比变化,实验用分子标记法鉴定半滑舌鳎遗传性别,用组织切片方法鉴定表型性别,并比较了表型雌雄的生长差异。结果发现,在半滑舌鳎幼鱼阶段,在遗传性别上,雌雄所占比例约为1∶1,差异不显著(P>0.05)。在表型性别上,雌雄比例约为1∶3,差异极显著(P<0.01)。表型雄性中,由遗传性雄性和遗传上为雌性而表型上为雄性的"伪雄鱼"两部分组成。在养殖群体中,表型雌性、伪雄鱼和雄性三者的比例大致为1∶1∶2。养殖现场反映的雌性约占1/4的情况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没有发现遗传上为雄性,而表型上为雌性的个体。在6~8月龄间,伪雄鱼的全长、体质量处于表型雌性与正常雄性之间,与两者均无显著差异。在相似全长范围内,雄鱼体高小于雌鱼,雄鱼的全长/体高的平均值为4.05,雌鱼的平均值为3.89,雄鱼的全长/体高比值显著大于雌鱼(P<0.05),此比值可以作为区分雌雄鱼苗种的参考。
李虎陈四清刘海金姜宏波王美玉
关键词:半滑舌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