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13609011)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敬霞陈永利王佩显袁志明孙根义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栓
  • 7篇纤溶
  • 6篇血栓栓塞
  • 6篇血栓栓塞症
  • 6篇栓塞症
  • 6篇肺栓塞
  • 6篇肺血
  • 6篇肺血栓
  • 6篇肺血栓栓塞
  • 6篇肺血栓栓塞症
  • 5篇动脉
  • 5篇纤溶酶
  • 5篇纤溶酶原
  • 5篇纤溶酶原激活
  • 5篇纤溶酶原激活...
  • 5篇激活物
  • 5篇肺动脉
  • 4篇溶酶
  • 4篇急性肺栓塞
  • 4篇急性肺血栓

机构

  • 12篇天津市胸科医...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2篇王佩显
  • 12篇陈永利
  • 12篇张敬霞
  • 9篇袁志明
  • 4篇孙根义
  • 3篇周毓玲
  • 3篇毕研永
  • 2篇白景文
  • 2篇李京艳
  • 1篇崔让庄
  • 1篇刘圆圆
  • 1篇张莹莹
  • 1篇毛用敏
  • 1篇赵福梅
  • 1篇付乃宽
  • 1篇吴琦
  • 1篇魏鼎泰
  • 1篇尚跃丰
  • 1篇郭倩玉
  • 1篇吴冬燕

