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02016)

作品数:3 被引量:65H指数:3
相关作者:林玉石张美良朱晓燕彭稳陈坤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桂林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洞穴滴水
  • 1篇滴水
  • 1篇洞穴
  • 1篇洞穴石笋
  • 1篇旋回
  • 1篇氧同位素
  • 1篇石笋
  • 1篇碳氧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气候环境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环境
  • 1篇沉积旋回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桂林市气象局

作者

  • 3篇张美良
  • 3篇林玉石
  • 2篇彭稳
  • 2篇朱晓燕
  • 1篇王华
  • 1篇邹丽霞
  • 1篇杨琰
  • 1篇舒丽
  • 1篇黄芬
  • 1篇田明中
  • 1篇程海
  • 1篇覃嘉铭
  • 1篇陈坤琨

传媒

  • 1篇中国岩溶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洞穴石笋沉积旋回主要特征的古气候环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我国南方大型石笋组分、结构构造的观测和董哥洞10号(D10)石笋210件碳、氧同位素组成、20个U系测年数据,以及部分微(痕)量元素的分析对比,概述了石笋沉积旋回性特征、旋回界面类型和相关的气候、环境、地质意义。以组成D10石笋的碳酸盐含碳质、黏土矿物,呈黑灰、灰黄、灰白、灰等色泽匹配、纹层厚及组合、层面呈拱形或平直分别组合或转变、构造类型、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组合,呈协调平行、不协调同向、不协调反向变化三类型若干亚类等,旋回性特征,确定了19个沉积旋回。根据δ^13C平均值为-3.91‰PDB、δ18O为-6.97‰PDB分别为冷暖气候演变的临界(阀)值,δ^13C或δ^18O〉临界值者的偏重是冷,〈临界值的偏轻是热。以δ^13C、δ^18O组成(表1)和组合变化类型和上述旋回性特征,结合层面构造呈渐变过渡或突变,以及20个同位素年龄数据,初步认定荔波地区352 930-99 410年间沉积的19旋回,是一个较完整的冰期气候演化过程,属我国第四纪冰期系列的第五冰期,10旋回顶180 695年(推算)-15旋回顶129 890年,约5万多年是连续严寒的盛冰期,①、16分别可能是冰期早、晚时段相对温暖的间冰期。 期间冷暖变化有5万年级的、10万年级的气候旋回。论证了荔波地区35~10万年间是冰期气候环境,前期17万年寒冷的气候环境,期间35万年、25万年前后更严寒,但生态基本保持正常演变的面貌,中期5万多年为极寒冷的气候环境,生态向适应冷气候环境演化,晚期3万多年为冷暖频繁突(跃)变的恶劣气候,期间生态面貌复杂,正常演替与残存、突变演替并存。
林玉石舒丽张美良覃嘉铭程海杨琰黄芬彭稳
关键词:石笋沉积旋回古气候环境碳氧同位素
桂林盘龙洞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变化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39
2009年
影响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石笋的形成因素,包括降水、气温、水温和滴水的性质(如pH值、电导率、Ca^2+、HCO3^-浓度和滴率等)。通过对桂林盘龙洞8个滴水点的2个水文年的监测表明,洞穴滴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或土壤水),受控于水-土-岩的相互作用。洞穴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较快,具有季节性的变化特征。洞穴滴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受降水、洞顶基岩厚度及渗入水的滞留时间、滴率的快、慢的影响。洞穴滴水的温度变化不大,大约为19.4-21.2℃。年平均pH值为7.85。洞穴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浓度与气温、水温和滴水速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在夏半年,大气降水量大,土壤湿度大,土壤中PCO2分压高,溶解的CaCO3多,表层带下渗岩溶水的岩溶作用强,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浓度增大,滴水中的碳酸盐沉积多;而在冬半年或冬季,其降水量小或少,滴水的电导率、Ca^2+、HCO3^-浓度降低,指示溶解的CaCO3少,表层带下渗岩溶水的岩溶作用弱,水中Ca^2+离子含量低,滴水沉积物的沉积量或生长量减少。从大气降水到土壤水再到洞穴滴水这些过程可以看出,洞穴滴水形成的岩溶次生化学碳酸盐沉积物-石笋,可记录岩溶环境变化的信息,已成为研究岩溶地区过去环境变化记录的重要载体。
张美良朱晓燕林玉石陈坤琨彭稳邹丽霞
关键词:洞穴滴水
洞穴滴(流)水的沉积及溶—侵蚀作用——以桂林盘龙洞为例被引量:30
2007年
洞穴滴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是岩溶洞穴内的低能量的渗流水,它受控于水-土-岩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桂林盘龙洞滴水一个水文年的动态监测表明,洞穴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较快,其所记录的滴水特性直接反映大气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并系统地记录了滴水溶-侵蚀和沉积过程,以及与生态环境和石漠化的演化历史。常年性滴水的动态监测,揭示在夏半年(5-10月)是新碳酸盐的主要沉积时段,表现出新碳酸盐的沉积具有与雨热同季的特点。暴雨或季节性滴水基本保持了雨水的物理化学特性,滴水量大,滴速快,因而具有较强的溶-侵蚀作用,导致盘龙洞石笋Pa、Pb、P c形成后被溶-侵蚀的体积分别达339872 cm3、13 680 cm3和33 792 cm3;在冬半年,常年性滴水由于滴速和滴量较小,其溶-侵蚀性较弱;而在夏半年,由于滴水的饱和度高,沉积量大,往往将在冬半年形成细微的滴溶蚀凹坑或孔穴填平补齐。
张美良朱晓燕林玉石田明中王华
关键词:洞穴滴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