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GZH200900504)

作品数:5 被引量:123H指数:5
相关作者:胥颐黄忠贤李红谊徐亚郝天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岩石
  • 5篇岩石圈
  • 3篇面波
  • 3篇面波层析成像
  • 3篇S波
  • 3篇S波速度
  • 3篇S波速度结构
  • 3篇波速
  • 3篇层析成像
  • 2篇地幔
  • 2篇岩石圈减薄
  • 2篇上地幔
  • 2篇上地幔顶部
  • 2篇台站
  • 2篇克拉通
  • 2篇克拉通破坏
  • 2篇减薄
  • 2篇成像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厚度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黄忠贤
  • 3篇胥颐
  • 2篇李红谊
  • 2篇郝天珧
  • 2篇李志伟
  • 2篇徐亚
  • 1篇黄松
  • 1篇吕川川
  • 1篇胡卫剑
  • 1篇秦静欣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海及邻近地区面波层析成像和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9
2011年
本文介绍由面波层析成像得到的南海和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区域介于100°E~130°E和0°~30°N之间,南海位于区域中心,其北、西、南三面通过大陆架和陆坡分别与华南、印支和巽它地块相连,东面邻接台湾—菲律宾岛弧和西菲律宾海盆.由面波层析成像得到的速度结构横向变化与研究区内构造单元的划分基本相符,给出了各个单元的主要结构特征.(1)扬子地块具有厚而高速的岩石圈,华南褶皱带和印支地块具有活动陆块的结构特征,西菲律宾海盆表现为一个较老的稳定的海盆,而岛弧地带显示低速的岩石圈和俯冲板片引起的高速.(2)南海海盆岩石圈厚度60~70 km,横向变化不大,软流圈内低速不显著,整体上表现出一个已停止扩张的年轻海盆的结构特点.与东部中央海盆相比,西南次海盆的上地幔盖层速度和软流圈速度都较低.(3)在南海海盆周边的陆缘地区,岩石圈厚度变化较大,上地幔盖层和软流圈速度较低,明显低于海盆和外围的大陆地区.红河断裂带也表现类似现象,说明这些地区的岩石圈新生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构造作用.
黄忠贤胥颐
华北克拉通上地幔顶部构造特征:来自台站间Pn波到时差成像的约束
上地幔顶部是地壳和岩石圈地慢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关键区域,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减薄在空间分布和破坏机制上的差异势必会造成克拉通不同区域在岩石圈地慢顶部地震波速度的不同.使用华北及周边地区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Pn波到时数据...
李志伟郝天珧徐亚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上地幔顶部克拉通破坏
文献传递
中国西部及邻区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面波层析成像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利用瑞利波群速度频散资料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中国西部及邻近区域(20°N—55°N,65°E—110°E)的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存在三个以低速地壳/上地幔为特征的构造活动区域:西蒙古高原—贝加尔地区,青藏高原,印支地区.西蒙古高原岩石圈厚度约为80km,上地幔低速层向下延伸至300km深度,说明存在源自地幔深部的热流活动.缅甸弧后的上地幔低速层下至200km深度,显然与印度板块向东俯冲引起俯冲板片上方的热/化学活动有关.青藏高原地壳厚达70km,边缘地区厚度也在50km以上并且具有很大的水平变化梯度,与高原平顶陡边的地形特征一致.中下地壳的平均S波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大陆地壳,在中地壳20-40km深度范围广泛存在速度逆转的低速层,这一低速层的展布范围与高原的范围相符.这些特征说明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的变形是在印度板块的北向挤压下发生塑性增厚和侧向流动.地幔的速度结构呈现与地壳显著不同的特点.在高原主体和川滇西部地区上地幔顶部存在较大范围的低速,低速区范围随深度迅速减小;100km以下滇西低速消失,150km以下基本完全消失.青藏高原上地幔速度结构沿东西方向表现出显著的分段变化.在大约84°E以西的喀喇昆仑—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印度板块的北向和亚洲板块的南向俯冲造成上地幔显著高速;84°E—94°E之间上地幔顶部速度较低,在大约150-220km深度范围存在高速板片,有可能是俯冲的印度岩石圈,其前缘到达昆仑—巴颜喀拉之下;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以北区域,存在显著的上地幔高速区,可能阻碍上地幔物质的东向运动.川滇西部岩石圈底界深度与扬子克拉通相似,约为180km,但上地幔顶部速度较低.这些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的变形/运动方式可能与地壳有本质的区别.