传媒

  • 5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血浆含量测定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的意义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探讨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APE)发病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剂 1(PAI 1)的血浆含量、作用及其该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4 4例APE患者和 5 6例健康正常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法 )定量测定血浆tPA和PAI 1抗原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 (tPA含量为 11 0 5ng/ml和PAI 1含量为 6 1 31ng/ml)相比 ,APE组的tPA含量 (33 88ng/ml)和PAI 1含量(111 5 0ng/ml)较高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疾病诊断中 ,tPA和PAI 1的血浆含量合理诊断截断点分别为 2 1 7ng/ml和 79 4ng/ml。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是由于PAI l抗原产生和释放增多 ,而非tPA抗原释放或产生不足所致。tPA和PAI
陈永利张敬霞袁志明毕研永王佩显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血浆含量APE纤溶酶原激活物IPA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PAI1血浆含量的关联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in hibitor1,PAI1)基因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血浆PAI1抗原水平的关系及其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120例中国汉族DVT患者和120名正常人的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并测定了他们的血浆PAI1抗原、tPA抗原、TC、TG、Glu和Fib水平。结果(1)DVT组和正常对照组在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规律。(2)血浆PAI1含量水平依4G/4G型、4G/5G型和5G/5G型顺序递减,4G/4G型与4G/5G型或5G/5G型间差异有显著性。(3)在4G/4G型和4G/5G型,甘油三酯是血浆PAI1抗原水平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的DVT患者中,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其血浆水平有密切关系,该基因多态性与DVT的患病危险性间缺乏关联性,表明其本身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没有直接的因果效应。
陈永利张敬霞王佩显崔让庄赵福梅毛用敏李京艳毕研永李汇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
组织因子在兔急性肺栓塞肺动脉的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肺动脉组织因子(TF)表达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提供实验设备和条件。选用日本大耳白纯种家兔34只(实验动物二级,天津医科大学提供),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肺栓塞3h组(A组)8只,肺栓塞8h组(B组)8只,肺栓塞24h组(C组)8只,实验对照组(D组)10只。沿兔耳缘静脉取血2mL制成血栓,沿颈静脉插入5F导管并注入血栓,建立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经数字减影检查证实肺栓塞成功。对照组不注入血栓,其余步骤与栓塞组相同。取材栓塞3、8和24h后的栓塞部位、栓塞远端和对照组正常肺动脉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内TFmRNA的表达水平。多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后用两两比较的q检验。结果肺栓塞3、8和24h组,三组间栓塞部位肺动脉T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栓塞3h,8h组,栓塞远端肺动脉TF表达为(0.40±0.29),(0.15±0.05)显著低于栓塞部位肺动脉(1.10±0.21),(0.84±0.22)和正常肺动脉(0.86±0.34)(F值为10.72,20.04,P〈0.01)。栓塞24h组,栓塞、未栓塞和正常肺动脉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栓塞3h后栓塞远端肺动脉TF表达下降,然栓塞部位TF表达并无下降,这种局部高凝活性不利于血栓的溶解。因此针对栓塞局部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敬霞陈永利周毓玲郭倩玉王佩显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血栓抗凝溶栓
实验性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1
2003年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趋近真实、耗资低廉的急性血栓性肺栓塞 (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动物模型。方法 :首先 ,将兔麻醉 ,暴露并切开左侧颈静脉后 ,插入一5F导管。然后 ,经此导管注入2~3个自体栓子 ,栓子则会顺血液循环栓塞肺动脉 ,从而造成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待兔存活足够时间后进行尸解 ,并取出诸如 :栓塞的和非栓塞的肺动脉、心脏、主动脉、肝脏和脂肪等器官和组织。结果 :本法的肺栓塞率为100 % ,动物模型的成功率为87.18 %。尸解表明 ,大多数栓子栓塞于肺动脉段水平。结论
陈永利张敬霞袁志明王佩显魏鼎泰
关键词:肺栓塞动物模型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在急性肺栓塞家兔肺动脉内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家兔急性肺栓塞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在肺动脉组织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栓塞3 ,8 ,24h后的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的栓塞部位肺动脉和栓塞远端肺动脉 ,同时设实验对照组 ,取正常肺动脉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肺动脉组织内TFPI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栓塞后3h和8h组 ,栓塞远端肺动脉TFPI的表达显著低于栓塞部位肺动脉 ,并低于对照组的正常肺动脉 (P<0.01) ;栓塞24h组 ,栓塞远端、栓塞部位和正常肺动脉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栓塞部位肺动脉TFPI的表达水平短期内高于栓塞远端肺动脉 ,并可能对局部的凝血活性起调节作用 ,避免血栓的进一步延展。
张敬霞王佩显孙根义周毓玲陈永利袁志明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肺栓塞肺动脉凝血致活酶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直接死于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APT),另有10万人的死因与之相关。遗憾的是作为一项常规治疗措施,溶栓治疗后24h的血管阻塞率仅降低35%,第7天时则与单纯抗凝治疗无异。因而,我们着重研究了APT患者在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后24h和7d凝血、纤溶指标与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以期为该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付乃宽陈永利张敬霞曹月娟吴冬燕张莹莹刘圆圆王佩显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纤溶指标PULMONARY血管内皮细胞功能THROMBO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急性肺血栓栓塞肺动脉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t 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 ( PTE)肺动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组。采用血栓阻塞法制备 PTE动物模型。取材栓塞 3、8和 2 4 h后动物栓塞部位的肺动脉和栓塞远端肺动脉 ;同时设实验对照组 ,取材正常肺动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动脉组织内 t PA的抗原水平。结果 正常肺动脉极少见胞浆棕染的 t PA阳性细胞。栓塞 3h组的栓塞肺动脉和未栓塞肺动脉 t PA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栓塞 8h和 2 4 h组肺动脉残存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均可见明显的胞浆棕染的阳性细胞 ( P均 <0 .0 1)。结论 急性 PTE后可见到栓塞肺动脉 t PA表达增强 ,表明肺具有强大的纤溶潜力 。
张敬霞孙根义陈永利王佩显袁志明周毓玲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肺动脉免疫组化方法
t-PA对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鉴别意义
2006年
目的:观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患者中,对于鉴别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DVT患者(66例)和DVT合并PTE患者(44例)血浆中的t-PA含量。结果:DVT合并PTE组的血浆t-PA含量明显高于DVT组(中位数分别为33.88μg/L和13.80μg/L,P<0.01)。ROC曲线确定t-PA的诊断截断值为7.42μg/L,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0.9%、39.5%、46.51%、88.24%、0.514。结论:DVT患者血浆t-PA含量对于鉴别是否合并PTE有一定参考价值。
尚跃丰陈永利张敬霞袁志明王佩显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肺血栓栓塞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t鄄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了44例PTE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血浆t鄄PA含量,并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血浆t鄄PA活性。结果:PTE组的t鄄PA含量和活性分别为33.88(20.91~48.74)μg/mL和(0.31±0.15)AU/mL,对照组分别为11.05(33.88~48.74)μg/mL和(0.40±0.21)AU/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PTE患者的t鄄PA活性显著减低。结论:多项临床、生化因素都可对t鄄PA活性产生重要影响;PTE患者的t鄄PA活性降低,含量升高。
吴琦陈永利张敬霞王佩显袁志明
关键词:T-PAPTE纤溶酶原激活物发病机制肺血栓栓塞症活性
实验性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血管重构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血管重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栓塞3~24h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的栓塞段肺动脉,同时取正常肺动脉设实验对照组,固定液固定后送检。结果:正常肺动脉内皮细胞完整,未见平滑肌细胞迁移,肌层平滑肌呈层状,多为收缩型;肺栓塞后,肺动脉内皮细胞脱落,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皮迁移,可见较多的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内皮下可见类凋亡平滑肌细胞。结论:急性肺栓塞后,栓塞段肺动脉局部发生血管重构,对肺动脉高压的产生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张敬霞陈永利王佩显孙根义袁志明白景文
关键词:血管重构肺动脉肌细胞平滑肌疾病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