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046)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爱华黄松明丁桂霞袁杨刚朱春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ig-1R基因表达抑制对内质网应激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Sigma-1受体分子伴侣(Sigma-1 receptor chaperone,Sig-1R)是内质网中主要的伴侣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是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g-1R基因表达抑制对内质网应激和足细胞损伤的影响,为Sig-1R及内质网应激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提供新视点。方法:体外培养永生性小鼠足细胞系(MPC5),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与Sig-1R siRNA结合形成Sig-1R siRNA-脂质体复合物瞬时转染足细胞,设正常组、阴性对照组和Sig-1R干扰组。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g-1R的表达水平;Hochest染色法观察凋亡的足细胞核,计数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nephrin、desmin、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 3,8,9,12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ig-1R核酸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显著下降,肌间蛋白desmin表达显著上升(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中凋亡的足细胞数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1∶2(P<0.05),凋亡级联反应执行蛋白caspase-3明显活化(P<0.05);④干扰组中,内质网和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12,9明显活化(P<0.05),而死亡受体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8未见明显活化。结论:Sig-1R基因表达抑制可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足细胞凋亡,引起足细胞损伤,提示内质网应激部分参与Sig-1R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 苏维维丁桂霞朱春华袁杨刚张爱华黄松明
- 关键词:足细胞内质网应激肾损伤凋亡
- 早期自噬激活抑制醛固酮诱导的足细胞损伤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自噬激活对醛固酮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永生性小鼠足细胞系,分别在醛固酮刺激6、12、24、48h后应用AnnexinV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足细胞凋亡小体和自噬小体;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足细胞分子nephrin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结果醛固酮(10^-7mol/L)呈时间依赖性诱导足细胞凋亡,下调nephrin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刺激24h足细胞凋亡增加26.5%(P〈0.05),nephrin表达降低28.0%(P〈0.05)。醛固酮(10^-7mol/L)呈时间依赖性诱导足细胞发生自噬。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刺激6h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表达显著上调(P〈0.05);醛固酮刺激12h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Ⅰ比值增加(P〈0.05)。应用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自噬后,醛固酮诱导足细凋亡的时间提前至刺激后12h。3-MA处理组与醛固酮刺激24h比较,足细胞凋亡增加39.0%(P〈0.05),nephrin表达进一步下调19.5%(P〈0.05),并且caspase-3明显活化(P〈0.05)。结论醛固酮可诱导足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醛固酮刺激12h时自噬明显活化;刺激24h时凋亡显著增加。早期自噬激活可抑制醛固酮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并减轻足细胞损伤。以足细胞自噬为靶点可能成为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新研究方向。
- 王文琰丁桂霞袁杨刚朱春华张爱华黄松明
- 关键词:足细胞醛固酮凋亡自噬
- 尿α1抗胰蛋白酶预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疗效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检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激素使用前尿α1抗胰蛋白酶(AAT)水平,探讨其能否作为儿童PNS激素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方法43例PNS初治儿童,留取其激素使用前的晨起中段尿,应用ELISA法检测尿液中AAT的浓度,并经同份尿肌酐浓度校正。根据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后的反应分为激素敏感(SSNS)组和激素耐药(SRNS)组,15例健康的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NC)。分析各组间数据差异及评价AAT的预测效能。结果对照组尿AAT检测阴性,SSNS组及SRNS组间尿A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4.5)mg/L比(31.8±4.6)mg/L,t=-1.0,P=0.33];而经尿肌酐校正后的尿AAT(尿AAT/Cr)在SRNS组显著高于SSNS组[0.049(0.028-0.073)比0.028(0.022-0.036),Z=2.4,P=0.021。激素使用前SRNS组实验室指标中血小板计数、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球蛋白水平、尿白细胞计数、尿红细胞计数、尿IgG水平及尿d1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SNS组(P〈0.05);其中尿AAT/Cr(OR=6.81×10^28,P=0.005)、血清球蛋白(OR=1.69,P=0.01)及尿d1微球蛋白(OR=1.05,P=0.009)进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预测SRNS的独立因素。据两组尿AAT/Cr作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当尿AAT/Cr截取值为0.035时,预测效能最高,其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75%(Youden指数为0.43)。据回归模型中尿AAT/Cr、血清球蛋白及尿α1微球蛋白联合作ROC,其AUC为0.94,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83%(Youden指数为0.78)。尿AAT/Cr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NS组及SRNS组间尿A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RNS患儿尿AAT/Cr显著高于SSNS患儿,其可作为PNS激素疗效预测指标;尿AAT/Cr联合血清球蛋白和尿α1微球蛋白对SRNS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 王荧荧丁桂霞袁杨刚鲍华英陈颖赵非韩媛张爱华黄松明
- 关键词:Α1抗胰蛋白酶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类激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