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228)

作品数:8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谢申祥王孝松周喆张辉翟光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倾销
  • 3篇反倾销
  • 2篇政治
  • 1篇党派
  • 1篇动因
  • 1篇动因探究
  • 1篇对华反倾销
  • 1篇政治动因
  • 1篇政治势力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升值
  • 1篇社会福利
  • 1篇升值
  • 1篇势力
  • 1篇投票
  • 1篇利益集团
  • 1篇龙象之争
  • 1篇贸易立法
  • 1篇贸易摩擦
  • 1篇美中贸易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篇谢申祥
  • 3篇王孝松
  • 1篇周喆
  • 1篇翟光宇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政治经济学评...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发展中大国间贸易摩擦的微观形成机制——以印度对华反倾销为例被引量:45
2013年
以Grossman和Helpman的"保护待售"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1999—2009年案件层面的数据,定量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税裁定的影响因素,揭示中印经济冲突的微观形成机制,可以发现:印度反倾销申诉者的政治势力会显著提高最终裁定的税率水平,进口渗透率同税率之间的关系则取决于申诉者在政治上是否有组织;反倾销税率同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印度当局裁定反倾销税率时,明显受国内利益集团政治势力的影响,同时也有打压中国、谋求在龙象之争中获取优势的动机。
王孝松谢申祥
关键词:对华反倾销政治势力
大国间经济冲突的政治动因探究——基于美日、美中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本文以美日、美中贸易摩擦为例,探究大国之间经济冲突中隐含的政治因素。日本、中国均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不同时期都遭遇了同美国之间激烈的贸易摩擦与冲突。本文从直接威胁、反倾销和美国的贸易立法三个方面入手,比较美日、美中贸易摩擦的方式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贸易摩擦的成因,特别揭示出摩擦与冲突背后隐藏的政治因素,并以日本应对同美国间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各界提供启示。
周喆王孝松
关键词:经济冲突政治动因反倾销贸易立法
利益集团与美国“汇率监督法案”投票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在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考察美国重要议案投票结果的影响因素,以此来窥探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主导力量。计量结果揭示出美国各种利益集团在对华贸易政策影响力上的消长:美国劳工组织为议员提供的政治捐资显著影响了议员的投票行为,直接促成了议案获得通过,而历史上支持对华贸易的商业集团并未发挥显著作用。此外,"汇率监督法案"是在民主党议员的主导下获得通过的;议员的个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议案的投票结果;经典贸易模型关于不同群体对自由贸易态度的预测不能完全被议案的投票结果证实。未来中国各界需要努力追踪和把握美国重要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并同重要利益集团进行利益协调,以实现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
王孝松谢申祥翟光宇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利益集团
反倾销政策与研发竞争被引量:25
2013年
借助异质产品的Bertrand双寡头模型,本文分析了一国反倾销政策对该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研发、产品价格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与自由贸易相比,当产品的差异度较小时,受反倾销政策保护的企业会策略性地利用反倾销政策而退出国外市场,减少研发投入,进而提高产品价格,而遭受反倾销政策约束的外国企业由于其研发投入的边际收入增加,因而会增加研发投入,降低产品价格。此外,反倾销政策的存在还有可能促进各国社会福利的提升。
谢申祥王孝松
关键词:反倾销政策社会福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