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TQ009)

作品数:9 被引量:147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月琳肖雪梁娜何鹏飞孙星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数字图
  • 4篇数字图书馆
  • 4篇图书
  • 4篇图书馆
  • 2篇用户
  • 2篇搜索
  • 2篇维度
  • 1篇信息检索
  • 1篇信息搜索行为
  • 1篇引擎
  • 1篇用户体验
  • 1篇任务复杂度
  • 1篇搜索引擎
  • 1篇索引
  • 1篇图书馆评估
  • 1篇人机
  • 1篇人机交互
  • 1篇模拟仿真
  • 1篇可用性
  • 1篇可用性评估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招商银行股份...

作者

  • 8篇李月琳
  • 2篇肖雪
  • 1篇樊振佳
  • 1篇梁娜
  • 1篇何鹏飞
  • 1篇胡蝶
  • 1篇孙星明

传媒

  • 4篇图书情报工作
  • 2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情报资料工作
  • 1篇大学图书馆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国内技术接受研究:特征、问题与展望被引量:26
2017年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2003年至2016年发表的464篇技术接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构建了文献类型、研究主题、实证研究三类内容分析编码表,基于此对文献进行编码及统计分析。研究发现:①国内技术接受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②技术接受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趋势,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应用技术接受理论和模型,推动了技术接受研究的发展;③技术接受理论模型具有普适性和可拓展性,适用于不同领域新技术用户的技术接受和使用意愿研究,同时不断吸纳与领域相关的新要素;④实证研究是该领域的主流研究途径,新变量和新理论的融入与拓展及新模型的构建是研究的主要模式;⑤当前技术接受的实证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性思考缺失、研究方法单一、中介变量及调节变量的忽略、技术接受理论本身研究的弱化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技术接受理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研究方法将日趋多元,不断推动具有领域特征的整合模型的提出。此外,技术接受理论本身的研究也将得到加强。
李月琳何鹏飞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
探索式搜索任务属性与信息搜索行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针对探索式搜索任务属性与信息搜索行为关系的问题,文章探讨高任务复杂度与高任务困难度与用户信息搜索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可预测这两种任务属性的搜索行为特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设计四项模拟仿真工作任务及一项真实工作任务,招募48名实验参加者,利用视频软件记录其搜索的过程。在搜索前问卷中采用结构复杂性、过程复杂性和复杂性评估等测量主观任务复杂度。在搜索后问卷中采用查询难度、实施难度和相关性判断难度等测量任务困难度。通过分析实验视频,共抽取了检索词、全文下载、列表翻页、高级检索的使用、优化、打开摘要页和文档处理方式七项行为指标。研究表明,不管是搜索高复杂度任务还是高困难度任务,用户的不同搜索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尽管并未发现可有效预测任务高复杂度的行为指标,但全文下载、列表翻页和打开摘要页可显著预测高任务困难度。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探索式搜索任务属性与信息搜索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数字图书馆更好地支持基于任务的个性化信息检索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月琳樊振佳孙星明
关键词:任务复杂度
基于用户体验的健康类搜索引擎可用性评估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健康类搜索引擎可用性程度较低、用户满意度不高的现状,对3个常用健康类搜索引擎的可用性进行评估,以期促进该类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方法/过程]从用户视角出发,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并比较"有问必答""好大夫在线"和"39健康搜"3个健康类搜索引擎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结果/结论]3个搜索引擎在系统反应速度和易学程度方面较好,但查准率还有待提高;返回网页虽内容丰富,但同时还存在重复、啰嗦、不严谨等问题。本研究发现,用户对健康信息的主观评价与基于临床证据的评价结果有所冲突,如何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建立更为全面且有效的健康信息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若佳李月琳
关键词:用户体验健康搜索引擎可用性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ets of work task and selection and query-related behavior被引量:3
2012年
Purpos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facets of work task and selection and query-related behavior.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issue. The researcher recruited 24 participants and assigned six simulated work task situations to each of them. Each experiment lasted around 2 hours and was recorded by the software tool Morae.Findings: Time(frequency) and time(length)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user’s selection and query-related behavior compared to the facet ‘process’ of work task. Knowledge level of work task topic, degree of work task difficulty, and subjective work task complexit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lection and query-related behavior. Work task difficulty and work task complexity are different concepts. Subjective work task complexity, work task difficulty, and knowledge of work task topic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user’s selection and query-related