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005-01-08-4)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005-01-08-4)
-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开运李生臣汤方刘玉升孔祥波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华草蛉对温室白粉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被引量:12
- 2008年
- 研究了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Tjeder)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Ⅱ型。中华草蛉1龄、2龄和3龄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31.20、375.94和490.20粒。在20-40%内,30%时中华草蛉2龄幼虫对温室白粉虱卵寻找效率(功能系数)最高,达1.2885;处置时间最短,为0.0019d。
- 汤方李生臣刘玉升王开运
- 关键词:中华草蛉温室白粉虱温度
- 微小花蝽对温室白粉虱的捕食作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研究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L.)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微小花蝽成虫对温室白粉虱各虫态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Ⅱ型。微小花蝽成虫对温室白粉虱卵、1龄和2龄混合若虫及其3龄若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23,74和52头/d。微小花蝽成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捕食效应随捕食者个体间干扰作用的增加而下降,符合Hassel-Varley方程,捕食作用率(E)随着微小花蝽数(P)增加而呈幂指数下降,模拟模型E=0.1021P-0.3189,干扰系数为0.3189。在15~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微小花蝽成虫对温室白粉虱卵的寻找效率提高,最高达1.1990,处置时间缩短,最低达到0.0035d。
- 汤方李生臣刘玉升王开运赵克思
- 关键词:温室白粉虱
- 吡虫啉等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及其两种天敌的选择毒力被引量:26
- 2007年
-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及其两种天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微小花蝽Oriusminutus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温室白粉虱和两种天敌间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供试3种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3个虫态毒力都很高,LD50值为0.28~4.17mg/L;噻嗪酮对两种天敌的毒力都很低。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中华草蛉卵的LD50值分别为16.59、178.2和10286mg/L,对2龄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54.08、22.79和215.5mg/L,对成虫的LD50值分别为20.06、26.05和1836mg/L;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对微小花蝽成虫的LD50值分别为62.14、8.92和170.9mg/L。表明3种杀虫剂在温室白粉虱及其两种天敌之间存在显著的选择毒力,并以对噻嗪酮的选择性更高,该选择性在温室白粉虱综合防治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 汤方李生臣孔祥波王开运
- 关键词:吡虫啉温室白粉虱中华草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