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H020920040330)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建李建新吴英锋谷涌泉汪忠镐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祖细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祖细胞
  • 3篇骨髓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髓细胞
  • 2篇体外
  • 2篇组织工程血管
  • 2篇脱细胞
  • 2篇静脉
  • 2篇骨髓细胞
  • 2篇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断裂伸长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8篇张建
  • 6篇李建新
  • 5篇汪忠镐
  • 5篇吴英锋
  • 5篇谷涌泉
  • 4篇陈兵
  • 3篇郭连瑞
  • 3篇陈晓松
  • 3篇崔叶青
  • 2篇罗涛
  • 2篇张淑文
  • 1篇张景艳
  • 1篇郭德玉
  • 1篇俞恒锡
  • 1篇张柏根
  • 1篇陈亮
  • 1篇万岁桂
  • 1篇廖传军
  • 1篇孙雪静
  • 1篇吴燕川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静脉体外构建条件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脱细胞管状基质铺植内皮祖细胞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静脉。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方法,比较无预衬和预衬明胶、纤维连接蛋白对铺植的影响;比较不同转速下动态铺植细胞的覆盖面积;比较静态铺植和应用自制旋转反应器动态铺植细胞的覆盖面积;比较单次铺植和多次铺植的效果。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铺植细胞摄取乙酰低密度脂蛋白(Dil-ae-LDL)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情况,以评价种植细胞的功能。结果纤维连接蛋白明显优于其余两种预衬方法(P〈0.05),2.5r/h时铺植细胞在形态学上优于其他各转速,动、静态铺植4h和单、多次铺植的细胞覆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者耗时较长,易于污染。管状铺植的细胞能够摄取Dil-ae—LDL并具有抗小板黏附的功能。综合上述方法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细胞覆盖率达84.4%±6.2%(n=12)。结论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管状脱细胞基质,2.5r/h一次动态铺植内皮祖细胞可用于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静脉,其可行性有待于动物实验证实。
吴英锋张建谷涌泉李建新汪忠镐
关键词:动物实验内皮祖细胞
一种新型活组织材料的组织学及力学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异物诱发包裹产生的包裹组织是一种自体活组织材料,理论上完全避免了非自体植入物所面临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破坏作用,具有合成材料及脱细胞所无法比拟的生物学优势。目的:试图开发出一种只含有自体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自体活组织生物材料,并评价其组织结构及力学特征。方法:将硅胶管植入犬腹腔1个月,获得包裹形成的荚囊样生物组织,然后经过体外修整形成管型结构即自体活组织生物管。对标本进行了力学测定、组织学观察及表面结构分析。结果与结论:腹腔内植入硅胶管形成的自体活组织生物管取材方便,主要由富含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细胞外基质构成,成肌纤维细胞排列在胶原纤维间,呈同心圆样结构,培养1个月时,管壁厚度可达70-250μm,可耐受(1100±187)mmHg(1mmHg=0.133kPa)的静水压,具有很好的可缝合性。提示自体活组织生物管形态可塑性大,由自体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构成,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且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有希望用于组织工程化血管的体外构建。
陈晓松张建李建新
关键词:材料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血管自体移植断裂伸长率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被引量:44
2005年
目的:探讨局部肌肉注射和动脉腔内注射两种途径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动物室完成。通过切除股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制作Lewis大鼠单侧后肢缺血模型,7d后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取自同系健康大鼠的四肢长骨,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26只Lewis大鼠随机分成局部肌肉注射细胞移植组(实验组Ⅰ,n=8)和局部肌肉注射无血清IMDM培养基组(对照组Ⅰ,n=5);动脉腔内注射细胞移植组(实验组Ⅱ,n=8)和腔内注射无血清IMDM培养基组(对照组Ⅱ,n=5)。实验组每只大鼠移植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移植后4周测定双侧后肢皮肤温度差、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皮肤灌注量,免疫组化染色计数毛细血管数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两种移植途径对下肢缺血的不同治疗作用。结果:所有大鼠未出现后肢坏疽。移植后4周双侧后肢皮肤温度差实验组Ⅰ为0.90±0.17,对照组Ⅰ为2.54±0.14;实验组Ⅱ为1.01±0.22,对照组Ⅱ为2.84±0.25,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显示双侧后肢皮肤灌注量之差实验组Ⅰ为18.0±5.6,对照组Ⅰ为32.1±9.4;实验组II为21.8±7.1,对照组Ⅱ为28.6?