behavior.Research limitations/implications: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include a small sample size,limited work task situations, and possible spurious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has implications in informing task-based information seeking/search/retrieval research and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IIR) systems design.Originality/values: Previous studies usually did not touch upon how different facets of work tasks affecte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ome studies examining task complexity and information behavior were concerned with how work tasks affect users’ behavior at information-seeking level, rather than at information search level. This study makes contribution to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task-based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and personalization of IR.
Yuelin LI
从交互维度到交互功能:构建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理论模型被引量:46
2016年
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从不同角度确立了大量的评估指标,但是评估指标的多元化也造成了共识性缺乏的弊端,削弱了评估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绩效;特别是关于数字图书馆交互功能评估的研究,仍处于成果短缺、零散的状态。基于此,本研究以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交互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索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交互过程,分析不同的交互维度、子维度及其相关指标对于数字图书馆交互功能评估的作用,最终获得数字图书馆交互功能评估的预测性子维度与关联性子维度,并据此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交互功能评估模型,为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提升数字图书馆交互功能的设计提供借鉴。
李月琳梁娜齐雪
关键词:交互功能
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从理论构建到工具开发被引量:12
2018年
基于数字图书馆交互的一系列前期研究及对相关研究的回顾,构建了由52个指标构成的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问卷,开展预调查修改和完善问卷,并在正式调查中收集了372份有效问卷。研究分析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信度及效度。采用因子分析对52个指标进行聚合,经过筛选和反复验证,最终提炼出包括系统的效用、网站结构与信息组织、资源可获得性、页面表现、可用性、主观任务感知及系统的绩效与效率在内的7个因素及45个指标,构成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量表,为评估数字图书馆的交互提供了具备有效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估工具。同时,文章提出使用该工具的相关建议,阐述如何使用该评估工具开展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
李月琳张昕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检索实验中的任务设计——真实与模拟仿真工作任务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在信息检索系统评估和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中,实验法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实验中的任务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设计模拟仿真工作任务情境是近年来常用的任务设计方式,而它能否替代用户的真实工作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为验证此方法,招募42位本科生参加实验,要求其为完成一项真实工作任务和一项仿真工作任务,在CNKI中展开搜索。通过分析实验参加者在实施两项搜索任务中的交互信息检索行为和检索绩效,发现仿真工作任务与真实工作任务在属性上尽管存在某些显著差异,但并未对用户交互信息搜索行为及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而,仿真工作任务可以替代真实工作任务用于交互信息检索实验研究,但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李月琳肖雪胡蝶
关键成功因素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模型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交互的不同维度:信息、技术及任务,明确交互的关键成功因素,细化数字图书馆的交互评估,以帮助构建更具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基于信息、技术及任务,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并在其过程中嵌入深度访谈,探究用户与数字图书馆交互的关键成功因素。[结果/结论]研究明确了21个交互关键成功因素,例如分类合理程度、是否提供用户指南、功能集成程度、简洁程度、对网站熟悉程度等,基于此,进一步拓展了数字图书馆交互功能评估模型,并明确了用户的交互需求和用户习惯两个新的要素。相对于此前的数字图书馆交互评估模型而言,该模型更具操作性。此外,数字图书馆的设计者也可以基于此完善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设计。
闫希敏李月琳
关键词:关键成功因素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中人机交互维度与用户交互绩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通过招募42位本科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用户交互信息搜索行为与交互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户与数字图书馆在不同维度的交互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交互绩效。其中,技术维度的"界面易用性"、"导航清晰性"和"栏目信息组织合理性",信息维度的"所获信息充分性"及任务维度的"获得任务所需信息的信心"显著影响且可预测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交互绩效。
李月琳肖雪仝晓云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人机交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