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A038)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刘莉陶锋王德伟付志伟刘琪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 2篇热法
  • 2篇发光
  • 2篇发光性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异种钢
  • 1篇异种钢焊接
  • 1篇异种钢焊接接...
  • 1篇水热合成
  • 1篇热合成
  • 1篇显微组织
  • 1篇显微组织分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纳米片
  • 1篇接头

机构

  • 4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陶锋
  • 2篇刘莉
  • 1篇孙宇峰
  • 1篇王志俊
  • 1篇刘琪
  • 1篇付志伟
  • 1篇王德伟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规则NaNdF_4纳米片的水热控制合成及发光性质
2015年
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出片状NaNdF_4纳米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样品为纯六方相NaNdF_4纳米晶,结晶度较高。FESEM、TEM和SAED表明,样品为片状纳米晶,晶体厚度约25nm,对角长度约150nm,并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提出了其可能的生长机理。对其荧光性质的研究表明,样品在1065nm处存在最强发射峰,对应于Nd^(3+)的~4F_(3/2)→~4I_(11/2)跃迁,具有较强的红外发光现象。
阮东城陆子飚刘莉陶锋
关键词:水热法ND^3+
Ni_3S_4花状分等级微/纳米结构及其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2019年
利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通过控制反应的pH值,成功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硫化镍微/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成分和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讨论了pH值对产物的物相、形状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中性条件有利于花状分等级微/纳米结构的形成。对比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花状Ni_3S_4分等级结构的比电容最高,在1 A/g电流密度下,以6 mol/LKOH为电解液时,比电容为1 005 F/g。研究表明这种花状分等级硫化镍微/纳米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非常适合作为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吴俊凯刘时雨张志华曹奇益王伟陶锋王志俊
关键词:水热合成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T22/TP310H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选用ERNiCr-3镍基焊丝,对T22/TP310H异种钢进行焊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能谱仪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组织主要为胞状树枝晶,焊缝金属的组成相主要有奥氏体基体γ相、NbC和M23C6碳化物相。T22侧热影响区有任意分布的块状铁素体,也有呈条状聚合物的块状铁素体;TP310H侧HAZ中奥氏体晶粒粗化现象不明显。
王德伟胡从荣付志伟陶锋
关键词:异种钢焊接焊接接头显微组织
NdF_3六边形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2015年
采用水热法,通过调节起始反应溶液中n Nd3+/n F-的比值、p H值和螯合剂成功合成了Nd F3六边形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及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其可能的生长机制。室温下Nd F3六边形纳米片的发射光谱在红外光区904 nm,1066 nm和1330 nm处存在较强的发光峰,最强发射峰位于1066 nm;上转换光谱在522 nm和580 nm处存在较强的发光峰,最强发射峰位于黄光区的580 nm。
陶锋刘莉陆子飚王志俊孙宇峰刘琪
关键词:水热法发光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