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0250)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林旋张伟妮王全溪王寿昆朱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日本鳗鲡
  • 3篇嗜水气单胞菌
  • 3篇气单胞菌
  • 3篇鳗鲡
  • 1篇大细胞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吞噬活性
  • 1篇歧化酶
  • 1篇细胞
  • 1篇消化道
  • 1篇磷酸酶
  • 1篇抗菌活力
  • 1篇虎纹蛙
  • 1篇化道
  • 1篇活性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张伟妮
  • 4篇林旋
  • 2篇王全溪
  • 2篇王寿昆
  • 1篇梅景良
  • 1篇林树根
  • 1篇陈智伟
  • 1篇陈其世
  • 1篇洪艳秋
  • 1篇朱志华
  • 1篇陈威力
  • 1篇姜玮
  • 1篇刘巧红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对日本鳗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对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3×106CFU.mL-1)的鳗鲡,进行外周血的血相、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菌活力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抗菌活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感染组的外周血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感染组粒细胞数量在第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感染组白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在注射后第1 d开始增加,第5 d和第9 d与对照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感染组血清抗菌活力在注射后第1 d开始上升,第9 d和第13 d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日本鳗鲡能通过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白细胞吞噬活性、释放抗菌物质等方式提高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力。
张伟妮刘巧红陈其世姜玮王寿昆王全溪林旋
关键词:日本鳗鲡嗜水气单胞菌吞噬活性抗菌活力非特异性免疫
日本鳗鲡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7
2010年
从患腐皮病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烂处分离到1株病原菌(322A),对其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和生理生化分析,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促旋酶(gyrase)B亚单位gyrB基因序列,并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感染实验证实菌株322A具有致病性;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16S rRNA基因分析显示,该菌株与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同源性均在99%-100%,构建的系统树显示,菌株322A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FJ462702))亲缘关系最近;gyrB基因分析表明,该菌株与A.hydrophila种内序列的相似性为96%-98%,种间序列的相似性为94%-95%,构建的系统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hydrophila(FJ608553、FJ608552、AF208259)聚为一个分支。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菌株322A可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
张伟妮朱志华陈智伟梅景良林旋
关键词:腐皮病RRNA基因嗜水气单胞菌
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的组化性质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AB-S)、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特、硫堇及PAS-HE等6种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MC)的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中食管、胃贲门、胃体、胃幽门、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等部位均有MC分布;MC呈长梭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存在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内,有沿血管和腺泡周围分布的趋向.在6种染色法中,用MTB染色效果最好,MC易定位,组织结构清晰可辨,胞质呈紫红色;其次为AB-S染色,而MG-P及天青Ⅱ—伊红—瑞特的染色效果一般,硫堇染色效果差,PAS-HE染色则不着色.
张伟妮林旋林树根王全溪洪艳秋
关键词: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
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对日本鳗鲡血清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血清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将日本鳗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0尾,腹腔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3×106CFU/mL的菌液和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1、5、9、13、17、21、25、29、33 d从两组各取3尾日本鳗鲡,尾静脉取血,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鳗鲡的ACP和SOD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都在21 d时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日本鳗鲡能够通过提高血清中ACP和SOD活力来提高机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力,而对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
张伟妮林旋王寿昆陈威力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