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8C12SAA00010)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健舜方维焕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双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 2010年
- 针对副溶血弧菌的tlh基因和霍乱弧菌的vcc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检测水产品中2种细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得到了特异性扩增,而与其共存于水产品中的其他细菌均未见扩增。将不同比例的DNA混合后检测发现,2种荧光信号的收集不存在相互干扰。副溶血弧菌FJ14和霍乱弧菌H4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最低DNA检测量分别为0.25 pg0、.32 pg,人工染菌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4 cfu/mL和153 cfu/mL。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该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快速准确,结果直观。
- 胡兴娟王淑娜周向阳沈飚贝文联朱应伟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水产品
- 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检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方法针对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tlh和tdh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利用该体系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结果副溶血弧菌可得到特异性扩增,而其它与副溶血弧菌共存于海产品中的细菌均未见扩增曲线。副溶血弧菌与其它细菌的混合DNA检测表明,其它细菌基因组的存在时并不干扰副溶血弧菌检测。副溶血弧菌典型菌株FJ14和BJ97的敏感性试验显示,该体系的最低检测DNA浓度分别为49.8pg与77.8pg,最低检测细菌浓度为56CFU/mL和371CFU/mL。对舟山菜市场采集的50份样本检测表明,32份为tlh基因阳性,3份为tdh基因阳性,与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同。结论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副溶血弧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结果直观。
- 王淑娜周向阳胡兴娟沈飚贝文联朱应伟陈健舜方维焕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