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20119)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郑文明王冲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媒体
  • 1篇新媒体
  • 1篇遗忘
  • 1篇社交
  • 1篇社交媒体
  • 1篇失范
  • 1篇陪审
  • 1篇陪审团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互联网时代
  • 1篇个人信息
  • 1篇公共
  • 1篇公共信息
  • 1篇官方
  • 1篇官员
  • 1篇规避
  • 1篇法院

机构

  • 3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2篇郑文明
  • 1篇王冲

传媒

  • 2篇新闻界
  • 1篇国际新闻界

年份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媒体官方微博的失范表现规避
2014年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由最初的竞争关系走向融合,传统媒体纷纷开辟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但是由于出现时间按较短,媒体对官方微博的认知仍存在误区,造成媒体官方微博出现诸多失范之处,而唯有从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两个层面进行治理,才能达到规避的目的。
王冲
关键词:失范
新媒体与法院:美国的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研究了美国法院组织、法官和陪审员个人使用新媒体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对美国法院产生的影响。认为虽然美国法院、法官和陪审员使用新媒体的数量有限,但法官、陪审员使用新媒体研究、调查以及与他人讨论正在审理的案件,已经对法院的诉讼活动、法官和法院其他雇员的道德与行为以及法院提升公众对司法机关认知和公信力的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并导致一些错判和误判的产生。面对挑战,美国法院采取的主要应对之策是出台或修订针对陪审员的新媒体使用指南和针对法官的司法伦理规则。
郑文明
关键词:社交媒体陪审团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遗忘权”被引量:17
2014年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遗忘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导致了"数字遗忘权"的产生,数字遗忘权是数据主体享有的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关涉自己的个人信息,以防止其进一步传播的权利,"数字遗忘权"的提出对于完善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有着重要意义。
郑文明
关键词:个人信息互联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