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K1-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K1-11)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伟席位张雄于海涛姜昊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抗震
  • 4篇钢框
  • 4篇钢框架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半刚性
  • 2篇载力
  • 2篇滞回
  • 2篇耗能
  • 2篇耗能能力
  • 2篇刚度
  • 2篇半刚性连接
  • 2篇承载力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型钢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强度
  • 1篇增层
  • 1篇粘土

机构

  • 6篇吉林建筑大学
  • 2篇吉林建筑工程...

作者

  • 6篇刘伟
  • 4篇席位
  • 3篇姜昊
  • 3篇于海涛
  • 3篇张雄
  • 2篇王光云
  • 2篇李大鹏
  • 2篇刘伟
  • 1篇张艺露
  • 1篇王世杰

传媒

  • 5篇吉林建筑大学...
  • 3篇吉林建筑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轻钢隔振增层混合结构的抗震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轻钢增层改造是众多增层改造办法中最经济便捷的手段之一,但缺点同样突出:由于上下刚度存在突变导致鞭梢效应明显,尤其在增加层数较多的情况下.将层间隔震技术应用在轻钢增层改造中,可以很好地解决鞭梢效应的难题,通过反惯性力和隔震层固有的减震能力协同工作,组成TMD系统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本文从轻钢层间隔震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表明,轻钢隔震增层结构减震效果显著,施工方便,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刘伟姜昊于海涛张雄席位
关键词:增层轻钢层间隔震TMD系统
秸秆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通过配制不同掺量的秸秆粘土陶粒混凝土,对其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对比,总结出秸秆掺量与混凝土性能关系的规律,为秸秆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刘伟余征威
关键词:粘土陶粒秸秆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
新型节能墙板承载力研究
2014年
对两块布置不同钢筋间距的秸秆混凝土墙板进行了横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墙板破坏过程及形态、抗弯极限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秸秆混凝土荷载-应变曲线,以及板内钢筋荷载-应变曲线等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配筋率对墙板的抗弯刚度、极限承载力及破坏形态具有影响.
刘伟张艺露席位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节能墙板开裂荷载挠度
钢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钢板剪力墙概念以来,钢板剪力墙就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新出现的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体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该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主要阐述钢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的概念、力学性能、盖板所需最小刚度、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等问题.
刘伟王世杰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抗震性能
半刚性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半刚性连接节点钢框架由于节点本身的非线性受力性能,使框架内力发生重分布,提高了钢框架整体的滞回性能,大大增强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因此,半刚性钢框架的研究对工程结构抗震具有重要意义.
刘伟于海涛姜昊张雄席位
关键词:半刚性连接抗震性能刚度耗能能力
半刚性连接中T型钢节点形式研究综述
2013年
随着钢框架体系应用的愈加广泛,对其梁柱节点位置连接的不断研究表明,梁与柱之间的连接既非纯刚接又非纯铰接,而是强度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刚性连接.本文就近10年来半刚性连接方式中的其中一种——T型钢连接形式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借鉴.
刘伟张雄席位于海涛姜昊
关键词:T型钢连接截面尺寸耗能能力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2012年
本文采用ANSYS抗震性能软件,建立了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建模计算验证了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优越的结构性能.
刘伟李大鹏王光云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滞回曲线
钢框架梁柱连接半刚性节点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2年
半刚性钢框架是由梁与柱采用半刚性连接的钢框架.由于节点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且对结构整体影响较大,半刚性节点连接具有良好的耗能抗震和塑性变形能力,因此半刚性节点连接设计尤为重要.
刘伟王光云李大鹏
关键词:半刚性节点铸钢件滞回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