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JYA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宗保陈慧邓慧华钟萍张光珍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自尊缓解假设的追踪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追踪设计和青少年自我报告法,以初一年级59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其自尊缓解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是否随自尊与抑郁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异。发现当前自尊显著缓解压力事件对抑郁的即时作用和长期作用;先前自尊不能显著缓解先前压力事件对抑郁的长期作用,反而加剧压力事件的长期作用。这些发现对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将有重要启示。
- 邓慧华陈慧钟萍唐鑫梁宗保
-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抑郁
- 青少年早期自尊与抑郁的交叉滞后分析:检验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研究以初一年级59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年追踪设计,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控制变量的先前水平,旨在揭示青少年早期自尊与抑郁的相互影响,检验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结果发现,对于青少年样本总体来说,第一、二学年抑郁各自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二、三学年自尊,支持创伤模型;同时第二学年自尊又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三学年抑郁,支持易感模型。对于女生而言,其自尊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与样本总体相同,既支持易感模型,又支持创伤模型;对于男生而言,仅发现其第二学年抑郁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三学年自尊,支持创伤模型。这些结果表明青少年早期的自尊与抑郁存在双向的相互影响,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同时起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邓慧华陈慧钟萍梁宗保张光珍
- 关键词:自尊抑郁青少年早期创伤模型
- 南京市初中生早期生活事件追踪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生活事件的发展变化状况以及性别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所中学的598名初中生为对象,从初一开始进行生活事件的3 a追踪研究。结果生活事件及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维度得分在3 a中均有所上升。男生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没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女生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的时间主效应显著,且在初二时开始显著增加。男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三时开始显著增加,而女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二就开始显著增加。结论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存在显著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
- 陈慧梁宗保钟萍张光珍邓慧华陆祖宏
-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精神卫生
- 青少年早期的抑郁与生活事件的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三年对来自南京市的598名初中生进行生活事件和抑郁的测量。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了两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结果:①在初一到初二年级时,生活事件总分以及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可以预测抑郁倾向。②在初二到初三年级时,抑郁倾向可以预测生活事件总分以及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③在生活事件总分、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和抑郁的因果关系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在青少年早期,抑郁与生活事件的因果关系发生动态变化,抑郁并不总是结果变量,也可能是原因变量。
- 陈慧邓慧华钟萍梁宗保张光珍陆祖宏
-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