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B07-04)
-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 相关作者:蔡永祥王明华边文冀秦钦唐晟凯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黄颡鱼优质高效养殖模式鲢最适混养密度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开展黄颡鱼养殖池塘水质调控试验,研究黄颡鱼优质高效养殖模式鲢最适混养密度.在黄颡鱼养殖池塘安装围隔(3m×9m×1.7m)6个,引入黄颡鱼养殖肥水,以不投放任何鱼类亦不投饵的围隔Ⅰ为对照组,围隔Ⅱ不投饵放养白鲢25.70g/m2,围隔Ⅲ~Ⅵ投饵养殖黄颡鱼4.8尾/m2,并分别混养鲢鱼0、51.85、105.19、150g/m2.黄颡鱼平均规格为13.7±0.8g,鲢平均规格为157.0±8.5g.监测浮游动物(ind./L)、浮游植物(mg/L)、叶绿素aChla.(μg/L)、透明度SD(cm)、化学耗氧量CODMn(mg/L)、总氮TN(mg/L)、总磷TP(mg/L)等指标,并收集成活率、收获量等数据.综合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黄颡鱼养殖密度4.8尾/m2、混养鲢密度105.19g/m2的养殖模式,水体Chla.、SD、TN、TP、CODMn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水质环境良好;与其余养殖模式相比,其鲢生物量增幅最大,黄颡鱼成活率、增重率均最大,养殖产量高.
- 秦钦蔡永祥王明华唐晟凯彭刚边文冀
- 关键词:黄颡鱼水质调控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 养殖黄颡鱼腹水症病原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对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暴发的腹水症的病原进行了研究。病鱼症状主要为游动迟缓,体表、肝脏充血,积有腹水,后期伴有皮肤溃烂等,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及16SrDNA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法,对从多处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符合迟钝爱德华氏菌特点,GenBank中同源序列检索结果显示,该菌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迟钝爱德华氏菌自然聚为一支。
- 丁正峰薛晖边文冀刘丽平吴光红
- 关键词:黄颡鱼腹水症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
- 鲢对黄颡鱼养殖池塘生态调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放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养殖池塘生物操纵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鲢的放养可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通过对大型浮游植物的控制,减少了蓝藻和绿藻的生物量,水体中TN、TP等营养物质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和去除,化学耗氧量(COD)、叶绿素(Chl-a)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同时,黄颡鱼生长性能得到提高。可见,鲢对养殖池塘水质具有调节和净化作用,能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 彭刚蔡永祥宣云峰陈校辉王明华
- 关键词:黄颡鱼生态调控浮游生物群落
- 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的试验被引量:23
- 2009年
-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规格分别提高17.21%、5.38%、14.27%。可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有良好的效果。
- 王明华沈全华唐晟凯秦钦蔡永祥
- 关键词:伊乐藻黄颡鱼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