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21101)

作品数:46 被引量:1,840H指数:27
相关作者:欧阳志云傅伯杰王效科郑华陈利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土壤
  • 8篇生态系统
  • 6篇丘陵区
  • 6篇黄土丘陵
  • 5篇黄土高原
  • 4篇树干
  • 4篇水土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南方红壤
  • 4篇黄土丘陵区
  • 4篇降雨
  • 4篇红壤
  • 4篇穿透雨
  • 3篇氮肥
  • 3篇杜仲人工林
  • 3篇树干流
  • 3篇水土流失
  • 3篇水文
  • 3篇农户
  • 3篇农田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生...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省农产...
  • 1篇巴彦淖尔市环...

作者

  • 19篇欧阳志云
  • 15篇傅伯杰
  • 14篇王效科
  • 12篇郑华
  • 10篇陈利顶
  • 7篇曹云
  • 7篇黄志刚
  • 6篇苗鸿
  • 5篇刘文兆
  • 5篇张红星
  • 4篇冯宗炜
  • 4篇马岩
  • 4篇庞军柱
  • 4篇虎陈霞
  • 4篇连纲
  • 3篇马克明
  • 3篇刘国华
  • 3篇朱永官
  • 3篇宋文质
  • 2篇尹飞

传媒

  • 14篇生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环境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经济
  • 1篇Pedosp...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0篇2007
  • 1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张家界马尾松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对马尾松林的穿透雨、林冠截留和树干流的水文效应进行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期间穿透雨量、林冠截留量和树干流量分别占全年分配量的一半以上。穿透雨量、树干流量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而穿透雨率和树干流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截留率逐渐降低。马尾松林穿透雨量最大值出现在最大雨量级(≥90.0mm)和3.0—4.0mm·h^-1雨强范围内;但是截留率最大值出现在最小的雨量级(〈10.0mm)和〈1.0mm·h^-1雨强范围内;树干流率最大值出现在中等雨量(60.0—70.0mm)和2.0—3.0mm·h^-1雨强范围内,显然降雨特征是影响马尾松林内雨的关键因子。林下穿透雨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靠近树干的林冠内部穿透雨率高于林冠外部,而且空间异质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马尾松树干流与胸径及冠层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曹云黄志刚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
关键词:马尾松林截留树干流穿透雨
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基于参与式农户问卷调查,对陕西省安塞县两个小流域内典型的农户系统,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家庭经营内容的增多和产业链的延长,农户系统的稳定性趋于增强。同时,分析发现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停止补贴以后,两个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均衡性和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对大南沟小流域农户的影响更显著。
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连纲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Cd and Pb被引量:31
2007年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Cd and/or Pb. The soil used for experiments was collected from Beijing and classified as endoaquepts. Pots containing 500 g of the soil with different Cd and/or Pb application rates were incubated for a period of 0, 2, 9, 12 weeks in a glasshouse and the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individual enzymes, including catal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dehydrogenase, and the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vy metals slightly inhibite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all the samples spiked with heavy metals. The extent of inhibi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level of heavy metals, and varied with the incubation periods.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s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s, was different in the contaminated sample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highest community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samples amended with high level of C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hree enzymatic activities,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amounts of the heavy metals an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KHAN SardarCAO QingHESHAM Abd El-LatifXIA YueHE Ji-zheng
南方红壤区杜仲(Eucommia ulmoides)树干液流动态被引量:28
2006年
采用根据热平衡原理设计的热扩散探针(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probe,TDP),于2004年7月到10月对南方红壤区的杜仲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因子,分析杜仲液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月份,杜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曲线,但是树干液流在启动时间、峰值出现时间上存在差异;从7月到10月份,杜仲树干液流速率逐渐增大,10月份液流速率达到1.818 g/(cm2.h);杜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但是太阳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杜仲液流的重要因子,其中7月到9月份,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子,而10月份,空气相对湿度占主导地位;树干液流与胸径、冠层厚度以及胸径平方与树高之积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曹云黄志刚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
关键词:树干液流
Effect of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a Black Soil被引量:22
2008年
