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8B01-05)
- 作品数:11 被引量:208H指数:8
- 相关作者:沈镭刘立涛高天明刘晓洁陈枫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0年
- 该文在明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能源足量、可持续、合理供给;能源与水、土地、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合,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环境可持续性四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刻画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影响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重要基础;能源供应能力是核心所在;从中国东、中、西部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中国八大区域来看,能源可持续性沿海地区最弱,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大西北、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最强。本文作者最后认为多元化发展,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建立健全环境税收制度,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是促进中国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沈镭刘立涛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中国能源分区情景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被引量:12
- 2011年
- 论文在综合运用基于IPAT方程的情景分析法,借助ArcG 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分区技术,基于该技术开展了中国能源分区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持续到21世纪中叶,能源消费仍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而能源供给则集中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②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具体包括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广东与海南,而能源对外依存度最小的省份则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③按能源可持续利用情况把中国划分为五大区,即能源强不可持续区(I)、能源不可持续区(II)、能源弱可持续区(III)、能源可持续区(IV)与能源强可持续区(V)。最大幅度地挖掘能源资源潜力,实现能源资源的本地化、多元化及来源的多元化是强输入区(I区)、次强输入区(II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对非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是自给自足区(III区)的核心所在;作为周边区域能源安全缓冲区是次强输出区(IV区)的主要职责;作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和能源基地是强输出区(V区)的功能所在。
- 刘立涛沈镭
- 关键词:情景分析
-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时空演进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3
- 2010年
- 将化石能源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作为投入要素引入到全要素能源效率(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TFEE)的研究之中,是不断完善能效评价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选取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及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真实GDP(不变价)作为单一产出变量,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刻画了1997—2007年来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进格局。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TFEE固定影响模型进一步解析了中国区域TFEE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TFEE整体水平不断改进,但区间差异持续扩大,区域分异态势显著;②中国TFEE高效区空间分布从南部沿海"线"状向南部片区"面"状格局演进;③全国层面上看,技术进步、经济开放性及能源消费结构与TFE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及能源资源禀赋则与之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④区域层面上看,技术进步成为各区域改进TFEE最为关键的一环,与TFE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及市场化水平对绝大多数区域TFEE存在显著影响。
- 刘立涛沈镭
- 关键词:全要素能源效率DEA
- 能源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及其主要进展被引量:26
- 2012年
- 在能源价格和温室气体减排双重驱动下,能源安全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加强能源安全理论、方法研究,对于把握能源安全关键要素,识别一国(区域)能源安全状态及演进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能源安全预警与响应机制的构筑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国内外能源安全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能源安全定量研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匮乏、缺乏共识;②国际上,能源安全研究方法大多基于能源安全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WI)与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HHI)。其中,又以英国能源供应安全联合研究小组(JESS)、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国际能源署(IEA)以及亚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所开发的能源安全模型较具有代表性;③能源安全定量研究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评价内容及不确定性上均有待改进。
- 刘立涛沈镭刘晓洁
- 关键词:能源安全
- 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被引量:25
- 2009年
- 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③加快发展以煤为主的相对低碳经济,完善能源市场机制,加大绿色能源消费是推进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政策选择。
- 沈镭刘立涛
- 关键词:可持续能源
- 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安全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5
- 2009年
- 针对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日渐紧缺的局面,选取资源可采储量、资源储采比、资源自给率、资源进口份额、资源进口集中度等5个指标对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呈现可采储量不足,资源服务年限很短,资源自给率过低,资源进口份额过大,进口集中度过高等问题,大宗性矿产资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注重大宗性矿产资源安全性,对于我国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代涛沈镭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中国能源资源的数量、流动与功能分区被引量:37
- 2012年
-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中国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保障中国区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能源资源区划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能源区划研究起步较晚,从区域尺度系统探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本底、区际流动,并据此进行能源资源供给区划编制的研究成果较少,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上述7种能源资源,开展了能源资源本底、区际流动以及区划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①从能源资源本底来看,位列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量前五的省(区、市)所占比例依次为72%、71%、86%、74%、60%、73%和39%;②从能源资源流动看,煤炭资源省际流动范围广、规模大;原油省际流动范围较小,主要表现为北油南运,天然气流动范围较小,主要表现为西气东输;③从能源区划与定位看,煤炭资源划分为国家煤炭基地、地区煤炭基地和煤炭汇集地;原油资源划分为原油主产区、原油接替区与原油汇集区;天然气资源划分为国家天然气基地、地区天然气基地与天然气汇集地;水电资源划分为国家水电基地、地区水电基地和水电输入地;太阳能资源划分为国家太阳能发电基地、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及不适宜开发地;风电开发划分为国家风电基地、地区风电基地与不适宜开发区;非粮生物质能划分为大规模开发区、中小规模开发区、不适宜开发区。
- 沈镭刘立涛高天明薛静静陈枫楠
- 关键词:区划
-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被引量:46
- 2012年
- 采用近20年能源经济数据,从能源供应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两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借助因子分析、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情景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安全时空演进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中国能源安全呈一小一大倒"U"型变化趋势,且目前处于大倒"U"型下降阶段;②3种情景下,区域能源安全时空演进存在明显差异。情景一:区域能源供应稳定形势显著改善,能源供应脆弱区在空间上向"S"型演进,能源供应稳定区在空间上向"Y"型演进;情景二:能源使用安全形势迅速恶化,使用安全与供应稳定性在空间上呈倒置状态;情景三:从2008年中国区域能源安全格局来看,中国区域能源安全区(次强与强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而能源安全脆弱区(次弱和弱区)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 刘立涛沈镭高天明刘晓洁
- 关键词:能源安全
- 美国风电产业政策演进:历程、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2年
- 论文分析了美国风电产业政策演进的历程、特征与影响因素,这对于推进中国风电产业政策升级和提升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扼要刻画美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美国风电产业的政策框架;考察了美国风电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并进行了阶段划分,探讨了风电产业萌芽示范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增长期和优化增长期等阶段的政策背景、内容和绩效。基于对演进历程的系统回顾,提出了美国风电产业政策演进的四大特征,并揭示了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 李红强沈镭
- 关键词:风电产业演进
-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基于2009年的太阳能光伏数据,利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区域分布特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呈现出两大核心区:一个是以青海为核心的西北区域;另一个是以北京、河北为核心的华北区域.西北区域成为核心的原因在于其先天自然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华北区域则主要是以奥运为平台的政府支持与推广作为其主要发展力量.而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空间格局上表现出从沿海到内陆递减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人才的集聚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其光伏产业向高端延伸的重要推动因素,交通区位条件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则是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影响因子的测度结果表明,政府政策的引导、技术水平的支撑、电力消费市场的调节、能源效率的促进是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分布的4大原因.并将我国31个地区分成5大类,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陈枫楠沈镭
-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