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6000750)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苗洪芹路银贵邸垫平田兰芝邓风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财政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玉米粗缩病
  • 2篇抗性
  • 2篇粗缩病
  • 1篇性状
  • 1篇叶片
  • 1篇玉米品种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技术研究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病毒
  • 1篇植物激素
  • 1篇施肥
  • 1篇施肥量
  • 1篇水稻
  • 1篇水稻黑条矮缩...
  • 1篇水稻黑条矮缩...
  • 1篇损失率

机构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3篇路银贵
  • 3篇苗洪芹
  • 2篇邸垫平
  • 2篇田兰芝
  • 1篇曹克强
  • 1篇邓风
  • 1篇张爱红
  • 1篇朱宝成
  • 1篇陈丹
  • 1篇任萍

传媒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叶片内的积累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应用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对已知抗性水平的抗病、中抗和感病自交系材料逐株进行病情严重度分级调查。采集不同级别病株的玉米新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ID-ELISA)检测病株叶片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fijivirus,RBSDV)。采用SPSS软件对O.D405光密度值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抗性水平、不同级别的玉米自交系病株叶片内的RBSDV浓度差异显著(F=237.499,P<0.01),且随病株病级加大,病毒浓度升高;而相同病级的抗病、感病和中抗玉米自交系叶片内的RBSDV浓度无显著差异(F=0.775,P=0.598);抗病自交系病株叶片中的病毒总浓度显著低于感病自交系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粗缩病病株叶片内的病毒浓度与生物学症状呈正相关,病情越重,病毒浓度越高。RBSDV一旦侵入寄主,在抗病、感病和中抗的自交系植株体内均可增殖,并运转到新生叶片。此结论为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玉米抗粗缩病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张爱红苗洪芹朱宝成路银贵陈丹邸垫平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对河北省26个主推玉米品种进行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并对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目前玉米生产上主推品种中没有免疫和抗病品种,但感病后品种之间的病情严重度有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分布在35.37~80.05,产量损失率为15.55%~74.01%。以邢抗2号、费玉2号、费玉4号、沈玉17和农大108的病情严重度较轻,病情指数低于40,表现为感病,其他品种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表现为高感。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相关,且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R=0.982)比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的相关性(R=0.756)更强。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病情指数
植物病毒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回顾了植物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引起植物体内激素代谢的变化,生长素信号的影响和对赤霉素合成的影响,植物激素和抗病信号转导的关系,以及适宜的外源激素对病毒病的效应。
任萍苗洪芹曹克强
关键词:植物病毒植物激素相互作用
冀植5号玉米新品种多因子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0年
以抗玉米粗缩病的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追肥量以及生长期喷施矮壮素类化控药剂,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植5号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kg/hm2,产量较高且较为经济合算;生长期化控进行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高及倒折率,并具有增产效果。
田兰芝李惠利路银贵于广军
关键词:施肥量化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