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613210) 作品数:4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阮宁娟 张伟 智喜洋 庄绪霞 满益云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EMD的无参考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现有的灰度变化统计函数不能提供图像全频段综合评价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无参考清晰度评价方法。图像经经验模式分解后,会产生多层本征模式函数图像和剩余图像。不同本征模式函数图像包含了不同频率区间的边缘、纹理信息。模糊图像和清晰图像在相同本征模式函数分解层上,表现出不同的灰度变化特性。通过统计各层本征模式函数图像的极值个数,作等权重加和,并利用整幅图像像素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了经验模式分解清晰度参数。仿真模糊图像和遥感图像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参数评价清晰度的有效性。 贺金平 阮宁娟 何红艳关键词:清晰度评价 经验模式分解 无参考 图像质量评价 空间光学遥感系统全链路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6 2013年 针对空间光学遥感系统全链路仿真中的建模、验模和应用分析的问题,文章依据光学遥感成像机制,将遥感成像链路分为信号链路、传递链路和噪声链路,分别建立了调制传递函数模型和信噪比模型。利用分环节验证和系统精度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模型精度,基于商业设计软件、手册、实验室测试数据等不同形式进行分环节验证,基于仿真数据与在轨成像数据对比来实现系统精度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调制传递函数全链路模型精度优于80%,信号模型精度优于82%。依据验证后的成像仿真模型,开展在轨成像参数调整仿真分析,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成像提出在轨增益调整策略。 阮宁娟 庄绪霞 李妥妥 满益云关键词:光学成像 航天遥感 面向空间应用的高动态范围成像方法综述及分析 空间相机成像过程中,由于器件自身的限制导致了采集到的场景的动态范围过低,针对这一基础问题,调研了可应用于空间成像的动态范围扩展方法,现有的增加空间相机输入动态范围的方法可分为硬件扩展方式、软件扩展方式和软硬件相结合的扩展... 贺金平 阮宁娟 何红艳 庄绪霞关键词:高动态范围 空间相机 文献传递 TDICCD相机平台振动所致的MTF空间移变降质 被引量:4 2016年 卫星振动不仅会引起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CCD相机像元采样的不规则性,还会引起像元弥散斑空间分布的不一致性,导致图像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产生空间变化,从而制约高分辨率图像振动复原质量。本文从卫星振动对TDICCD相机推扫成像采样过程的作用机理出发,结合理论推导与仿真研究,得到了平台振动引起的图像空间移变降质及表征方法。然后在振动复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得出MTF空间移变降质对复原处理误差的影响,并基于实际卫星图像开展了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振动所致图像MTF空间移变降质小于15%时,复原处理后的图像与理想图像的结构相似度优于0.95,而且处理误差所导致的图像失真不影响判读质量。 智喜洋 张树青 张伟 孙晅 傅斌关键词:TDICCD相机 基于空不变图像复原的光学遥感成像系统优化 被引量:3 2015年 提出了依据复原处理来优化设计遥感成像系统的思想。对影响复原处理性能的主要链路环节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半物理和仿真实验以及正交试验。通过复原问题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提出相机调制传递函数(MTF)的空间变化性(MTFSV)、数据压缩比(CR)和非均匀性校正残差(NCR)是影响空不变复原处理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搭建半物理平台和仿真实验,分析上述因素导致的处理误差对复原图像判读质量的影响;最后利用组合数学理论,通过MTFSV、CR、NCR多因素多水平图像复原的正交试验,建立它们与处理性能间的关系量表。实验结果表明:在遥感成像系统MTFSV小于10%、CR小于4∶1、NCR不大于3%,而系统MTFN仅为0.07的情况下,采用空不变复原处理仍可提高图像MTF面积达70%以上,且能保持图像信噪比(SNR)不变,而处理误差所致的图像失真也不会影响判读质量。 智喜洋 张伟 侯晴宇 孙晅关键词:光学遥感 成像系统 调制传递函数 压缩比 图像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