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39)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46H指数:10
- 相关作者:张杰郑文平翟福昕杨连星陈志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宾州州立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政府补贴、市场竞争与出口产品质量被引量:150
- 2015年
- 本文从政府补贴这只"看得见的手"以及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二者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造成的是抑制效应,而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造成的是促进效应。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政府补贴对外资企业并没有形成抑制效应,而竞争对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未产生促进效应。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抑制效应的机理是:获得政府补贴(生产成本降低)→低价格竞争→低利润发展模式(对生产性政府补贴的依赖)→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内生动力缺失。而竞争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造成促进效应的机理是:行业竞争→企业创新研发→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动力的提升。
- 张杰翟福昕周晓艳
- 关键词:政府补贴
-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被引量:495
- 2013年
- 出口国内附加值(DVA)的测算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从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进行测算。在综合考虑了不同进口贸易方式特征、间接进口与资本品进口问题之后,测算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DVAR从2000年的0.49上升到2006年的0.57;加工贸易的DVAR显著低于一般贸易,外资企业DVAR显著低于本土企业;生产技术复杂程度高的行业具有较低的出口DVAR;推动中国出口DVAR上升的主要动力是民营企业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FDI进入是导致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DVAR上升的重要因素,这可能反映出中国并未获得真正的贸易利得;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出口有利于我国出口DVAR的提升。本文的经验结果有助于解决有关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争论,并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 张杰陈志远刘元春
- 关键词:加工贸易FDI
- 资本错配、关联效应与实体经济发展取向被引量:31
- 2015年
- 金融抑制体系导致我国实体经济维持发展所需资本的长期化和实际获得资金的短期化之间的错配和扭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三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推高了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的持续上升,加大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成本,挤压和侵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抑制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对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形成突出的抑制效应;三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了突出的扭曲效应与阻滞效应。解决资本错配与扭曲问题,应加快银行体系的混业经营,创新直接融资方式;容忍和鼓励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乃至适度的泡沫;在京津冀等核心区域板块设立新的股票市场以及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 张杰杨连星
-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
- 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活动的抑制效应研究被引量:126
- 2015年
- 中国当前正在实施逐步扩大先进生产设备以及关键零配件进口鼓励政策,这与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所推行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这是既有研究尚未关注到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统计库以及国家专利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三种类型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效应。主要发现:总体层面看,资本品进口对企业发明专利产生显著的倒U型效应,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两种专利产生显著促进效应;而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种专利产生显著抑制效应。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进口企业的三种类型专利活动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以及混合贸易企业的三种类型专利活动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由此表明,中国当前的进口鼓励政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存在冲突性,这种冲突性是由加工贸易因素造成的。
- 张杰
-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了么?被引量:194
- 2014年
-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已成为摆在中国学者及政策制定者面前迫切需要得到深入研究的命题。利用2000—2006年间2500多万条中国海关数据,采用需求结构模型(DSM)以及多重工具变量,本文的研究发现是:(1)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表现出轻微下降趋势,但呈U型变化态势;(2)私营性质样本的出口产品质量表现出显著的U型变化态势和轻微下降特征,而其它所有制性质样本的出口产品质量则表现出上升态势;(3)大量低产品质量私营性质样本的短暂进入和退出出口市场,是导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U型变化的核心因素;(4)私营和外资性质样本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增长产生重要正向贡献。其中,私营性质样本的正向贡献最高,而国有性质样本的贡献显著为负。以上这些发现不仅为全面理解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和动因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参考依据。
- 张杰郑文平翟福昕
- 关键词:所有制
-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效应被引量:240
- 2017年
- 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出口引致进口"的特征事实,本文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纳入到统一的计量框架内,依靠所构建的符合中国企业进出口行为特征的多重工具变量体系,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重要发现包括:从进口角度看,进口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区分不同所有制的情形下,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更强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出口角度看,出口未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进出口行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本土企业所遭受的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假说,为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 张杰郑文平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的三元边际被引量:31
- 2015年
-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和工业企业的合并数据,通过构建企业运营资本投资敏感性指标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效应。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进入边际以及扩展边际呈现显著的制约效应,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影响不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扩展边际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能够极大改善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制约效应;第二,从不同出口方式来看,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进入形成一定的抑制效应。在扩展边际方面,融资约束对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的高端出口能力产生极大的制约效应,而对一般贸易的出口能力影响不显著。此外,作为"看得见的手"的政府补贴并未对出口决策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并未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对出口产生的抑制效应。因此,稳步推进中国金融改革进程,提高金融市场化水平,适时调整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规模与方向,可能会有利于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 杨连星张杰金群
- 关键词:融资约束
- 金融抑制、融资约束与出口产品质量被引量:133
- 2015年
- 现阶段中国正面临出口产品质量能否得到可持续提升的重大困境,研究何种因素会制约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而倒U型关系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政府干预以及金融抑制导致的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融资约束存在显著的扭曲性差异。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并没有对融资约束和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倒U型关系造成影响,也没有缓解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制约作用,相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化作用。这些事实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可能并没有真正触及政府过度干预以及对金融抑制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因此,全面金融体制改革是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 张杰
- 关键词:金融抑制融资约束金融改革
- 中国创新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估:理论与证据被引量:466
- 2015年
- 对当前中国政府广泛实施的创新补贴绩效进行全面的科学检验与评价,是摆在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大研究命题。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以及其中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中国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研究命题加以检验。本文发现: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贴对中小企业私人研发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会影响到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的作用效应。在那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程度越弱的地区,政府创新补贴政策越能促进企业私人研发的提升;贷款贴息类型的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造成了显著挤入效应,而无偿资助等类型的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却未产生如此的挤入效应。在金融发展越是滞后的地区,贷款贴息类型的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的挤入效应越强。
- 张杰陈志远杨连星新夫
- 关键词:挤出效应
- 竞争如何影响创新:中国情景的新检验被引量:220
- 2014年
- 创新已成为维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对低下,迫切说明深入研究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关键因素的重要性。本文从竞争和创新关系这一经典视角出发,从微观层面研究中国情景下竞争如何影响创新及其作用机理。本文的主要发现是:中国情景下竞争和创新之间呈现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关系,这表明提高竞争可以促进中国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竞争只对民营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产生激励效应,而对国有及外资企业均未产生激励作用,这表明仅在民营企业中存在逃离竞争的创新效应,反映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由于垄断地位或超国民待遇,从而导致竞争对创新内生激励作用的扭曲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还有深刻的政策含义:现阶段通过继续推进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减少垄断来提升市场竞争化程度,是促进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性制度措施。
- 张杰郑文平翟福昕
- 关键词:中国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