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4KJB210159)
-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红江黄建晔杨连新杨洪建王余龙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FACE对武香粳14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6年
- 2001—2003年,利用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0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0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FACE处理结果表明,每穗现存颖花数平均比对照少10.4~12.6朵,降幅为6.88%~8.49%,达极显著水平;对每穗颖花分化数和1次枝梗颖花退化数无显著影响,但使2次枝梗颖花的退化数和退化率显著高于对照;水稻每朵分化颖花所占有的抽穗期植株含N量和拔节至抽穗期的吸N量显著或极显著小于对照,使抽穗期茎鞘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及其与植株含N率的比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每朵分化颖花所占有的抽穗期植株含N量和拔节至抽穗期的吸N量与每穗颖花退化数均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0.961^**;抽穗期茎鞘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及其和植株含N率的比值与每穗颖花退化数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831^*。认为FACE处理降低水稻颖花形成期吸氮能力,使植株碳代谢增强、氮代谢减弱可能是其分化颖花大量退化和每穗颖花数少于对照的重要原因之一。
- 杨洪建杨连新黄建晔刘红江董桂春颜士敏朱建国王余龙
- 关键词:水稻FACE
-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加(FACE)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氮的互作效应被引量:28
- 2004年
- 2001~2003年,在大田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为供试品种,设计高、中、低氮处理,研究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FACE)200μmolmol-1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12.8%,其中2001、2002和2003年增幅分别为10.8、14.1和13.6%,高、中、低氮处理的增幅分别为17.6、12.4、10.9%,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ACE和氮处理对水稻产量的互作效应,2001、2002年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FACE×NN;FACE处理使水稻穗数平均比对照增加18.8%,每穗颖花数平均比对照减少7.6%,均达极显著水平;FACE处理使水稻生物产量平均提高16.2%,达极显著水平,使经济系数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穗数极显著多于对照是因其分蘖发生速度快,最高分蘖数多所致,而不是其分蘖成穗率高的缘故;FACE处理使水稻每穗颖花数极显著少于对照是因其分化颖花的大量退化所致,而不是分化颖花数少的缘故。
- 黄建晔杨洪建杨连新刘红江董桂春朱建国王余龙
- 关键词:颖花互作效应穗数CO2浓度分蘖成穗率
-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9
- 2006年
- 地球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CO2浓度升高势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结合气室条件下的研究结果,从光合作用、水分关系、生育期、叶片和根系生长、物质生产与分配、化学组分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重点收集和整理了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杨连新王余龙黄建晔杨洪建刘红江
-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水稻生长发育
- 水稻不同生育期磷素营养对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响应被引量:11
- 2005年
- 2001年和2002年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研究不同施N量条件下FACE对武香粳14号不同生育时期磷含量、磷积累、磷分配和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磷率和吸磷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3.9%~20.6%和28.9%~71.4%;FACE使水稻抽穗后磷在生殖器官中的比例下降9.8%~26.3%,在营养器官中的比例增加2.2%~23.9%,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FACE对抽穗前磷在叶片、茎鞘中的比例无显著影响;FACE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单位磷的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均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3.7%~16.6%、6.5%~15.5%和5.4%~9.0%;氮处理以及氮与FACE处理的互作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磷素营养影响较小.
- 杨连新杨洪建黄建晔王余龙朱建国刘红江董桂春单玉华
- 关键词:水稻
- FACE对武香粳14根系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现大气CO2浓度)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根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水稻单位干重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的最大值比对照提早10 d左右,移栽后18 d及其以后不同生育时期的单位干重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α-萘胺氧化量等根系活性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但FACE处理对每穴根系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2)移栽后28 d及其以后不同生育时期每穴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系体积、根干重与单位干重根系的活性关系密切,根量越大单位干重根系的活性越低;(3)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含氮率与单位干重根系的活性多呈正相关,植株碳氮比与单位干重根系的活性多呈负相关。笔者认为,FACE处理水稻生育前期根系生长量大、植株含氮率低、碳氮比高等可能是造成其单位干重根系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的重要原因。
- 杨洪建杨连新刘红江黄建晔董桂春朱建国王余龙
- 关键词:水稻FACE根系活性碳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