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9Z107)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宋秀贤曹西华俞志明刘秀娟袁涌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氮同位素
  • 2篇海域
  • 2篇长江口
  • 2篇长江口海域
  • 1篇氮磷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意义
  • 1篇东海原甲藻
  • 1篇营养盐
  • 1篇原甲藻
  • 1篇植物
  • 1篇生长率
  • 1篇生物地球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同位素
  • 1篇稳定氮同位素
  • 1篇甲藻
  • 1篇光合色素
  • 1篇核酸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俞志明
  • 4篇曹西华
  • 4篇宋秀贤
  • 2篇袁涌铨
  • 2篇刘秀娟
  • 1篇韩笑天
  • 1篇赖俊翔
  • 1篇刘云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特征色素研究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加富的响应被引量:10
2012年
于2009年5月和11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通过现场营养盐加富实验,研究了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添加的响应。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培养样品中的特征色素组成,通过CHEMTAX软件估算了硅藻、甲藻、隐藻、定鞭藻、金藻、绿藻、青绿藻和蓝藻8个浮游植物类群对叶绿素a生物量的贡献(μg/L)。加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海区或同一海区不同季节的浮游植物生长对营养盐响应不尽相同,这与培养实验水样采集时浮游植物所处的N、P限制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营养盐的加富不仅能够促进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也可能引起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的变化。不同浮游植物类群对营养盐添加的敏感性不同,培养实验开始后营养盐的输入使得硅藻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硅藻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但随着培养的进行,营养盐逐渐消耗,一些在低营养条件下竞争能力强的浮游植物类群比如甲藻、蓝藻、隐藻等对生物量的贡献逐渐上升;同时,培养海水中初始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对营养盐加富后群落结构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赖俊翔俞志明宋秀贤韩笑天曹西华袁涌铨
关键词:光合色素浮游植物长江口
海水中溶解态硝酸盐的氮同位素分析的预处理方法被引量:5
2009年
建立了一套适合海水中溶解态硝酸盐的氮同位素分析的预处理方法。以蒸馏为基础,先去除海水样品中的NO2--N和NH4+-N,然后加入达氏合金将海水样品中的NO3--N还原为NH4+-N,并通过蒸馏富集,馏出液用沸石吸附后,经过滤等步骤,送入同位素质谱仪检测15N。研究了预处理过程中的蒸馏条件、盐度影响、沸石吸附效率以及大体积水样预处理方法的改进等。结果表明,每300 mL水样中加入0.5 g达氏合金在强碱性条件下蒸馏30 min,氮回收率平均可达(104.9±4.2)%(n=6);当盐度从0%增加至0.5%时,同位素分馏程度迅速减小盐度再增大时(1%~3.5%),同位素分馏变化不明显。沸石对铵氮的平均吸附率较高,约为(95.96±1.08)%(n=6);处理大体积水样时多次蒸馏并改进了馏出液的收集方式,实验效果较好。应用此方法对长江口海域水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应用于海水中溶解态硝酸盐的氮同位素分析,为海水中溶解态氮的来源问题及循环机理研究等提供了有效信息。
刘秀娟俞志明宋秀贤曹西华
东海原甲藻核酸和蛋白对环境中氮磷浓度变化的响应
2012年
通过设定不同的氮(N)、磷(P)浓度一次性培养东海原甲藻,研究了该藻的生长状况及不同生长阶段单位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浓度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最终生物量与初始的氮磷浓度呈正相关,不同培养组的最大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DNA含量与培养液中氮浓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但与磷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RNA含量与氮磷浓度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含量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培养组的RNA含量显著下降(P<0.05);RNA/DNA比值与氮磷浓度均显著相关(P<0.05),而且与生长率呈线性相关关系。培养液中氮浓度显著影响到东海原甲藻单位细胞总蛋白含量,磷缺乏也会使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刘云宋秀贤曹西华袁涌铨俞志明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DNARNA生长率
长江口海域悬浮颗粒有机物的稳定氮同位素分布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对2006年2,5,8,11月份长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SPM)进行稳定氮同位素分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内其伊。N值的变化研究水体中氮的迁移、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其环境行为,从而对该海域的氮循环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该海域悬浮颗粒有机物的稳定氮同位素组成(δ^15Np)分布范围较宽,在0.6‰~8.2‰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反映了不同程度的陆源输入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口门内,表层水体中δ^15Np的变化主要受长江径流的陆源输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影响较弱;最大浑浊带,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氮受微生物的降解活动影响明显,各季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颗粒物分解作用;外海区,陆源输入减弱,悬浮颗粒物的伊。Np值主要受微藻的同化吸收作用以及一定程度的颗粒物分解作用影响。
刘秀娟俞志明宋秀贤曹西华
关键词:稳定氮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长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