郭连瑞谷涌泉张建张淑文吴英锋崔叶青郭德玉汪忠镐
关键词:骨髓细胞缺血
犬骨髓源血管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效能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应用离体培养法培养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并动态观察扩增效能。方法:2004-04/12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使用条件培养基和纤维连接蛋白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测量生长曲线观察增殖能力,检测摄取Dil-ac-LDL的功能,不同时间点行flk-1,CD133和Ⅷ因子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CD34,VEG-FR-2及CD133的流式细胞仪检测以定性并观察扩增效率。结果:集落样生长的贴壁细胞平均10d汇合,每毫升骨髓可获得大约(1.3±0.3)×106个细胞,外观鹅卵石样,能摄取Dil-ac-LDL,flk-1,CD133和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流式细胞仪示VEGFR-2和CD133双阳性细胞扩增达33倍。结论:离体扩增培养法可成功地从骨髓中扩增EPCs,扩增效率能够满足组织工程血管对种子细胞的需要,也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组织缺血提供了间接证据。
吴英锋谷涌泉张建郭连瑞陈兵罗涛孙雪静崔叶青吴燕川万岁桂李建新汪忠镐
关键词:内皮血管骨髓细胞
猪主动脉脱细胞基质的简化制备及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应用酶法制备猪主动脉脱细胞基质,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能。方法取新鲜屠宰的16根肉猪降主动脉,长10~12cm,应用0.1%胰蛋白酶和0.01%EDTA于37℃震荡条件下脱除细胞成分,HE和Masson染色行脱细胞基质的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单轴拉伸方法比较脱细胞前和脱细胞后48、96和120h时材料两断端厚度、极限抗张强度(ultimatetensionstress,UTS)和断裂伸长率(strainoffailure,SOF),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取成年杂种犬3只,体重20~30kg,雌雄不限。将脱细胞前后片状主动脉基质埋植于犬脊柱两侧皮下,分别于埋植后1、3和6周取材,行HE染色观察,参照半定量的Wakitani评分法,对取材时的大体形态、浸润细胞种类和数量、新生血管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宿主炎性细胞反应和脱细胞基质变化。将犬内皮细胞种植于猪脱细胞基质,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相容性。结果HE染色和电镜检查显示在96h可将新鲜猪主动脉细胞成分脱除,Masson染色显示细胞外纤维成分保留完整。脱细胞前后的动脉基质厚度、UTS和SO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TS显示降低趋势,SOF则呈现增加趋势,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力学强度降低和延展性增加的变化趋势。犬皮下埋植,各组脱细胞标本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6周时以成纤维细胞浸润为主,且基质中见新生毛细血管。半定量组织学评分,在大体观察、浸润细胞种类和数量方面与脱细胞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血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扫描电镜显示种植的内皮细胞可在基质表面形成单细胞层。结论应用0.1%胰蛋白酶和0.01%EDTA持续振荡96h制备的猪主动脉脱细胞基质,在生物力学、免疫原性和细胞相容性方面可满足血管组织工程的需要。
张建吴英锋陈亮
关键词:脱细胞基质生物力学免疫原性
犬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平滑肌样细胞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平滑肌样细胞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器官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2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等级1级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体质量20~30kg成年雌性杂种犬6只,由北京市科宇实验动物养殖中心提供(许可证号为SCXK(京)2000-0015),动物饲养级别1级。实验方法: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培养:穿刺健康成年实验犬髂前上棘,抽取骨髓10mL,加入肝素抗凝,以等体积PBS充分混匀,4℃条件下转入离心管中,取20mL淋巴细胞分离液,将稀释骨髓按1∶1小心加在分离液的界面上,用水平离心机以1500r/min离心10min后,单个核细胞位于血浆和离心液界面层。吸取界面层单个核细胞层,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PBS冲洗3次,备用。②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平滑肌样细胞:将收获的犬骨髓单个核细胞以由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DMEM/F12混合培养液、0.5μg/L内皮细胞生长因子、2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1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10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mol/L磷酸维生素C、0.04mmol/L脯氨酸组成的诱导培养基重悬,以1×109L-1种植于胶原铺底的培养瓶中,置37℃、含50mL/L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进行诱导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在诱导培养后第1,3,5,7,9,11天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并评价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诱导的细胞生长曲线:接种第1,3,5,7,9,11天计数每孔细胞数分别为(2.73±0.18)×108,(3.17±0.36)×108,(7.35±1.28)×108,(23.61±1.56)×108,(53.48±3.47)×108,(48.51±5.36)×108L-1。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细胞表型:原代细胞仅少数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明显阳性,明显阳性细胞约占总数的(60.5±5.9)%,细胞内肌丝样结构不明显
陈晓松张建谷涌泉李建新陈兵崔叶青张景艳孙海辰刘爽张淑文汪忠镐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平滑肌样细胞种子细胞
基于内皮祖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静脉体内初步评价
2007年
目的探讨基于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和猪脱细胞动脉基质构建的组织工程静脉植入体内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犬(n=8)骨髓体外扩增获取内皮祖细胞,荧光标记后将其种植于猪脱细胞动脉基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静脉。以未种植细胞的脱细胞基质为对照(n=4),将其置换自体犬下腔静脉,术后10 d、4周、12周造影后取材检测。结果实验(对照)组在第10天、4周、12周的通畅率分别为7/7(2/4)、6/6(2/2)和4/4(1/2)。相关检测提示实验组移植血管腔面覆盖汇合的内皮细胞,部分为种植的细胞,部分为新形成的内皮细胞,中层有成纤维细胞和α-actin 阳性细胞出现。通畅的对照组腔面由假内膜覆盖。结论基于自体内皮祖细胞和脱细胞动脉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静脉是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观察。
吴英锋张建谷涌泉李建新陈晓松陈亮陈兵郭连瑞罗涛廖传军武欣俞恒锡汪忠镐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脱细胞静脉
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骨架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几丁聚糖构建的三维支架在血管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和几丁聚糖为生物材料,体外预构具有三维结构的支架,观察支架的空间立体结构;将培养的种子细胞(人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种植于支架,观察材料与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收缩性,并测定材料中DNA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结果应用相分离技术制备的支架,具有均匀的三维结构和丰富的交通孔,种植种子细胞后可以形成良好的细胞黏附和生长,且选用的支架材料可以抵抗细胞收缩引起的材料变形;培养2、4、6周的材料中,DNA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结论构建的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支架具有结构均匀、细胞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可以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研究。
陈兵张建李建新张柏根
关键词:胶原蛋白几丁聚糖细胞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