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基金(H020220060190)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武凤兰崔翰明张春光王建伟刘春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硒唑烷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包合机制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确证双硒唑烷(Eb)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形成,及探讨包合机制和可能的包合物结构图。方法分别通过相溶度法、UV-vis、FTIR、DSC和1H-NMR等方法验证Eb/HP-β-CD包合物的形成。应用Chem3D软件,结合FTIR和1H-NMR数据,用计算机模拟包合物结构图,并对主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包合机制进行探讨。结果经多种方法验证,均确证包合物形成。热力学参数显示包合过程为焓推动的熵减过程,可自发进行。FTIR和1H-NMR数据显示Eb的苯环结构可能被HP-β-CD的空穴所包合。结论Eb与HP-β-C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形成分子比为1∶1的包合物,经测定其水溶解度增加了3000多倍。初步推测本包合的主要驱动力是HP-β-CD空穴内的富焓水被客体Eb替换,是一个由热焓变化驱动的包合过程。
- 崔翰明张春光武凤兰
- 关键词:包合物
- 双硒唑烷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包合过程热力学参数的测定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为提高抗肿瘤药有机硒化合物双硒唑烷(Eb)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对其进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包合条件的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双硒唑烷的HP-β-CD包合工艺。用相溶度法分别测定Eb在水和乙醇中的包合物平衡常数和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包合的最优条件为主客质量比(2.5:1)、包合温度(回流温度)、包合时间(24 h)、溶剂(乙醇)以及低速搅拌;Eb包合物的包合率为(4.06±0.14)%,载药量为(1.62±0.06)%。Eb在水和乙醇中相溶度图分别为AN型和AL型;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ΔH水0=-25.13 kJ·mol-1,ΔH醇0=-26.71 kJ·mol-1;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ΔG0<0),且为放热反应(ΔH0<0),同时也是熵减过程(ΔS0<0)。结论:Eb与HP-β-CD在水和乙醇中可自发形成1:1的包合物。采用优化的工艺方法制备包合物可显著提高Eb的水溶性。
- 崔翰明王建伟刘春艳武凤兰
- 关键词:有机硒包合物正交试验设计热力学
- 纳曲酮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 2006年
- 刘军宫泽辉
- 关键词:缓释制剂纳曲酮依从性差静脉注射无副作用生物降解
- 双硒唑烷及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特性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双硒唑烷(1,2-[二(1,2-苯并异硒唑酮-3(2H)-酮)]乙烷,Eb)及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特性,比较包合对Eb胃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结扎灌注法考察Eb及Eb-HP-β-CD包合物溶液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情况;采用大鼠离体翻肠囊法研究Eb-HP-β-CD包合物在小肠中的吸收速度及吸收机制。结果:Eb主要在小肠吸收,而包合物在小肠、结肠和直肠中均有较大吸收,Eb及其包合物在胃内的吸收均很少,Eb经包合后吸收明显增加。离体翻转肠囊实验显示不同浓度Eb-HP-β-CD包合物溶液在空肠和回肠的平均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601±0.024)和(0.615±0.021)h-1;肠囊内的Eb浓度与取样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各浓度Eb的溶液的Ka基本不变。结论:Eb口服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经HP-β-CD包合后吸收明显增加,在整个肠道(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均有较大吸收。Eb的吸收符合一级吸收模型,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 崔翰明武凤兰
-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