黄忠贤李红谊胥颐
关键词:岩石圈面波层析成像
南北地震带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面波层析成像被引量:40
2013年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面波记录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的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东边界不但是地壳厚度剧变带,也是地壳速度的显著分界.其西侧中下地壳的S波速度显著低于东侧,强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区内部和边界.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大陆地壳,在松潘甘孜地块和川滇地块西部大约25~45km深度存在壳内低速层;这些低速特征与高原主体的低速区相连,有利于下地壳物质的侧向流动.地壳的各向异性图像与下地壳流动模式相符,即下地壳物质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运动,东向的运动遇到扬子坚硬地壳阻挡而变为向南和向北东的运动.面波层析成像结果支持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圈厚度与其东侧的扬子和鄂尔多斯地块相似但速度较低.川滇西部地块上地幔顶部(莫霍面至88km左右)异常低速;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盖层中有低速夹层(约90~130km深度).岩石圈上地幔的速度分布图像与地壳显著不同,在高原主体与川滇之间存在北北东向高速带,可能会阻挡地幔物质的东向运动.上地幔各向异性较弱且与地壳的分布图像显然不同.因此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的构造运动具有与地壳不同的模式,软弱的下地壳提供了壳幔运动解耦的条件.
黄忠贤李红谊胥颐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岩石圈面波层析成像
华北克拉通上地幔顶部构造特征:来自台站间Pn波到时差成像的约束被引量:17
2011年
上地幔顶部是地壳和岩石圈地幔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关键区域,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减薄在空间分布和破坏机制上的差异势必会造成克拉通不同区域在岩石圈地幔顶部地震波速度的不同.使用华北及周边地区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Pn波到时数据,采用台站间Pn波到时差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华北克拉通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东部、中部和西部块体上地幔顶部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速度异常结构,暗示着克拉通不同块体岩石圈在古生代以来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和深部动力学过程,并在现今上地幔顶部留下作用的痕迹.华北克拉通东部块体渤海湾盆地地区上地幔顶部的明显高速异常可能代表了太古代岩石圈地幔的残留;郯庐断裂带和渤海海域上地幔顶部的低速异常可能归因于岩石圈的强烈减薄和软流圈热物质的上涌;而燕山地区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拆沉后形成的新生岩石圈地幔可能是这里上地幔顶部低速异常的原因.华北克拉通中部块体的太行山一带上地幔顶部显示为显著的低速异常,这一低速异常特征一直延伸到鄂尔多斯地块北缘的银川-河套裂陷和阴山造山带,可能与软流圈热物质沿克拉通西部块体周缘岩石圈构造薄弱带上涌有关,上涌形成的岩浆底侵或热侵蚀作用造成了岩石圈的减薄,并显著降低了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上地幔顶部为明显的高速异常,反映出尚未破坏的太古代克拉通古老岩石圈的性质.
李志伟郝天珧徐亚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上地幔顶部克拉通破坏
南海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各构造单元的关系被引量:35
2011年
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莫霍面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缘海盆、海沟、岛弧、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关系等构造单元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的空间重力异常数据进行全布格改正,得到研究区内的布格重力异常,并以近年来的声纳浮标探测与海底地震仪探测剖面所得到的莫霍面深度资料为控制点采用三维带控制点界面反演方法得到了研究区的莫霍面深度图和地壳厚度图.本文通过已有的地震剖面和研究区内9条剖面的莫霍面分布特征与各个构造单元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研究区各构造单元莫霍面的形态、走向、梯度和地壳性质,并绘制了研究区沟-弧-盆体系构造简图.本文所得到的结果和认识对研究区内进一步的构造特征、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岩石圈的研究以及油气预测有重要意义.
秦静欣郝天珧徐亚黄松吕川川胡卫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