An experiment with seven N, P, K-fertilizer treatments, i.e., control (no fertilizer), NP, NK, PK, NPK, NP2K, and NPK2 where P2 and K2 indicate double amounts of P and K fertilizers respectivel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long-term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a black soil (Udoll in the USDA Soil Taxonomy) in Northeast China.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ranged between 94 and 145 mg kg-1, with the NK treatment showing a lower biomass;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ranged from 4.13 to 4.25, with an increasing tendency from control to double-fertilizer treatments, and to triple-fertilizer treatments.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the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evennes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cluding control, suggesting that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ation would not result i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ck soil.
KONG Wei-DongZHU Yong-GuanFU Bo-JieHAN Xiao-ZengZHANG LeiHE Ji-Zheng
关键词:BIOLOG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7
2005年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研究计划之一,也是整个全球变化的研究核心领域之一。该计划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学者在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成绩。按照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生命元素的代谢及其耦合机制研究;②全球变化敏感区域或重要样带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③我国的C、N、P、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研究;④发展中国特色的区域植被动态模型。
傅伯杰牛栋赵士洞
关键词: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陆地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分析被引量:64
2006年
明确我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与地区对于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以及全面、合理的规划我国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植被》、《中国湿地》和《中国植被图集》为主要数据源,以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类型、反映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只在中国分布、物种丰富度高、特殊生境等5项指标为评价准则,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综合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并提出了我国的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及其集中分布区。结果表明,我国683类陆地生态系统中有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有135类,其中森林生态系统75类,湿地生态系统27类,灌丛生态系统8类,草原生态系统12类,草甸生态系统6类,荒漠生态系统7类。根据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选取包括横断山地区在内的18个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集中分布区域,这些地区应该是生态系统保护的重点地区。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布局我国自然保护区、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卫华欧阳志云黄璜王效科苗鸿郑华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GIS
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碳源的利用被引量:73
2007年
应用Biolog方法研究了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人工恢复的湿地松林、杉木林、油茶林和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能力比3种人工林强,其次是油茶林.4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3类碳源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对4类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亦为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这3类碳源是研究森林恢复后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
郑华陈法霖欧阳志云方治国王效科苗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BIOLOG培养基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是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扩增后的细菌16SrDNA,通过凝胶电泳分析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采用2种途径评价了这种方法应用于研究土壤中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可行性.通过对未污染土壤细菌16SrDNA的克隆,获得了经内切酶HaeⅢ消化的不同16SrDNA的ARDRA类型,并对测序的19个克隆子建立了系统发育树.此外,还对不同Cd和Pb污染水平的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群落水平上的ARDRA分析.结果表明,5mg·kg-1Cd和500mg·kg-1Pb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组成有一定影响,但此范围内的重金属含量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没有相关性影响.
夏月Sardar Khan贺纪正朱永官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重金属污染
中亚热带红壤区油桐(Vernicia fordii)林冠水文效应特征被引量:10
2007年
于从2004年7月到2005年9月,对南方红壤区油桐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油桐林穿透雨占总降雨量75.6%±8.6%,树干流占3.6%±1.1%,而截留量占20.8%±9.1%。油桐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受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随着雨量的增加,穿透雨、树干流和截留量相应地提高,并且树干流和截留量在高的雨量下逐渐趋于稳定;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率逐渐升高,而树干流率和截留率降低。在不同雨量级间,油桐穿透雨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树干流的差异不显著。油桐林下水分输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穿透雨在不同观测点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靠近树干的林冠内部穿透雨低于林冠边缘,而且随着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的空间异质性(穿透雨率的变异系数CV)降低;树干流对降雨也具有明显的汇集作用,在树干周围输入的雨量是林外降雨量20~70倍,并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这种汇集效应(漏斗比率)先提高后降低。同时油桐单株树干流(cm·3mm-1)与胸径、树高和冠层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是与枝下高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曹云欧阳志云黄志刚郑华
关键词:穿透雨树干流水文效应南方红壤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